俞慧娟
-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100份痰标本结核杆菌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金晗英叶森德付风云俞慧娟任阳春
- 关键词:痰标本结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分枝杆菌属涂片镜检
- 杭州市2005年~2008年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分析
- 2010年
- 俞慧娟钱亚萍叶森德
- 关键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食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杭州市在押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分析
- 2010年
- 俞慧娟
- 关键词:在押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服刑人员HBV
- 蓄酸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异常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分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以某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起点时间为2011年9月,起点事件为血铅水平〈400.0μg/L;观察截止时间为2014年9月,终点事件为血铅水平≥400.0μg/L(血铅异常)。采用COX回归分析分析血铅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44名铅作业工人纳入研究。2011年9月时,基线铅作业工龄中位数(M)为6.3(0.7~35.9)年,基线血铅水平M为321.5(215.7~398.7)μg/L;3年间共有78人发生血铅异常,血铅异常发生率为3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时不佩戴口罩、基线血铅水平〉300.0μg/L、工作场所铅超标和铅作业工龄〉5.0年者发生血铅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P〈0.01),相对危险度分别为工作时佩戴口罩、基线血铅水平≤300.0μg/L、工作场所铅不超标、铅作业工龄≤5.0年者的6.89、4.00、9.02和2.93倍。结论应加强对工作时不佩戴口罩、基线铅水平〉300.0μg/L、工作场所空气中铅超标和铅作业工龄〉5.0年的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职业性慢性铅中毒防治工作。
- 周齐红付风云俞慧娟任阳春叶海朋
- 关键词:血铅铅中毒COX回归分析
- 海洛因依赖者HCV、HIV、ALT、AST检验结果分析
- 2012年
- 近年来,海洛因依赖者主要用静脉注射、单纯烫吸和混吸等方式吸毒,静脉注射是通过血液传播疾病的一种主要途径。为了解杭州市海洛因依赖者HCV、HIV感染情况及其肝功能改变的情况,对2011年1-6月来杭州市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239人进行检测,未发现HIV感染者,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 俞慧娟任阳春
-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者HIV感染者HCVALTAST血液传播疾病
-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分析被引量:37
- 2016年
- 目的 了解长期从事放射作业人员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情况,减少电离辐射造成职业危害,以便进一步加强健康监护.方法 选取2014至2015年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66名放射工作医务人员作为放射组,包括X射线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人员,同时选取无射线接触的其他医务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血培养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率检测.结果 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率(0.30%)高于对照组(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3,P<0.01);放射组微核率(2.09‰)高于对照组(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0,P<0.01).不同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异常率和微核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射线诊断岗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为0.25%,放射诊断岗为0.25%,放射治疗岗为0.23%,介入放射岗为0.41%,岗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P<0.05);X射线诊断岗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为1.36‰,放射诊断岗为1.28‰,放射治疗岗为1.14‰,介入放射岗为3.79‰,岗位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251.09,P<0.01);均以介入放射人员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电离辐射,易造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明显升高.
- 周齐红俞慧娟付风云叶海朋
- 关键词:染色体微核
- 某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掌握某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1月到2017年10月,选择某市放射工作人员752名,汇总分析其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中外周血象、甲状腺功能、晶状体、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结果放射工作人员以诊断放射学放射工作人员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为0.59‰和染色体畸变率为0.47%最高,放射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放射工作人员相似。除微核(χ2=32.945,P<0.01)和染色体畸变(χ2=75149.737,P<0.01)外,不同工种间其他辐射敏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年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18.8%(χ2=12.084,P<0.01)、微核率为0.25‰(χ2=57.359,P<0.01)和染色体畸变率(0.08%)(χ2=17.209,P<0.01)高于其他工龄组,其他辐射敏感指标各工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长期从事核医学和放射治疗放射工作人员,应重视其职业健康监护与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 王强杨勇张磊俞慧娟朱波杨陆婷
-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及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放射体检的719例医务人员(分为诊断放射组和介入放射组)和107例无射线接触的其他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结果介入放射组和诊断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高于诊断放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7,P<0.05);放射人员染色体型畸变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7,P<0.05),工龄为10年~20年的染色体型畸变率大于<10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5,P<0.05)。结论长期接触低剂量辐射会使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升高,特别是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小剂量辐射损伤效应明显,应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防护。
- 张天喜张苏贞周齐红俞慧娟付风云
-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辐射防护
- 分枝杆菌快速培养的前处理方法探讨
- 2003年
- 俞慧娟
- 关键词:分枝杆菌前处理方法
- 长期电离辐射对介入放射人员造血系统和细胞遗传学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了解长期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造血功能和细胞遗传学情况。方法:对介入放射人员121名、普通放射人员245名及无射线接触的其他医务人员100名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与微核率检测,同时分析白细胞检测结果。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介入放射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与普通放射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介入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和普通放射组(均P〈0.05),染色体畸变主要为双着丝粒体、无着丝粒环、断片和微小体。微核率检测结果显示。介入放射组的微核率高于对照组和普通放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介入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异常比例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工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可导致人体造血系统变化和人体染色体损伤,这种异常的程度可能与接触电离辐射的剂量有关。
- 周齐红俞慧娟付风云叶海朋
- 关键词:微核试验放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