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倩 作品数:104 被引量:340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运动性贫血形成中大鼠肝铁调素(hepcidin)的表达变化 目的:运动性贫血及铁缺乏在耐力运动员中发生率较高,但关于运动性贫血的产生机制及早期监测还缺乏深入研究.有研究表明机体主要通过调节小肠铁吸收来维持机体铁稳态.肝铁调素(hepcidin)是主要的小肠铁吸收调节激素,主要产生... 刘玉倩 王海涛 刘树欣 问亚飞 李海洲关键词:运动性贫血 白藜芦醇促进运动性肌肉损伤恢复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2010年 白藜芦醇是一些植物在受到病菌侵染或环境恶化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大量体内外实验显示,Res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Ca2+,NO、植物雌激素样的作用.研究表明,运动性肌肉损伤与骨骼肌内自由基增多、离子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等有关.EIMD导致组织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影响机体工作能力.根据目前有关Res的生理功能研究成果,结合EIMD的可能机制,探讨Res对促进EIMD恢复的作用,为Res在EIMD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闻剑飞 冉晓占 袁克星 金凤霞 刘玉倩关键词:白藜芦醇 自由基 低氧暴露对大鼠骨骼肌L6细胞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旨在研究低氧暴露对骨骼肌细胞铁代谢的影响。培养大鼠骨骼肌L6细胞,随机分成3组,分别低氧(1%O2)暴露0、12和24h。采用同位素55Fe示踪法测定细胞铁摄取和铁释放能力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可变铁池(labile ironpool,LIP);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1,TfR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和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transcription factor-1,HIF-1)的变化。结果显示,与0h低氧暴露组相比,12h低氧暴露组细胞的铁摄取能力明显升高(P<0.05),铁释放能力显著降低(P<0.01),LIP明显升高(P<0.05)。24h低氧暴露组肌细胞铁摄取、铁释放能力及LIP均明显低于0h和12h低氧暴露组(P<0.05或P<0.01)。与0h低氧暴露组比较,12h低氧暴露组HIF-1、DMT1(IRE)、DMT1(non-IRE)和TfR1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FPN1表达则显著降低(P<0.01);24h低氧暴露组DMT1(IRE)、DMT1(non-IRE)和FPN1表达均低于0和12h低氧暴露组(P<0.01),但TfR1表达却显著增加(P<0.05或P<0.01)。以上结果提示,低氧对骨骼肌铁代谢的影响与暴露时间密切相关,一定时间的低氧暴露可以提高肌细胞的铁摄取能力,降低铁释放,增加细胞内的铁含量,而长时间的低氧暴露会引起细胞铁代谢紊乱。 李海洲 刘玉倩 王海涛 刘树欣 赵斌 杨杰关键词:低氧暴露 低氧诱导因子1 铁 “区域协同发展”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京津冀高校为例 被引量:2 2015年 2009年以来,京、津、冀已经培养出大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探讨了三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1)高校招生准确定位,专业领域设置突出本校特色;(2)高校间突破区域界限,师资共享,互认学分;(3)高校间导师互访,相互交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水平;(4)高校间加强常态化合作,充分发挥不同高校的优势,实现双赢。 王海涛 赵毅博 刘玉倩关键词:学校体育 区域协同发展 全日制 体育硕士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十二指肠DMT1、FP1蛋白和肝Hepcidin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游泳运动对大鼠十二指肠DMT1、FP1蛋白及肝hepcidin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影响肠铁吸收的调节机制。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group,CG),适度运动组(moderatelyexercisedgroup,MG)和过度运动组(strenuouslyexer-cisedgroup,SG),每组10只,运动10周后分别取十二指肠和肝。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十二指肠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metaltransporter1,DMT1)和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1)的表达,用RT-PCR测定肝hepcidinmRNA的表达。结果:适度运动组DMT1(IRE)和FP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过度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适度运动组肝hepcidin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过度运动组肝hepcidinmRNA的表达与其他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适度运动可能通过hepcidin调节十二指肠DMT1和FP1的表达增强,促进肠铁吸收,满足运动中机体对铁的需求。而过度运动则可能通过大量动用贮存铁满足机体所需,而使肠铁吸收变化不明显。 刘玉倩 常彦忠 王海涛 赵斌 段相林关键词:十二指肠 不同运动方式对运动员血清抗菌多肽(Hepcidin)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抗菌多肽(Hepcidin)是机体铁稳态的负调节子,在运动性铁缺乏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采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不同运动方式对运动员血清Hepcidin浓度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急性运动和耐力运动的运动员在运动前后的血清Hepcidin浓度为统计量,检索截至2016年4月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涉及急性运动的研究11项(135名运动员)和耐力运动研究7项(88名运动员)纳入Meta分析。急性运动后运动员血清Hepcidin增加幅度为51.94%(SMD=1.640,95%CI[1.357,1.923],z=11.37,P<0.01)。耐力运动Hepcidin增加幅度为25.13%(SMD=0.863,95%CI[0.550,1.177],z=7.24,P<0.01)。检验均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结论:急性运动和耐力运动均使运动员Hepcidin增加,急性运动增加幅度高于耐力运动,为防止运动性贫血发生,运动员应在训练期间增加铁补充。 王海涛 刘玉倩 郑宁 杨雯茜关键词:抗菌多肽 运动员 META分析 小针刀治疗肌肉损伤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2004年 采用不完全锐性切割的方法对实验兔双后肢造成损伤模型 ,左腿为自然恢复组 ,右腿为小针刀治疗组 ,分别于损伤后 1 0天、2 0天、2 8天取材 ,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指标测试 ,观察小针刀治疗后受损肌肉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 ,为小针刀疗法提供理论依据 ,为瘢痕性软组织运动损伤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表明 :通过光镜观察发现 ,伤后 2 0天和 2 8天 ,小针刀治疗组与自然恢复组相比 ,肌纤维面积都显著增加 ( P<0 .0 1 )。治疗组肌肉的强度极限和最大伸长量均高于自然恢复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提示 :小针刀疗法可以促进损伤部位的肉芽组织转化 ,松解损伤组织间的粘连 ,减轻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 ,促进受损肌肉的恢复 。 赵斌 刘玉倩 王海涛 田惠林关键词:小针刀 肌纤维 组织学 生物力学 城镇非体力劳动者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对第4次国民体质检测中河北省6 062名成年非体力劳动者患慢性病情况,运用描述统计、逻辑回归统计方法分析慢性病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城镇非体力劳动者患病率为45%(2 730人),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职业病、高血脂,患病率依次为25.3%,21.0%,11.9%;女性患慢性病的风险要比男性大(P<0.01);30~49岁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急剧增加,40岁之前是慢性病的潜伏期;随着BMI指数的增大慢性病患病风险增加;以伏案工作为主的非体力劳动者患慢性病风险较非伏案工作为主的高,且伏案时间越长患慢性病风险越大;步行时间较少也能够增加患慢性病风险.河北省非体力劳动者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且年龄、BMI指数、伏案时间、步行或骑自行车时间是患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王中旺 田忠明 刘玉倩关键词:慢性病 体育锻炼 影响因素 非体力劳动者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2000年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意到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在体育训练中的作用。由于西药副作用较大 ,人们尤其关注中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的研究。把我国运动员以及实验室用到的中药补益药进行了分类并指出了目前在中药进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刘玉倩 赵斌关键词:中药 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小肠铁吸收蛋白DMT1和FPN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小肠铁吸收蛋白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和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表达的变化,探讨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发生机制。方法: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和实验组(EG)。实验组进行5周跑台训练,建立运动性低血色素模型。5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后,检测两组大鼠血常规和血清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肠上皮细胞DMT1和FPN1表达。结果:(1)实验组H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性低血色素造模成功。(2)实验组大鼠小肠上皮细胞DMT1表达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FPN1表达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3)实验组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合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会减少机体肠铁吸收,降低机体运铁能力,是引发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原因之一。 刘玉倩 王海涛 赵斌 袁克星 闻剑飞 刘树欣关键词:运动性低血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