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珩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激波
  • 4篇爆轰
  • 3篇裂解
  • 3篇激波管
  • 3篇爆轰驱动
  • 2篇激波风洞
  • 2篇风洞
  • 2篇LO
  • 1篇乙烯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推力
  • 1篇污染
  • 1篇污染问题
  • 1篇裂解反应
  • 1篇发动机推力
  • 1篇爆轰波
  • 1篇超声速
  • 1篇超声速气流
  • 1篇抽油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9篇冯珩
  • 5篇陈宏
  • 3篇李进平
  • 3篇姜宗林
  • 2篇单希壮
  • 1篇林建民
  • 1篇石惠宁
  • 1篇姚红星
  • 1篇李斌
  • 1篇丁建东

传媒

  • 2篇力学与实践
  • 2篇力学学报
  • 2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第六届全国实...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超声速反向混合均匀性实验
将温度不超过800K的氢气和空气燃烧混合物作为超声速载气流与常温下的反向空气射流进行混合加热实验.用一组热电偶测量混合前后流场温度分布的实验结果表明:反向射流的喷射角在0°到90°的范围内,角度亦大对流场的干扰亦大;而4...
陈宏冯珩林建民俞鸿儒
关键词:裂解激波
文献传递
爆轰驱动激波管缝合激波马赫数计算被引量:17
2008年
采用数值求解的方法得出了氢氧爆轰驱动激波管的缝合状态参数。以空气为试验气体时,缝合激波马赫数随着H2摩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H2摩尔浓度达到90%左右时达到最大。当缝合马赫数较高时,需要考虑高温真实气体效应的影响,缝合激波马赫数较理想气体的高。以氢空气混合气为试验气体时,缝合激波马赫数较以空气为试验气体的小。通过调整驱动气体与被驱动气体的初始参数,可以得到即能恰好消除Taylor波又能缝合的运行状态。
李进平冯珩姜宗林俞鸿儒
关键词:激波管
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诱导的激波风洞气体污染问题被引量:6
2008年
应用多组分NS方程和频散可控耗散格式(DCD)计算了爆轰驱动激波风洞中反射激波/边界层/接触面的相互作用过程,分析了驱动气体与试验气体在壁面射流作用下的掺混机制及其对风洞试验时间的影响.为了延长风洞的试验时间,提出在风洞贮室内增设环形隔板,以隔离壁面射流,延长风洞试验时间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环形隔板确实可以限制驱动气体与试验气体的过早掺混,显著增加激波风洞的有效试验时间.
李进平冯珩姜宗林
关键词:激波风洞
爆轰起始对脉冲爆轰发动机推力的影响
爆轰比爆燃有着理论上的优点,是一种高效的燃烧方式。基于爆轰燃烧方式的脉冲爆轰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Engine,简称PDE)在未来飞行器的推进系统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爆轰波的有效起爆是实现PDE潜...
冯珩
用于激波管/风洞的双爆轰驱动段被引量:11
2004年
对爆轰驱动段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回顾. 比较了反向与前向爆轰驱动段的优缺点. 提出在前向爆轰驱动段上游增加反向辅爆轰驱动段, 来消除主驱动段中爆轰波后的Taylor波, 改善其驱动性能. 这种双爆轰驱动段只要辅与主驱动段初始压力比等于或大于临界值, 主驱动段中的Taylor波将不再出现, 可产生均匀的高温高压驱动气体. 此外, 还能产生过驱动爆轰波, 进一步提高驱动能力.
陈宏冯珩俞鸿儒
关键词:激波管激波风洞
激波管双爆轰驱动段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频散可控的耗散格式(DCD),求解Euler方程和一种改进的二阶段化学反应模型,对氢氧反向-正向双爆轰驱动段激波管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辅驱动段与主驱动段初始压力比小于临界值时, Taylor波仍会出现,但波扇夹角较单一前向爆轰驱动段小,入射激波马赫数衰减率变小;当初始压力比等于临界值时,主驱动段中的Taylor波完全被消除,入射激波马赫数不再衰减.当初始压力比大于临界值时,在主驱动段中能产生过驱动爆轰波,不仅Taylor波被完全消除,而且驱动能力较单一前向爆轰驱动段强.
李进平姜宗林陈宏冯珩俞鸿儒
关键词:爆轰波激波管
抽油杆疲劳裂纹形状比变化规律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了抽油杆杆体疲劳裂纹形状比在扩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证明无论初始形状如何,抽油杆杆体疲劳裂纹形状比在扩展过程中趋于同一个稳定数值.通过裂纹扩展实验对直径为15.9mm的抽油杆疲劳裂纹形状比进行了实验测定,发现其裂纹形状比迅速靠近0.78.
姚红星冯珩石惠宁丁建东
关键词:抽油杆
超声速气流与反向射流的混合被引量:1
2006年
在不同的反向射流喷射角度条件下,对反向射流混合加热方案的混合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空气和氢气燃烧混合物作为超声速载气流,常温下的空气作为反向射流。将混合前后流场的温度分布作为衡量载气流与反向射流混合效果的标志。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均匀度随混合距离的增加而提高;反向射流的喷射角度在40°角附近时混合均匀度最佳;增大反向射流初始压力可有效提高反向射流与载气流的流量比,从而提高混合效率。
冯珩陈宏单希壮李斌俞鸿儒
关键词:裂解激波
探求高效裂解生产乙烯的新途径被引量:3
2005年
乙烯是裂解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收率随反应时间变化.在最佳反应时间,收率最高.裂解反应温度愈高,峰值收率愈高,最佳反应时间则愈短.当前通用的竖管裂解炉难以满足大幅度提高乙烯收率并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评述了几种激波加热方法的优缺点.简要描述了我们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反向射流混合加热方法.
俞鸿儒单希壮陈宏冯珩
关键词:乙烯裂解反应激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