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宏斌

作品数:285 被引量:1,33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5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8篇动脉
  • 93篇冠状
  • 89篇冠状动脉
  • 68篇血管
  • 57篇心肌
  • 46篇介入
  • 41篇心病
  • 41篇冠心病
  • 35篇梗死
  • 34篇心肌梗死
  • 31篇造影
  • 31篇介入治疗
  • 30篇老年
  • 30篇病变
  • 27篇斑块
  • 26篇超声
  • 25篇动脉粥样硬化
  • 24篇动脉疾病
  • 22篇细胞
  • 18篇衰竭

机构

  • 283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甘肃省人民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兰州军区乌鲁...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航天中心医院
  • 2篇解放军总后勤...
  • 2篇学研究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83篇刘宏斌
  • 95篇盖鲁粤
  • 71篇陈练
  • 65篇杨庭树
  • 58篇孙志军
  • 41篇陈韵岱
  • 40篇王禹
  • 34篇金琴花
  • 22篇郭军
  • 20篇边素艳
  • 18篇智光
  • 16篇杜洛山
  • 13篇王国位
  • 13篇荆晶
  • 12篇刘长福
  • 12篇杨霞
  • 12篇蒋博
  • 12篇李娟
  • 11篇王长华
  • 10篇白永怿

传媒

  • 38篇中华老年心脑...
  • 28篇解放军医学院...
  • 16篇中华保健医学...
  • 14篇中国介入心脏...
  • 14篇军医进修学院...
  • 1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1篇中华老年多器...
  • 9篇中国医学影像...
  • 8篇中国康复理论...
  • 8篇现代生物医学...
  • 8篇THE 22...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6篇中国循证心血...
  • 6篇第17届全军...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上海医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13篇2018
  • 6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18篇2014
  • 12篇2013
  • 20篇2012
  • 33篇2011
  • 11篇2010
  • 12篇2009
  • 19篇2008
  • 25篇2007
  • 18篇2006
  • 14篇2005
2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分析其分叉处病变的价值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以IVUS为参照,研究冠脉造影三维重建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定量测量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收集2006-09~2007-07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的24处血管段(1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以IVUS为参考标准,回顾性分析冠脉三维重建测量分叉病变各血管段的参数值,评估其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2处分叉病变的主支、分支参考血管直径、分叉/开口处血管直径及面积狭窄率在冠脉三维重建和IVUS两组测量值之间无差别。以IVUS为标准,三维重建对分支开口狭窄的检出及分叉病变类型的判断各出现1例偏差。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对冠脉分叉病变的定量测量及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李轶荆晶刘宏斌王立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复查支架再狭窄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复查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入选行冠脉介入治疗后进行造影复查的577例患者的846处病变,根据置入支架类型及方式不同分别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资料。结果:冠脉造影随访率为22.62%;药物支架虽然病变更复杂,但其冠脉造影复查再狭窄率明显低于裸支架(20.29%vs 42.56%,P=0.000);裸支架重叠、药物支架重叠、裸支架与药物支架重叠时再狭窄率分别为53.49%,25.55%,35.29%。药物支架在支架内弥漫性、支架内弥漫性累及两端及支架内局限性再狭窄率明显低于裸支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3,P=0.031),药物支架支架近端局限性再狭窄率高于裸支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药物支架冠脉造影复查再狭窄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193);药物支架和裸支架在糖尿病患者中冠脉造影复查再狭窄率为23.85%和42.65%(P=0.012)。结论:①长病变需要重叠支架时尽量使用药物支架重叠;②药物支架改变了支架再狭窄类型,由弥漫型再狭窄转为局限型;③不同种类药物支架效果良好;④药物支架对糖尿病患者同样有效。
金琴花王禹盖鲁粤杨庭树刘宏斌陈练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支架
单支架和双支架策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单支架与双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455例行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被分为单支架组(235例)和双支架组(220例)。观察比较两组病变分布情况,近端、远端及分支病变特征,支架置入,术式选择,术后即刻血流,临床不良事件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冠脉造影显示的病变分布,近端、远端及分支病变特征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单支架组全部采用Cross-over技术,双支架组采用Crush术式(46.81%)、Culotte术式(37.73%)、T支架术式和V支架术式,以前两种为主。两组术后即刻主支、分支TIMI血流3级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住院期间,双支架组非致死性心梗发生率显著高于单支架组(7.27%比2.98%),P=0.037。随访12个月,与单支架组比较,双支架组再狭窄率(5.53%比1.36%)显著降低,非致死性心梗(2.55%比6.82%)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6,0.030。结论:单支架和双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疗效无显著差异,双支架组再狭窄率显著降低,但非致死性心梗率显著升高。
孙美珠刘宏斌黄党生于茜肖湖南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药物洗脱支架
干细胞移植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夏菁陈光辉刘宏斌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干细胞细胞移植
中国老年疾病临床多中心报告被引量:112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等5个临床中心老年住院患者近十年的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及多重用药和医疗支出情况,旨在为老年共病患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与客观评价。方法收集2008年~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等5个临床中心老年住院患者的入院诊断等临床资料,按年龄及性别分类统计分析老年患者(≥65岁)前5位疾病的种类、构成比,多器官功能衰竭,口服用药,住院花费及十年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370 996例老年患者资料(694 138人次),平均年龄72. 25岁。近十年老年住院人次呈逐年递增趋势,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7. 48%;恶性肿瘤(37. 18%)、高血压病(36. 69%)、缺血性心脏病(29. 18%)、糖尿病(20. 75%)、脑血管疾病(13. 19%)是位居前五位的主要住院患病;老年住院共病的比例高达91. 36%,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居于首位,而恶性肿瘤合并高血压近三年间增长速度较快,年均增长达42. 99%。老年住院患者中5种以上多重用药比例占43. 88%。结论 (1)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迅速增加,老年慢病和共病尤为突出;(2)针对老年共病的发生率高及多重用药现状,需加强多学科联合诊疗和综合管理,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以及策略;(3)恶性肿瘤仍是院内死亡的首要原因,提高早诊率和生存率、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质化是我国老年疾病防控重点。
曹丰王亚斌薛万国刘宏斌林欣李天志曾志羽张磊杨云梅陈蕊王小宁刘淼孟文文范利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多器官功能不全多重用药
不同面积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减低及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及生存预后。方法在有住院资料的896例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左室扩大、射血数下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但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65例,记录此部分患者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变化情况,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生存预后情况。结果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的初始LVEF和LVEDD即比较低,随访期间变化不明显;小面积心肌梗死患者LVEF和LVEDD初始高于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但在2~4年随访中期显著下降;多次心肌梗死患者LVEF和LVEDD随时间延长明显降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大面积心肌梗死组、小面积心肌梗死组和多次心肌梗死组四年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差别(P=0.77);多次心肌梗死组患者四年生存率仅有52,且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增加趋势;小面积心肌梗死组患者在2~3年随访中期时间生存率高于大面积心肌梗死组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二者死亡率有接近的趋势。结论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显著降低,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小面积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初始接近正常,在2~4年间显著下降;多次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随时间显著降低。大面积、小面积及多次心肌梗死患者四年全因死亡率相近。
孙志军盖鲁粤杨庭树刘宏斌陈练蒋博王锦达
关键词:心肌梗死预后心功能
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测定法与漂浮导管测定心输出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测定心输出量(PiCCO)与用漂浮导管(Swan-Ganz)的热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之间的一致性。方法选取6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同时用PiCCO与Swan-Ganz导管测量其心输出量。结果 PiCCO与用Swan-Ganz导管的热稀释法测量的心输出量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iCCO测量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输出量与Swan-Ganz导管同样准确,且较后者具有更安全、方便、可持续监测等特点。
杨霞蒋博王峙峰郭俊艳郝婧孙志军刘宏斌陈韵岱
关键词:漂浮导管PICCO心输出量
2型糖尿病病程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CHD)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从冠状动脉造影病例中选取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病例206例,其中非糖尿病患者62例,患2型糖尿病≤5年患者41例;2型糖尿病5-10年患者38例;2型糖尿病10-20年患者45例。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糖尿病≤5年组和5-10年组病变血管数量分布上以及病变程度、形态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10-20年组患者冠状动脉发生多支病变以及弥漫病变、闭塞病变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0-20年组患者冠状动脉发生多支病变以及弥漫性病变、闭塞性病变明显高于其他组,随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冠状动脉病变逐渐广泛和严重。
张弢刘宏斌
关键词:冠心病病变多支病变闭塞性病变闭塞病变弥漫性病变
523例老年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调查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调查我院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门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入选2013年11月在我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523例,分析门诊930张处方中的心血管疾病诊断及用药情况。结果老年心内科就诊的患者平均年龄(77.35±10.14)岁,平均诊断疾病(2.50±0.91)种/人,同时诊断3种疾病者占47.6%。疾病诊断前3位是血脂异常、高血压和冠心病。人均处方用药(4.98±2.31)种,联合用药≥5种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9.96%。其中,高频处方药物为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调脂药和钙离子拮抗剂。单病种用药分析显示,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与指南推荐略有差异,冠心病或血脂异常处方用药基本符合二级预防要求。非治疗性用药,如维生素、钙片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处方占总用药的9.3%。结论老年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同时患多种疾病、联合用药者多见,门诊处方基本符合疾病的循证推荐方案,但与指南仍有一定差距,且存在非治疗用药比例偏高等不合理用药倾向。
边素艳刘宏斌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门诊病人处方
紫杉醇支架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观察紫杉醇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实际疗效。方法 297例患者接受紫杉醇洗脱支架治疗,均接受了临床随访,134例于支架置入术后5-15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时,晚期管腔丢失支架内显著高于支架近端边缘及支架远端边缘(分别为0.37、0.18和0.12mm),再狭窄率为10.4%,以支架内弥漫性狭窄为主,再血管化率为6.7%。1例患者于支架置入后4个月发生猝死,发生率为0.34%。1例于支架置入后5天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0.34%。晚期血栓形成2例(术后12-24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35%。结论 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对复杂冠脉病变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降低支架后再狭窄率及靶血管的再血管化率。
刘宏斌盖鲁粤杨庭树金琴花陈练王禹任艺虹孙志军郭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放射学介入性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