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卧位与侧卧位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斜卧位与侧卧位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肾和(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2例,随机分成2组,斜卧位组32例,侧卧位组30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监测记录经皮肾工作通道数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中患者舒适度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斜卧位组与侧卧位组在性别、年龄、结石类型、术前的合并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斜卧位组手术时间为105±24.6min,而侧卧位为162±40.8min,P<0.05。术中出血量斜卧位组为106±35ml,而侧卧位为150±45ml,P<0.05。斜卧位组的结石清除率(95.6%)高于侧卧位组(9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患者舒适度斜卧位组明显优于侧卧位组。结论斜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患者术中舒适度等方面优于侧卧位,是可供选择的经皮肾镜取石术体位。 苏清华 梁善玲 李健 林浩群 刘建 湛海伦关键词:斜卧位 侧卧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输尿管结石患者305例,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或弹道碎石取石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05例病例中,一次碎石成功率91.1%,其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碎石成功率80.6%,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碎石成功率94.7%,本组手术时间25~95 min,平均43 min,上段输尿管结石手术时间40~95 min,平均55 min,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手术时间25~60 min,平均35 min,术中出血量2~30 ml,平均15 ml,无输血病例;术后住院天数1~7 d,平均3 d,并发症发生率4.9%(15/305).结论: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方法安全、疗效确切、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对于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随着细输尿管镜,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钬激光,封堵器及某些手术操作技巧和经验的成熟,也不断提高了输尿管镜碎石成功率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体外震波碎石依然作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的方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和不可或缺的临床治疗方法. 林浩群 苏清华 李健 杨少伟 刘建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碎石术 输尿管软镜手术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相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 探索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相结合治疗模式对患者机体康复的控制情况。方法 筛选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东莞市黄江医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观察组(均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上尿路结石患者开展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相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情,有助于清除结石,且创伤相对较小,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可快速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应用优势显著。 林浩群 韦建海 黄海健 苏清华 龚丽华 刘建 蔡文达 马胜武关键词:上尿路结石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体会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4年8月,我们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方法的改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例106例,对每处建立经皮肾通道的穿刺成功率、手术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6例患者建立经皮肾通道132处,穿刺成功率95.5%(126/132);6处术中寻找残余结石进行二次穿刺未成功,联合C-臂机穿刺成功;术后输血(200~400mL)5例,无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胸腔积液7例,1例需闭式引流;术后发热9例,无感染性休克及不良预后发生;无肺脏及其他内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方法的改进,经皮肾穿刺过程中操作简便、迅速、准确、经济,成功率高,有效地降低了穿刺的难度,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苏清华 林浩群 刘建 梁善玲 杨少伟 王健关键词:超声 经皮肾镜取石术 普通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普通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利用普通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方法的改进,行PCNL 169例,对每处建立经皮肾通道的穿刺成功率、手术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9例患者建立经皮肾通道198处,穿刺成功率96.0%(190/198),8处术中寻找残余结石进行二次穿刺未成功,联合C-臂机穿刺成功;术后输血(200~400 m L)7例,无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胸腔积液18例,1例需闭式引流;术后发热11例,无感染性休克及不良预后发生;无肺脏及其他内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对普通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方法的改进,行PCNL操作简便、迅速、准确、经济,成功率高,可有效降低穿刺的难度,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苏清华 林浩群 刘建 梁善玲 杨少伟 王健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 普通超声 穿刺 末端可弯曲输尿管导引鞘在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研究末端可弯曲输尿管导引鞘(Negative pressure urethral access sheath,NPUAS)联合软性输尿管镜(Flexible stereoscope)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10月100例直径≤2 cm的肾结石患者,按使用的输尿管导引鞘不同分为对照组(输尿管常规鞘+软性输尿管镜)和观察组(末端可弯曲输尿管导引鞘+软性输尿管镜),各5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炎症指标、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 d、3 d、6 d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出血、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6 d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末端可弯曲输尿管导引鞘治疗肾结石,可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吴维 苏清华 周茜 刘建 蔡文达 韦建海 马胜武 龚丽华关键词:肾结石 手术后并发症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通过急性心肌梗死运用溶栓治疗,分析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患者,均没有出现静脉溶栓禁忌证,治疗组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成功再通22例,再通率64.71%;对照组成功再通5例,再通率14.71%,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治疗组血清CK-MB峰值和出现时间分为为(366±58)U/L和(16.12±2.71)h,随用药ST段回降18(52.94%)例;对照组血清CK-MB峰值和出现时间分为为(378±30)U/L和(21.42±2.31)h,随用药ST段回降3(8.82%)例。5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好转出院33(97.06%)例,死亡1(2.94%)例,死亡率2.94%;对照组好转出院26(76.49%)例,死亡8(23.53%)例,死亡率23.53%,治疗组出现静脉穿刺部位淤斑3例,不排除由于按压不当导致,2例牙龈出血,减量或是停药后2周后均消失,未出现严重消化道或是脑出血倾向。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只要时掌握窗口期积极治疗,具有再通率高,症状恢复快、死亡率低、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叶世华 魏振华 黄洁莲 杨继俊 陈怡 梁宇 刘志伟 王琼儿 单文 刘建关键词: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对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患有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抽取74例患有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用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停药一段时间后病情出现反复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中,均没有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症状。结论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患有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叶世华 魏振华 黄洁莲 杨继俊 陈怡 梁宇 刘志伟 王琼儿 单文 刘建关键词:步长脑心通胶囊 冠心病 高血脂症 1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13年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空气或气钡灌肠是诊断与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可达90%以上^[1],也有报道高达96.4%~96.8%^[2-4],但仍有部分病例经非手术治疗失败后需手术治疗。传统的方法是开腹直视下行肠套叠复位,如并发肠穿孔或肠坏死同时行肠切除吻合术或肠管造瘘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今腹腔镜下能完成多种手术。我院普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小儿肠套叠复位术共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李学远 陈红兵 李健 杨少伟 刘建关键词:腹腔镜 肠套叠 经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3年2月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狭窄患者30例临床资料,均采用经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结果输尿管狭窄患者30例术后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均明显地优于术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尿管狭窄患者术前术后勃起功能、性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浩群 李健 苏清华 杨少伟 刘建关键词:输尿管镜 直视 气囊扩张术 输尿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