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伦 作品数:64 被引量:22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更多>>
5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I期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I期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的手术疗效,并在术后6个月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手术平均用时200 min;无皮瓣坏死;其中6例发生供区血清肿,穿刺引流后治愈;1例乳头乳晕复合体坏死;2例重建乳房放疗后挛缩。术后6个月满意度评估,认为效果满意者为82.76%,认为效果一般者为12.07%。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技术安全可靠,整形效果好,患者满意度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丁小云 吴立刚 马涛 刘奇伦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房再造 背阔肌肌皮瓣 Ⅰ、Ⅱa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7例临床Ⅰ、Ⅱa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手术治疗 +放疗 ,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手术适应于肿瘤≤ 3cm的单发病灶 ,不累及乳晕 ,乳房大小适中 ,腋淋巴结不超过N1。②手术范围包括肿瘤扩大切除和全腋淋巴结清扫。③术后必须行全乳房 +选择性区域淋巴组织放疗。④随访 16 - 70个月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结论 Ⅰ、Ⅱa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手术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疗效和典型根治术相似。 刘奇伦 吴立刚 何卫彪关键词:乳腺癌 乳房保留 核磁共振检查评价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MRI评价乳腺癌行保乳术的可行性。方法51例乳腺癌患者完成了术前在体MRI检查,其中44例同时作了乳腺B超,分别分析患者是否适宜行保乳手术。术后将MRI、B超结果与病理学观察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I能够准确评价乳腺癌灶的位置、大小、胸肌侵犯、浸润范围、数目、乳腺皮肤和腋窝淋巴结状态,MRI判断19例(37.25%)可行BCS,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6.52%。B超判断26例(50.98%)可行BCS,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0.46%。结论MRI能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的筛选提供比较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应用MRI评价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是可行的。 尹洪磊 刘奇伦 李娟关键词:早期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保乳治疗 G9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G9a在人乳腺癌中表达情况和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行手术治疗且临床资料齐全的122例乳腺癌组织及与之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61例,均提取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物样本组织库。利用免疫组化(IH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9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G9a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G9a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免疫组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9a在乳腺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应用G9a抑制剂UNC0631检测G9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结合IHC、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生信方法,发现G9a在人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2)分析G9a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中发现G9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G9a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呈负相关(均P<0.05);(3)分析G9a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中,发现G9a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呈高表达,G9a的表达与Her-2、Ki-67及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4)利用生信分析G9a与乳腺癌预后关系中发现G9a可作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5)在应用G9a抑制剂的实验中发现G9a抑制剂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结论乳腺癌组织中G9a呈高表达,且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赵子超 刘奇伦 伍春梅 郭文静 李金平关键词:乳腺癌 增殖 双侧甲状腺手术32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双侧甲状腺手术切除的适应证。方法对32例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行双侧甲状腺手术,对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9例患者行一侧腺叶切除+对侧结节切除或部分切除术,术后喉返神经损伤1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13例患者行一侧甲状腺大部切除+对侧结节切除或大部切除术,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双侧甲状腺手术切除,建议根据术前B超检查结果选择术式。 陈坚 余涌 刘奇伦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结节性甲状腺肿 并发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亚洲胃癌患者病理学特征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利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亚洲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联性。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 frastructure,CNKI)和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所有已发表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病理学参数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应用STATA9.0SE软件进行不同组间VEGF表达比值比(oddratio,OR)和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CI)以及文献异质性和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132篇研究文献;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00);且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OR=3.32,95%CI=2.82~3.91)、淋巴转移(OR=3.52,95%CI=3.02~4.10)、远处转移(OR=2.88,95%CI=1.94~4.27)、静脉侵犯(OR=2.19,95%CI=1.68~2.85)和TNM分期(OR=3.98,95%CI=3.31~4.78)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VEGF蛋白可作为预测胃癌浸润转移以及评价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成为胃癌诊治中较有价值的早期分子标志物。 李涛 陈静 李金平 胡志强 彭亮 霍正浩 刘奇伦关键词:胃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ETA分析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找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和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对29例双原发乳腺癌进行发病率、发病年龄、间隔时间、肿瘤分期、病理类型、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存率等方面分析。结果①双原发性乳腺癌病理类型主要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②第二原发癌的早期乳腺癌发现率高于第一原发癌。结论应针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单侧乳腺癌病人进行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第二原发癌,以改善双侧乳腺癌病人的预后。 张朝林 刘奇伦关键词:乳腺肿瘤 病理特点 nm23基因、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研究nm2 3基因 ,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 6 5例资料完整有 7年随访结果的原发性乳腺癌nm2 3基因表达 ,ER、PR进行检测。结果 6 5例患者nm2 3基因高表达 36例 ,低表达 2 9例。转移和非转移组nm2 3基因低与高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nm2 3低表达易发生转移。生存 5年以下和 5年以上的两组患者nm2 3的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高表达者比低表达者预后好 ;本研究未发现nm2 3表达与年龄 ,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6 5例患者ER(+)PR(+)者 33例 ,ER(- )、PR(- )者 16例 ,两组之间nm2 3高表达和低表达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结论 nm2 3基因表达和乳腺癌的转移呈负相关 ,和预后呈正相关。联合考虑nm2 3基因的表达高低和强度 ,才能更合理的判定转移 ,并可筛选出具有潜在高转移危险的患者 ;在判断转移和预后方面 ,ER(+)PR(+)与nm2 3基因高表达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 ,ER(- )PR(- )和nm2 3基因低表达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 刘奇伦 韩恩善 张建中关键词:NM23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乳腺癌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50例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riod mi-crocarcinoma,PTMC)的手术方式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短期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15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PTMC I期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I期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21例,全甲状腺切除17例,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部分切除12例。清扫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4.0%,淋巴结转移与病灶浸润包膜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病灶大小、数目多少无关(P均>0.05)。无术后永久性并发症发生,随访15~41个月,1例术后出现转移,行患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余病例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单侧病灶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双侧病灶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并常规I期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PTMC的一种有效术式,不扩大手术切口的同时也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率。 马涛 刘奇伦 吴立刚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 淋巴结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乳腺钼靶摄片对乳腺癌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乳腺钼靶摄片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术前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对93例乳腺癌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钼靶摄片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5.3%、68.1%,两者联合的诊断符合率86.9%,与前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早期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2.1%、63.2%,两者联合的诊断符合率84.2%。结论联合检查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张自新 刘奇伦 叶秀芳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钼靶摄片 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