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树孟
- 作品数:14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东、南海陆架暖流”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5
- 1996年
- 根据南海北部及东海陆架区的表层、10m层及近底层的海流实测资料,分析指出,在表层以下,尤其是近底层或深层,南海暖流、(台湾)海峡暖流和台湾暖流,三者为一脉相连成片,构成一个体系,故提出“东、南海陆架暖流“的见解,它由三段组成:南段——南海暖流;中段——(台湾)海峡暖流;北段——台湾暖流.并对该海流的去向也作了初浅说明.
- 孙湘平修树孟苏玉芬
- 关键词:陆架暖流台湾海峡
- 台湾东北海域冷水块的特征被引量:14
- 2002年
- 根据海洋调查历史资料 ,对台湾东北海域冷水块的时空分布、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主要结果如下 :(1 )首次利用卫星跟踪漂流浮标的轨迹 ,佐证冬季该冷水块的存在。 (2 )鉴于该冷水的重要性 ,建议对它给予称谓 ,暂定名为“彭花棉”冷水块。 (3 )该冷水块是黑潮次表层水涌升的结果 ,是黑潮对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影响的典型实例之一。 (4)该冷水块具有低温、高盐、高密、低氧、高磷。
- 孙湘平修树孟
- 关键词:中层水黑潮海洋环境
- 胶州湾遥感研究
- 郑全安吴隆业张欣梅戴懋瑛孙玉星修树孟张东马小兵纪育强于衍桂关
- 该项目重点研究了我国国土普查卫星全景相机的相片和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5)主题绘图仪(TM)图像在海湾环境状况监测中的应用技术,侧重于海湾宏观参数的提取与动态参数的推算;还以卫星遥感图像为主要资料,采用计算机图像与...
- 关键词:
- 关键词:海洋遥感环境监测海洋研究卫星遥感遥感制图
- 中尺度涡诱导的陆架上升流被引量:9
- 2002年
- 台湾东北海域 NOAA卫星 AVHRR反演的 MCSST图像表明 ,黑潮进入东海时产生的中尺度暖涡对上升流 (或冷涡 )有明显的调制作用。为证实这一现象 ,我们通过对中尺度暖涡流场结构分析 ,提出了中尺度暖涡诱导陆架上升流的必然性。利用有耗散的层结流体中的慢环流理论 ,导出了由中尺度涡诱导的陆架上升流流场解析表达式 。
- 修树孟郑全安孙湘平
- 关键词:上升流黑潮
- 台湾东北近海冬季上升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该文利用已发展的三维斜压数值模式,模拟了冬季台湾东北近海上升流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冬季黑潮水在台湾东北海域向陆架入侵的同时,还伴随着强烈的上升流运动;从台湾北部的基隆近海经台湾东北角近海到宜兰海湾,存在3个上升流中心,量级为30~40×10^-3cms^-1左右;在台湾东北近海最大上升流流速位于海底,约50×10^-3cms^-1量级,并可直达海面.
- 修树孟黄浩升
- 关键词:上升流数值模拟
- 台湾岛东西两岸的海流被引量:9
- 1996年
- 本文收集、整理和分析台湾岛东、西两岸的海流资料,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台湾东岸的黑潮路径,无论是表层或深层,都是冬季偏酉(距台湾东岸较近),夏季偏东,春、秋两季的介于冬、夏季的路径之间。(2)台湾东岸黑潮的流速,具有夏、春强而冬弱的特点。(3)台湾西岸近海的海流,除表层受风的影响较大外,10m层开始,尤其是近底层,冬、夏两季皆以北向或东北向流为主,呈现出一派北向流的路径。这与传统观念不同。
- 孙湘平苏玉芬修树孟
- 关键词:台湾岛黑潮流速海流
- 台湾东北海域上升流的水色遥感信息研究
- 修树孟孙湘平马艳王克阑孙培光
- 该项目以 Sea WIFS水色遥感资料为依据,结合水温遥感和常规资料及数值模拟实验,通过对台湾东北海域上升流的多元的数据定量和正交分析,提取多要素特征量:采用聚类和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上升流海域的判识模型,进而研究上升流表...
- 关键词:
- 关键词:上升流水色遥感
- 台湾近海的温、盐垂直结构与t-S图解类型被引量:4
- 1996年
- 本文根据我国台湾海洋工作者的调查分析资料,对台湾近海的温、盐垂直分布及t-S图解特征进行分析,按其相似性特点进行归类和分型,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异同之处。主要结果如下:1.冬、夏季台湾近海的温、盐垂直分布类型有5种,t-S图解类型为9种。2.冬季台湾近海的水温垂直分布存在着一层、二层、三层结构,夏季多为三层结构;冬、夏季的盐度垂直分布为二层和三层结构。3.台湾西南、南和东北近海,t-S图解类型复杂,出现多种类型交错。4.夏季台湾南端的猫鼻头、鹅銮鼻沿岸附近,其温、盐垂直分布皆出现上均匀层,此现象实属少见。
- 孙湘平修树孟苏玉芬
- 关键词:近海温度盐度
- 台湾东北海域冷涡的分析被引量:28
- 1997年
- 根据海洋调查历史资料,对我国台湾东北海域的冷涡基本状况——季节变化、类型、结构与特点进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提出该海域的冷涡有三处;在春季和夏季,有时出现双涡并存现象。(2)首次划分该海域的冷涡有二类6型。(3)该海域的冷涡移动与黑潮流轴摆动有关,并认为那里的冷涡—上升流,是黑潮对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影响的典型实例之一。(4)该海域的冷涡具有低温、高盐、高密、低氧、高磷、高硅、高氮等特性。
- 孙湘平修树孟
- 关键词:冷涡上升流海流
- 台湾浅滩初夏的暖水块和周围的冷水圈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根据1986年6月4日的卫星图像,分析了台湾浅滩及附近海域初夏表面水温分布状况,指出初夏在台湾浅滩上存在着暖水块,而其周围为冷水圈。文中计算了研究海区的潮混合状态,认为潮混合对形成这种特殊水文现象起主导作用。
- 郭炳火修树孟
- 关键词:浅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