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芬 作品数:8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空泡膜蛋白1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3年 空泡膜蛋白1(vacuole membraneprolein1,Vmp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跨膜蛋白。研究发现Vmp1为蛋白分泌、细胞器形成及多细胞发育过程所必需,在人体许多肿瘤组织中如乳腺癌、肾癌、肝癌等均有表达,且在原发与转移性肿瘤中表达不一致.被预测其可能是一个肿瘤相关蛋白。 刘芬 牛昀关键词:转导通路 标志物 肿瘤 乳腺癌中Vmp1表达及预后意义和Nek2剪接体在乳腺癌发生不同阶段表达差异的研究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空泡膜蛋白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1.探讨空泡膜蛋白1在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含导管原位癌成分的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
2.初步... 刘芬关键词:乳腺癌 组织学分级 中国人群浸润性筛状癌与低级别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 本文旨在中国人群中比较乳腺浸润性筛状癌和低级别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为评价浸润性筛状癌的治疗原则提供依据.通过收集2004至2011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病理室收入的51例浸润性筛状癌病例.另外随... 张巍 牛昀 张同先 刘芬关键词:乳腺癌 病理机制 预后因素 临床诊治 文献传递 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表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M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表型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242例,并随机选取同时期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300例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乳腺单纯型黏液癌与混合型黏液癌在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准确率、p53表达及无病生存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月经状况、家族史、肿瘤直径、总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黏液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分型、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黏液癌预后较好,单纯型黏液癌与混合型黏液癌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对乳腺黏液癌进行亚型分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刘寒 牛昀 刘宁 张巍 吕淑华 刘芬 张同先关键词:乳腺黏液癌 分子表型 预后 CD20+B和CD3+T淋巴细胞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髓样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检测CD20+B、CD3+T淋巴细胞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髓样癌中的表达分布,探讨淋巴细胞浸润与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亲和素生物素法检测128例浸润性导管癌,44例髓样癌中CD20、CD3的表达,分析表达差异与预后的关系。组间采用KruskalWallisTest,组内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CD20+B、CD3+T这两种淋巴细胞在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布均是瘤周多于瘤内,在髓样癌中淋巴细胞表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P<0.05)。(2)浸润性导管癌中CD20+B、CD3+T淋巴细胞浸润越多,无病生存率越高(P<0.05)。(3)CD20+B淋巴细胞与组织学分级、肿瘤pTNM分期、淋巴结状态、复发情况呈负相关(P<0.05);CD3+T淋巴细胞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复发状态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20+B、CD3+T淋巴细胞在浸润性导管癌和髓样癌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在浸润性导管癌中其浸润程度与预后相关。 张同先 张巍 刘芬 刘寒 牛昀关键词:CD20 CD3 浸润性导管癌 预后 空泡膜蛋白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空泡膜蛋白1(Vmp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和含导管原位癌(DCIS)成分的ID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mp1在102例IDC(其中32例为含DCIS成分的IDC)中的表达和定位,并与其他多项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Vmp1阳性着色部位为细胞质,阳性率为57.8%(59/102),IDC中Vmp1的表达与不同组织学分级(X^2=12.644,P=0.002)、pTNM分期(X^2=11.987,P=0.001)、淋巴结状态(X^2=9.341,P=0.002)、肿物最大径(X^2=7.630,P=0.022)、诺丁汉预后指数(NPI;X^2=15.561,P=0.000)密切相关。在32例含有DCIS成分的IDC病例中,Vmp1表达的阳性率在DCIS中为81.3%(26/32)比其旁边的IDC中56.3%(18/32)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5,P=0.031)。患者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81.2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90.2%(92/102),无瘤生存率为81.4%(83/102)。Vmp1的表达对无瘤生存曲线分布有明显影响,其中阴性者预后较差(X^2=11.19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Vmp1是一个保护因素,相对危险度〈1。结论IDC组织中Vmp1的表达具有较好的估测预后价值,Vmp1阳性提示预后较好。 刘芬 牛昀 刘宁 张巍 王淑玲 刘寒 张同先关键词:导管 乳腺 膜蛋白质类 预后 乳腺单纯型黏液癌异质性相关的形态学特点和病理特征 被引量:2 2013年 乳腺黏液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好发于老年女性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临床过程较为惰性,预后尤其是近期预后较佳.其典型病理特征为温和的异型性肿瘤细胞团或巢漂浮于细胞外黏液湖中.乳腺黏液癌分为单纯型(pure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PMBC)和混合型(mixed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MBC)两种亚型[1-3].近年来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和基因表达谱分析提示乳腺黏液癌即使是PMBC可能也不是一种同质的群体,淋巴结转移和远隔器官转移也可见于PMBC[4-7].本文我们关注PMBC的形态学特征,着眼于其两大组成成分细胞外黏液和癌细胞,综述与PMBC预后相关(特别是反映PMBC异质性)的形态学特点和病理特征. 张巍 牛昀 张同先 刘珊 刘芬关键词:特殊类型乳腺癌 乳腺黏液癌 形态学特点 病理特征 单纯型 高迁移率族蛋白A2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2014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是一种被称为结构性转录因子(architectural transcriptionfactor.ATF)的核内非组蛋白,广泛分布于高等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其含有丰富的带电荷氨基酸和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因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高迁移率而得名。近年来,HMGA2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HMGA2在肿瘤细胞中表达频率过高,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将着重讨论近几年国内外关于HMGA2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治疗以及预后关系的新进展。 秦颖 牛昀 刘芬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HMGA2 相对分子质量 非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