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锦辉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3篇心肌
  • 3篇心脏
  • 3篇疗效
  • 2篇动脉
  • 2篇心肌梗死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单纯超滤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心室重构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跳动

机构

  • 9篇辽宁省人民医...

作者

  • 9篇倪锦辉
  • 3篇郭翠艳
  • 1篇张薇薇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9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单纯超滤疗法在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单纯超滤法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8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患者,深静脉置管后行单纯超滤治疗,治疗时间2~4周,治疗前后比较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BNP。结果:所有患者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BN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超滤透析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治疗方法。
倪锦辉张薇薇
关键词:心力衰竭单纯超滤BNP
血栓抽吸导管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究分析血栓抽吸导管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0例患者,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血栓抽吸导管法,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这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患者对其满意度,患者恢复体力的时间及术后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Ck-mb峰值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Ck-mb峰值,实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管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心肌梗死,而且经济安全,所以在临床上可以普遍应用。
郭翠艳倪锦辉马学雅
关键词:血栓抽吸导管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
心脏再同步治疗中重度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无应答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运用心脏再同步治疗时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无应答的原因,对所有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间进行诊治的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在Ⅲ~Ⅳ级),其中36例为扩张型心肌病,4例缺血性心肌病,4例为致密化不全心肌病,2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已置入双腔起搏器,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已置入单腔起搏器。结果 46例患者成功置入三腔起搏器,成功率达到了95.8%。由于2例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冠状静脉窦插管失败,于是改为右心室双部位起搏代替,之后在经冠状动脉造影延迟顺行冠状静脉现象,由此证实冠状静脉窦开口异常表现为垂直方向。结论心脏在同步治疗(CRT)能够有效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纠正左室机械失同步,逆转左室重构,但是进行CRT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且部分患者无反应,要严格掌握此项操作的适应症,遵守操作规范,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倪锦辉
关键词:重度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
对比分析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T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调查研究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T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根据其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超敏肌钙蛋白组100例;肌钙蛋白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应用相应的诊断措施后的临床效果,并做对比研究。结果肌钙蛋白组的失误率(25.00%)明显高于超敏肌钙蛋白组(4.00%);反之,超敏肌钙蛋白组的诊断准确(96.00%)明显高于肌钙蛋白组(75.00%);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且超敏肌钙蛋白组的敏感度与肌钙蛋白组的敏感度相比也相对较高。结论超敏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都具有临床诊断作用,但是超敏肌钙蛋白T的敏感度和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更优异的临床诊断效果。
郭翠艳倪锦辉马学雅
关键词:肌钙蛋白T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小药丸“抗旱”保心
2009年
心脏跳动终身不息,通过血管把血液输送到全身,供给组织和器官营养物质,并带走组织和器官排出的废物。心脏本身的跳动也需要营养物质供应,供应心脏本身血液的冠状动脉直接从主动脉上分出以确保血液的充足供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心肌缺血,就像农田缺水发生旱灾,心脏也会遭遇“旱情”。
倪锦辉
关键词: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跳动抗旱药丸营养物质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高危冠心病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有效性、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58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血管重建术或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IABP作血流动力学支持,记录临床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58例患者均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多支冠脉病变、高危险评分等高危因素。50例进行经皮冠脉介入、冠脉搭桥治疗。IABP平均时间为84.5±16.7小时,有效率为79.3%(46/58),病死率为31%(18/58)。结论IABP与冠脉血管重建术联合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可减轻血流动力学障碍,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且安全、可靠。
倪锦辉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冠心病
比索洛尔干预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重构的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对于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比索洛尔干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应用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高血压及抗心衰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联合口服比索洛尔进行治疗。针对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较对照组差异则更加明显(P<0.05),就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数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比索洛尔进行干预治疗其疗效显著。
倪锦辉
关键词: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比索洛尔左心室重构左心室功能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该院收录的6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的治疗中给予多巴胺和呋塞米以及硝酸甘油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通过该研究分析,该组的60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其中显效34例,比例为56.7%,有效21例,比例为35.0%,无效5例,比率为8.3%。该研究中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临床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和呋塞米以及硝酸甘油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倪锦辉郭翠艳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71例,在常规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150 mg,再以1 mg/min静点48 h,初次负荷量效果不满意者30 min后再静注150 mg,24 h总量〈1 200 mg。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0.2 g,3次/d。5~7 d后改为0.2 g,2次/d。5~7 d后改为0.2 g,1次/d维持。对房颤持续时间〈48 h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 mg/kg,每12 h 1次,应用3~7 d。房颤持续时间〉48 h者,同时另外增加华法令抗凝。结果本组患者显效65例(91.5%),有效5例(7%),无效1例。静脉注射胺碘酮过程中,出现注射部位局部皮肤红肿7例,血压下降4例,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随访期间出现窦缓和慢房颤8例,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结论心电、血压监测下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倪锦辉
关键词:胺碘酮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