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血压
  • 15篇高血压
  • 13篇心肌
  • 13篇血管
  • 11篇原发性
  • 11篇原发性高血压
  • 7篇动脉
  • 7篇血管疾病
  • 6篇动脉粥样硬化
  • 6篇心血管
  • 6篇药物
  • 6篇原发性高血压...
  • 6篇高血压患者
  • 5篇电图
  • 5篇心病
  • 5篇心电
  • 5篇心电图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梗死

机构

  • 49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哈尔滨第二四...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大庆市第四医...
  • 1篇鹤岗矿务局总...

作者

  • 51篇关德明
  • 5篇黄永麟
  • 5篇王新华
  • 3篇綦艳秋
  • 3篇任梅
  • 3篇王杨
  • 3篇陈力
  • 2篇葛均波
  • 2篇章晏
  • 2篇于欣宏
  • 2篇李建平
  • 2篇李艳芝
  • 2篇霍勇
  • 2篇谭慧琼
  • 2篇田野
  • 2篇胡健
  • 2篇于丽天
  • 2篇朱俊
  • 2篇张馥敏
  • 2篇王燕妮

传媒

  • 29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8篇2002
  • 3篇2001
  • 8篇2000
  • 7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室晚电位评价AMI发生后冠状动脉供血状况的研究
2000年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 (VLP)无创检查法评价心肌梗塞 (AMI)患者冠状动脉供血状况的可行性。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 (CAG)为金标准 ,验证VLP无创检查法对 67例AMI患者冠状动脉供血状况的检查结果。结果 VLP无创检查法能很好地反映AMI患者冠状动脉供血改善程度。结论 VLP无创检查法可以作为评价AMI患者心肌供血状况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关德明
关键词:心室晚电位心肌梗塞冠状动脉造影心肌供血
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2年
关德明陈力王岚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心血管疾病
脉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报价值被引量:7
2004年
脉压(pulse pressure,PP)升高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是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冠脉疾病的危险因素,通常评价血压状况的4种血压测量指标是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P和平均血压(MBP)[1,2].PP值为SBP与DBP之差,PP差增大说明大动脉血管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是反映血管壁厚/管腔直径比值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因此,PP升高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是冠心病(CHD)、脑卒中及左心室肥厚(LVH)等发生的有力指征,PP的测量包括常规的肱动脉血压计、动态血压监测、内动脉压记录和特殊部位的测量等.PP的作用独立于其他血压测量值,特别是MBP.临床医生和保健医生多习惯看到SBP的重要性,特别是老年人,但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强调了PP作为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预报因子的重要性[3].
关德明
关键词:脉压心脑血管疾病影响因素
钙通道阻滞剂与心脑血管病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钙拮抗剂(CCB)的发展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药物,以及CCB的作用机制,药理药效,CCB被称为"万能降压药",可以与多种类型降压药联合应用。例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型受体拮抗剂(ARB)和利尿剂等。另外,对CCB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也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
王杨刘慧田野战海燕关德明
关键词:钙拮抗剂抗高血压药物心脑血管疾病
从基因水平认识与治疗心律失常
2003年
关德明陈曦王新华
关键词:基因心律失常基因表型心肌重塑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6种常量离子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1998年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常伴随心肌细胞泵衰竭,导致血清中形成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6种常量离子含量发生变化。本文探讨了AMI患者血清中这些常量离子的变化规律;提出的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将对AMI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关德明张淑芬周秀荣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预后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不同期患者血清学特征分析
2002年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HE)不同期患者的血清学特征。方法 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对 2 61例老年 EH患者不同期血清学指标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老年 EH患者不同期血清学特征各异 ,入选最优回归方程的变量在老年 EH患者不同期有差异。早期以钾、钠离子紊乱为主 ,晚期以肝肾功能改变为主。结论 老年 EH的预防应以平衡血清钾、钠离子 ,增强体育活动 ,合理用药为主 ,减缓老年
任梅关德明李群圣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前后心功能与ANP变化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运动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心功能和房促尿钠多肽(ANP)变化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121例EH患者和41例血压正常值者进行组间血压心率比较和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评价两组运动前后心功能与ANP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运动可使EH患者心功能得到一定改善,血清ANP含量可反应心脏舒张功能储备损害和左心室顺应性损害的程度。结论 EH患者适当运动有益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功能。
关德明朴晶燕苏亚芬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心功能
心肌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999年
关德明黄永麟
关键词:心肌肥厚分子生物学
心肌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被引量:2
1999年
关德明黄永麟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分子生物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