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吸气与呼气时经鼻吸痰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吸气与呼气时经鼻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病情稳定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清理呼吸道无效的病人设立自身对照,采用吸气与呼气时经鼻吸痰,吸气时经鼻吸痰为试验组,呼气时经鼻吸痰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吸痰成功率为86.08%,对照组吸痰成功率为48.9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32.93,P<0.005)。[结论]吸气时吸痰可以提高成功率。
- 傅莹俞继芳林碎钗孔海燕林曦
- 关键词:清理呼吸道无效经鼻吸痰吸气呼气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改径的护理43例被引量:4
- 2006年
- 孔海燕傅莹林碎钗林跃跃全清霞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机械通气治疗人工气道建立经鼻气管插管
- 康惠尔透明贴在深静脉置管口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深静脉置管口防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4例深静脉置管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保护深静脉置管口,对照组采用灭菌透明膜保护深静脉置管口,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试验组皮肤的水疱、发红、红肿、深静脉导管相关发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在深静脉置管口护理中的作用明显优于灭菌透明膜。
- 傅莹孙自芬林碎钗林曦孔海燕
-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康惠尔深静脉导管
- 产后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ICU监护体会被引量:1
- 2007年
- 黄爱玲林碎钗傅莹全清霞
- 关键词: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重症监护
- 特重度烧伤合并ARDS的ICU监护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总结特重度烧伤合并ARDS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7例病人在我科行机械通气治疗及相应的监护。结果7例95%烧伤面积的病人均在7~13d成功脱离呼吸机,安全转回烧伤科。结论特重度烧伤合并ARDS的病人早期使用呼吸机并做好相应的监护可以最大限度挽救病人的生命。
- 傅莹俞继芳林碎钗孔海燕
- 关键词:特重度烧伤ARDS监护
- 护士长在ICU轮训期间的教学管理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总结护士长在ICU轮训的管理经验。方法31名护士长在ICU进行为期3月的分阶段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培训结束时进行考核评价,并出具培训证书,作为晋升依据。结果31名护士长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的考核成绩均为优,回原科室后发挥很好作用。结论实施护士长在ICU轮训,并加强教学管理,既能迅速提高护士长危重病护理理论知识和监护技术水平,又能提高ICU整体护理水平。
- 林碎钗傅莹肖兰香贺彩芳
- 关键词:护士长ICU轮训
-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多发伤机械通气中的镇静镇痛效果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多发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镇痛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多发伤患者40例,随机均分成2组:观察组在上机后给予异丙酚诱导后,再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微量注射泵泵入;对照组单纯给予异丙酚诱导后再微量注射泵输入。用药后5min,15min,2h后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并观察2组镇静效果、异丙酚总用量、机械通气时间、在ICU住院时间。结果2组的生命体征在用药后5min、1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用药后2h的MAP、HR、R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异丙酚总用量(P〈0.01)、机械通气时间(P〈0.01)、在ICU住院时间(P〈0.05)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多发伤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能达到有效的镇静镇痛状态,便于控制镇静深度,减少异丙酚总用量、有利于呼吸机撤离,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在ICU住院时间。
- 孔海燕张其霞傅莹方振红
-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多发伤机械通气镇痛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监护体会
- 2005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ICU应用时的有效监护手段。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03年4月~2005年5月在我科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26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病情明显好转并转入普通病房且顺利出院的有5例,1例肾功能好转停CRRT后由于其他脏器功能无法恢复而死亡,2例由于仪器故障无法修复而改为血透室进行间断性血液净化治疗,其余18例中病情无好转死亡2例,由于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6位。结论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监护不但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还可以节约病人的费用。
- 傅莹俞继芳林碎钗林曦孔海燕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ICU监护
- 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急救护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经积极抢救、精心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后治愈32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0%。结论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病情表现复杂,笔者认为快速接诊及实施急救护理措施、细心查体和观察病情,及早协助明确诊断,及时明确损伤的主次部位,合理安排救治顺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俞继芳傅莹
- 关键词:颅脑损伤腹部损伤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