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艳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有机朗肯循环
  • 1篇树脂
  • 1篇离子
  • 1篇离子交换
  • 1篇离子交换树脂
  • 1篇镁合金
  • 1篇耐蚀
  • 1篇耐蚀性
  • 1篇朗肯循环
  • 1篇交换树脂
  • 1篇合金
  • 1篇反应热
  • 1篇表面处理
  • 1篇超临界水
  • 1篇超临界水氧化
  • 1篇超疏水

机构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山东京博控股...

作者

  • 3篇刘艳艳
  • 2篇王华
  • 1篇刘学武
  • 1篇陈淑花
  • 1篇王立达
  • 1篇刘贵昌
  • 1篇詹世平
  • 1篇朱博

传媒

  • 1篇现代化工
  • 1篇表面技术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镁合金表面防腐蚀超疏水涂层制备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镁合金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绿色工程金属材料,但其较差的抗腐蚀性能限制了它的大规模应用。对镁合金表面进行超疏水处理,能够极大地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当超疏水试样浸泡在腐蚀溶液中时,该结构将在腐蚀介质中形成固-气-液界面层,减少镁合金表面与腐蚀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腐蚀速度。超疏水表面需要满足微纳米结构和低表面能2个必要条件。可以采用二步法或一步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超疏水表面,详细介绍了在镁合金表面构造微纳米结构的方法,包括激光处理、机加工、化学刻蚀、化学镀、电化学沉积、阳极氧化、微弧氧化、水热合成和喷涂等方法。超疏水表面一旦受到机械损伤,微纳米结构无法满足条件,超疏水表面的“气垫效应”消失,腐蚀介质就会直接与微纳米结构接触,因此需要保证构建的微纳米粗糙结构对镁基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具有自愈功能。通过制备复合涂层,提高下层微纳米结构的自愈合性能,上层涂层的超疏水性与下层涂层的良好物理屏障能力的协同效应可以改善涂层的长久耐腐蚀性能。综述了在镁合金上制备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复合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并对镁合金超疏水表面防护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华刘艳艳
关键词:镁合金表面处理耐蚀性
能量自补偿式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从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和能量消耗平衡出发,分析实现能量自补偿式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条件,并应用有机朗肯循环对该反应热进行深度回收,以探索降低其操作费用的途径。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苯酚的超临界水氧化过程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发现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温度对苯酚溶液超临界水氧化中的反应热影响较小,当温度变化较小时可通过计算平均温度下的反应热对超临界水氧化体系反应热进行估算。此外,对能量自补偿式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能量平衡点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带有机朗肯循环的超临界水氧化过程进行能量平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苯酚质量分数大于2%时,可实现能量自补偿过程。
詹世平刘学武刘艳艳朱博陈淑花
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有机朗肯循环
胺液净化中离子交换树脂的失效与再生研究
2024年
离子交换法常被应用于胺液净化领域,但是在低碱液浓度下部分离子交换树脂难以再生,存在失效的问题。利用SEM、EDS、FT-IR和XPS等手段对树脂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并利用电再生的方法对失效树脂的再生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树脂净化胺液前后的骨架和功能基团并未改变,但是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显著提升,结合S 2p光谱存在162.2 eV和163.4 eV 2个分裂峰,说明树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吸附的硫离子难以解吸;对失效树脂施加电再生时树脂的交换容量提升了3.6倍,吸附的硫元素质量分数下降了57.5%,表明电再生的方式可以提高树脂的交换容量和树脂内硫离子的解吸程度。
刘艳艳王立达刘贵昌李河金郝安峰王华
关键词:离子交换树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