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冷大跃

作品数:33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腹腔
  • 7篇胰腺
  • 7篇胰腺炎
  • 7篇腺炎
  • 7篇腹腔镜
  • 6篇术后
  • 6篇切除
  • 5篇手术
  • 5篇急性胰腺炎
  • 4篇清胰汤
  • 4篇肿瘤
  • 4篇肠癌
  • 3篇胆道
  • 3篇胆囊
  • 3篇切除术
  • 3篇中西医
  • 3篇中西医结合
  • 3篇中药
  • 3篇重症
  • 3篇外科

机构

  • 17篇湖南中医药大...
  • 9篇湖南中医药大...
  • 8篇湖南中医学院
  • 6篇湖南中医学院...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33篇冷大跃
  • 7篇刘欢
  • 6篇谭兴国
  • 5篇熊斐
  • 4篇王永恒
  • 3篇黄湘俊
  • 3篇陈念
  • 3篇张文兴
  • 3篇倪志强
  • 3篇吴洋鹏
  • 3篇郭正宇
  • 2篇余江
  • 2篇王卓雅
  • 2篇贺菊乔
  • 2篇熊斐
  • 2篇刘存根
  • 2篇李杰
  • 2篇李岚
  • 2篇熊斐
  • 1篇苏劲松

传媒

  • 4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湖南中医药导...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湖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当代医师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胰逐瘀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微循环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清胰逐瘀汤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微循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检测各组手术后8 h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清淀粉酶(AMS)、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IL-6、TNF-α、AMS、PT、D-D升高,PL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IL-6、TNF-α、AMS、PT、D-D的升高程度及PLT的降低程度都有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胰逐瘀汤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AP的微循环,其机制与影响AP大鼠的某些炎症介质及凝血纤溶系统,减轻由微循环障碍导致的组织器官损害有关。
徐寒刘欢陈念冷大跃
关键词:胰腺炎微循环白细胞介素6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
大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24例报告被引量:1
2000年
郭正宇冷大跃陈青
关键词:大肠癌梗阻外科切除吻合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膈下脓肿2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膈下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脓腔,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术后辅以中药治疗善后。结果:21例患者有18例痊愈,3例穿刺失败而行开腹手术。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膈下脓肿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
刘欢刘存根冷大跃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膈下脓肿
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诊断为结肠癌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共选取84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71.38岁,与同期75例中青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相关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计算。结果 84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患者临床表现以血便为主。直肠是最常见出血部位。病理组织类型以腺癌为主(占86.9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方式、病理分型、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化疗是影响预后重要的独立因素。与中青年结肠癌患者(年龄<65岁)相比,肿瘤大体分型(2=10.652,P=0.005)、组织学类型(2=29.466,P<0.001)、分化程度(2=26.806,P=0.033)、淋巴结转移(2=6.963,P=0.031)、肿瘤浸润深度(2=7.983,P=0.018)、TNM分期(2=9.720,P=0.021)及远处转移方面(2=5.165,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病程发展缓慢、肿瘤分化程度较高,早期根治性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及预后,化疗是保护性因素,早期诊疗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键。
陈念莫阳冷大跃王永恒熊婓刘欢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老年人预后
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临床疗效与相关解剖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术中胃周血管解剖特点。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3年6月45例腹腔镜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胃癌患者,对临床疗效及术中胃周血管解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43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8.75±44.32)min,术中出血(100±50)mL,清扫淋巴结(27.55±7.52)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2±1.1)d,下床活动时间(2.5±1.0)d,住院时间(11.5±7.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胃周血管解剖中,胃网膜左血管主要起自脾动脉第3段,位于在胰尾上缘的胰前间隙。肠系膜上血管主要在胰颈下缘的胰后间隙,胰腺钩突及十二指肠水平部前方。胃网膜右血管主要在幽门下方与胰头之前的网膜内,但变异较大。腹腔干及其分支主要在胰体上缘的胰后间隙。胃胰襞、脾胰襞和肝胰襞是分别定位胃左动脉、脾动脉和肝总动脉的解剖标志。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掌握好胃周血管解剖及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王永恒黄湘俊冷大跃
关键词:胃肿瘤外科学胃切除术腹腔镜解剖学
成人胆总管囊肿的诊治体会
1998年
成人胆总管囊肿的诊治体会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外二科(410007)冷大跃,余江,熊斐关键词胆总管囊肿分类号R575.7我们自1988年以来收治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3例,结合文献和本组病例,就诊断和治疗中的有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和年...
冷大跃余江熊斐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胆道肿瘤成人
加味清胰汤对ERCP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和WBC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加味清胰汤对ERCP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和WBC的影响。方法:将83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清胰汤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及WBC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清胰汤能减轻ERCP术后早期临床症状与体征,降低术后WBC计数。
刘存根刘欢冷大跃贺菊乔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清胰汤ERCP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常见困难与处理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常见困难和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该院普外科采用腹腔镜治疗的112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9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余3例中转开腹,阑尾显露困难14例,阑尾周围重度粘连7例,系膜出血5例,阑尾根部坏死6例。手术时间30~125min,住院时间3~8d,3例戳孔感染经对症治疗痊愈,无术后出血、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LA治疗阑尾炎安全可行,符合微创观点,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倪志强冷大跃熊斐李杰
关键词:阑尾炎阑尾切除术腹腔镜
加强西医临床基础实验教学,培养高素质现代中医人才
1999年
冷大跃
关键词:教育中医教学
谷氨酰胺在大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中的作用机制
2018年
目的初步探讨谷氨酰胺在大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A组(假手术)、B组(假手术组+谷氨酰胺)、C组(门静脉部分结扎)、D组(门静脉部分结扎+谷氨酰胺),每组15只。采用门静脉主干部分结扎法复制大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模型,2周后测量大鼠门静脉压力(PVP)、胃损伤指数(GI)、胃黏膜病理评分(PI)及肝脏形态变化,检测血浆中ALT、AST、Alb、一氧化氮(NO)、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4组间PV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1.17±0.15)k Pa vs(1.21±0.19)k Pa vs(2.65±0.16)k Pa vs(2.18±0.22)k Pa,F=4.60,P<0.05],C组、D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组GI和PI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52±2.05 vs 8.26±1.23,7.56±1.53 vs 3.15±1.42,t值分别为5.84、7.45,P值均<0.05)];4组间ALT、AST、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间TNFα、NO、SO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0.56±0.11)ng/ml vs(0.41±0.21)ng/ml vs(1.35±0.26)ng/ml vs(0.68±0.21)ng/ml;(1.63±0.15)μmol/gpro vs(1.41±0.12)μmol/gpro vs(5.52±1.06)μmol/gpro vs(2.26±0.83)μmol/gpro;(148.21±6.21)U/mg vs(154.21±5.31)U/mg vs(74.56±4.21)U/mg vs(135.25±4.82)U/mg,F值分别为5.24、8.40、14.78,P值均<0.05],C组分别与A组、B组TNFα、NO、SO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组TNFα、NO、SO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HG的致病因素是多样的,谷氨酰胺可减轻大鼠PHG胃黏膜水肿及出血,可降低NO、TNFα、SOD含量,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PHG的治疗。
黄湘俊王永恒段珊珊李澜孙国辉杨媚月冷大跃张文兴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谷氨酰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