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骥良

作品数:22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肿瘤
  • 8篇免疫
  • 7篇基因
  • 6篇蛋白
  • 6篇组织化学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染色
  • 4篇细胞
  • 4篇基因蛋白
  • 3篇预后
  • 3篇直肠
  • 3篇直肠肿瘤
  • 3篇切片
  • 3篇抗原
  • 3篇基因表达
  • 2篇胆囊
  • 2篇胆囊癌
  • 2篇胆囊肿瘤
  • 2篇性病

机构

  • 20篇解放军第25...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襄樊市中医医...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22篇冯骥良
  • 10篇熊正文
  • 10篇谷化平
  • 8篇胡海霞
  • 8篇苏红
  • 8篇尚培中
  • 6篇李春光
  • 4篇黄勇
  • 4篇李宏伟
  • 3篇李自强
  • 3篇商磊岩
  • 2篇周翠玲
  • 2篇李德炳
  • 1篇吴群海
  • 1篇范水平
  • 1篇张正猛
  • 1篇范东升
  • 1篇徐冰心
  • 1篇郭晓明

传媒

  • 5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腹部外科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2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上皮钙黏附素和PTEN在胆管癌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5年
谷化平尚培中冯骥良周翠玲
关键词:PTEN胆管癌抑癌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方法基因蛋白表达肿瘤预后
CD44s、CD44v6在颅内转移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基因蛋白在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这些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标准型CD44(CD44s)和变异型CD44v6基因蛋白单克隆抗体,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0例正常脑组织、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和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正常脑组织中CD44s和CD44v6表达均为阴性;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CD44s阳性表达率为100%(35/35),CD44v6表达为阴性;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s阳性表达率为86.7%(26/30),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6.7%(20/30)。CD44v6在颅内转移瘤及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CD44s的表达可能与其脑内侵袭过程有关,无CD44v6表达可能与其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并有可能成为颅内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之一。
熊正文冯骥良苏红李宏伟胡海霞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CD44S颅内转移瘤CD44V6阳性表达率CD44基因
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PCNA与AgNOR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1997年
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PCNA与AgNOR检测及相关性研究李自强胡海霞冯骥良作者单位:张家口市解放军251医院病理科075000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肿瘤的判断预后等有一定价值〔1〕。AgNOR颗粒数量的变化也可以直接反映细胞增生活跃程度,可以用来...
李自强胡海霞冯骥良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PCNAAGNOR染色
利用恒冷切片机制作肾穿石蜡切片的简易方法
1998年
苏红胡海霞商磊岩冯骥良
关键词:切片机石蜡切片肾穿肾组织病理科病理诊断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及对比研究
1995年
自从1983年Marshall等从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lobouter pylors,HP)以来,HP与胃炎、胃溃疡及胃部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建立了许多检测方法,但目前所用的方法多数需要作胃镜检查和采取胃粘膜,致使病人痛苦大,操作繁锁。
熊正文冯骥良李春光苏红田玉旺丁华野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间接免疫抗HP抗体胃粘膜胃镜检查检出率
DAKO-M1在胃癌组织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对95例胃癌组织进行DAKO-M1(DAKO-CD15)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DAKO-M1在胃癌中的阳性率(86.3%)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正常胃粘膜(P<0.05和0.005)。其定位分布有3种类型:即腺腔缘型(A型)、胞膜型(M型)和胞浆型(C型)。胃非肿瘤性粘膜组织仅为A型。胃癌3型兼有,高分化癌A型(18.2%)和M型(61.4%)均显著高于低分化癌(P值均<0.005);低分化癌和粘液癌C型(各占72.0%和53.8%)均显著高于高分化癌(20.5%),P<0.005和0.025。DAKO-M1C型和M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7.1%和69.2%)均显著高于A型(33.3%)者,P<0.005和0.05。结果提示,DAKO-M1是判断胃癌分化水平。
谷化平苏红尚培中李春光冯骥良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微波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及其在肾穿刺活检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熊正文冯骥良李宏伟黄勇胡海霞苏红
关键词:肾穿刺石蜡切片微波
白藜芦醇以Caspase依赖和非依赖两种方式导致Jurkat细胞死亡被引量:5
2007年
应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Western印迹和DNA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白藜芦醇对Jurkat细胞的作用。发现白藜芦醇处理组中细胞有皱缩、出泡、染色质边集等现象,但染色质浓缩呈散在团块状且不致密。细胞质结构疏松,线粒体肿胀,脊消失。少见凋亡小体。在白藜芦醇处理组,Western印迹可检测到弱的17kDacaspase-3条带,DNA凝胶电泳可以检测到梯状DNA和弥散条带;流式细胞仪在白藜芦醇处理组检测到大量PI单阳性细胞和少量膜联蛋白V单阳性细胞。Z-VAD-FMK干预后可以发现细胞死亡率降低,同时该组梯状DNA消失,但是大分子量弥散DNA条带依然可以检测到。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以通过caspase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导致Jurkat细胞死亡。此分子机制的明确将为白藜芦醇应用于临床白血病的治疗打下理论基础。
冯骥良温巧莲何伟玲熊正文徐冰心姚倩陈正华赵洲
关键词:白藜芦醇JURKAT细胞
先天性胆囊异位畸形,胆囊脐瘘1例
1996年
先天性胆囊异位畸形,胆囊脐瘘1例冯骥良,李自强,李春光,谷化平,商磊岩,熊正文(中国人民解放军251医院病理科张家口75000)患者男,20岁.因脐部溢液20年入院。自婴儿期,从脐部有淡黄色,腥味液体流出。多清晨空腹,上午10时许溢流显著,查体:一般...
冯骥良李自强李春光谷化平商磊岩熊正文
关键词:先天性病例报告
微波二次固定提高肿瘤组织冰冻切片及苏木素-伊红染色质量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冰冻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准确及时地作出病理诊断,以指导手术治疗方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如何提高冻冻切片及染色质量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着组织结构被冰晶破坏,对比染色差,细胞核着色不清晰等缺点,我们应用微波加热固定液对组织块进行预固定,切片后再次固定的“二次固定技术”处理肿瘤组织,获得了比单纯脱脂固定切片更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选用我院1994~1995年外科送检需要急诊冰冻的乳腺、胃、肠、卵巢、甲状腺及脑等处的肿瘤组织,取材2cm×1.5cm×0.5cm数块.YWY781A型医用微波炉为浙江临安爱迪电子仪器厂产品,有8个功率选择开关,最大输出功率为500W.1.2 方法(1)将肿瘤组织分为不处理和处理组,处理组分别用生理盐水,10%甲醛和Bouin液在80℃恒温水浴固定5min,用微波2档(输出功率250W)固定1min.(2)将上述肿瘤组织用恒冷切片机切成5μm厚的冰冻切片数张,贴片稍于后分成不固定组和固定组,固定组分别用酒精-冰醋酸-甲醛固定液(AAF).
熊正文李春光冯骥良商磊岩范东升
关键词:肿瘤组织冰冻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