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信APP上门护理服务对胃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微信APP上门护理服务对胃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微信APP上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巧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得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遵医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及HAMD得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HAMA及HAMD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APP上门护理服务是提高胃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有效途径,可作为日常院外护理措施。
- 黄钦黄钊冯丽娟陈立丽
- 关键词:胃癌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负性心理
-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提前局部浸润麻醉在学龄期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VR)结合利多卡因提前局部浸润麻醉在学龄期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武汉市某医院行PICC置管的学龄期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PICC置管时间将学龄期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置管方法进行PICC置管,干预组根据患儿年龄及喜好选择虚拟现实游戏,在置管前5 min佩戴虚拟现实头盔进行游戏体验,置管时选择预穿刺点后提前局部浸润麻醉后再进行穿刺及导丝置入,比较两组患儿疼痛评分、恐惧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送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恐惧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88%)、一次送管成功率(92%)高于对照组(58%、66%),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PICC置管中应用VR结合提前局部浸润麻醉,可有效减轻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
- 余琪冯丽娟
- 关键词:患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虚拟现实
-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静脉外渗风险评估指标的构建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 构建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静脉外渗风险评估指标,以便降低静脉外渗的发生。方法 在文献检索基础上初步拟定风险评估指标,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完成评估指标的构建。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积极性系数为100.00%、90.91%;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90、0.93;协调系数分别为0.425、0.447,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01),构建的碘对比剂静脉外渗风险评估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及31个二级指标:患者个人因素(10个指标)、护士因素(3个指标)、碘对比剂因素(7个指标)及静脉注射相关因素(11个指标)。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评估指标经统计分析,函询结果 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科学性,可为外渗风险评估管理实践提供指引,期望能有效预防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发生。
- 黄婷婷陈英李琴冯丽娟
- 关键词:CT增强碘对比剂静脉外渗德尔菲法
- PICC癌症患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8
- 2018年
- 总结93例患者PICC癌症患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原因包括:皮肤基础条件差致皮肤破溃,贴膜使用方法不当易引起皮肤损伤,药物不良作用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患者自身过敏体质及汗液刺激。对策:皮肤基础条件差的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掌握正确的贴膜粘贴及去除方法,对皮肤过敏患者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使用纱布敷料增加通透性,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93例患者针对致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采用相应对策,皮肤状况好转,1例患者皮肤状况未见好转,最终拔出导管。
- 余琪童瑾孙杉杉冯丽娟赵洁沈蕾韩学惠
- 关键词:PICC皮肤损伤护理
- MDCT检查中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风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筛选出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中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风险因素。方法使用经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形成的正式调查问卷,对2019年1月—12月在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对行MDCT检查使用碘对比剂的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发生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风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发生碘对比剂外渗的风险因素包括置管静脉的血管评级、碘对比剂温度、留置针种类、留置针型号、置管部位、留置针软管外露长度、注射时压力峰值(P<0.05)。结论患者发生碘对比剂静脉外渗受患者置管静脉的血管评级、碘对比剂温度、留置针种类、留置针型号、置管部位、注射时压力峰值、留置针软管外露长度等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重视检查前的风险筛查,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 黄婷婷陈英李琴冯丽娟
- 关键词:MDCT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病例对照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门诊PICC带管患者的防护管理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门诊PICC带管患者和护理人员感染率,避免PICC导管堵管及感染.方法对疫情期间需行PICC导管维护的155例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施线上管理与健康指导、线上精准预约维护时间,加强PICC专科护士职业防护、PICC维护室环境的清洁消毒,改进PICC维护流程与修订制度的防护管理.结果155例PICC带管患者导管维护期间均未发生堵管及导管相关性感染.截至3月2日,本科室PICC维护护士均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PICC带管患者加强防控管理,可避免PICC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冯丽娟余琪童瑾孙杉杉赵洁沈蕾陈友铃尹世玉汪晖
- 关键词:PICC门诊
- 中晚期妊娠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护理的安全性。方法对11例妊娠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全程管理的理念,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与胎儿情况,充分评估风险,排除置管禁忌后,采用心脏彩超结合腔内心电图定位导管头端,置管后定期追踪随访,以了解PICC置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11例患者经心脏彩超结合腔内心电图定位确保PICC头端位置,患者化疗顺利实施。1例拔管前超声筛查出现无症状导管相关性血栓,经抗凝治疗7 d后拔管。11例随访10~48个月,患者乳腺癌无复发,婴儿各项生长发育指标正常。结论通过多学科协作,落实置管前评估,远期追踪与随访,心脏彩超结合腔内心电图定位在妊娠期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中安全可靠。
- 冯丽娟余琪孙杉杉余忠贞杨凌艳
- 关键词:乳腺癌PICC置管心脏彩超护理
- 肿瘤患者PICC体外导管不同留置长度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评价肿瘤患者PICC体外导管不同留置长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4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8例)和观察组(172例)。对照组PICC置管体外导管长度为7 cm,观察组体外导管长度为5 cm,比较两组留置导管期间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敷料未全覆盖、敷料7 d内卷边、导管滑脱和非计划维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肿瘤患者PICC体外导管长度5 cm时,导管固定较好,可减少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 冯丽娟孙杉杉余琪童瑾赵洁沈蕾陈友铃汪晖
- 关键词:PICC敷料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