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芬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宋代家具
  • 2篇审美
  • 2篇文化
  • 2篇美意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审美
  • 1篇艺术
  • 1篇艺术风格
  • 1篇意象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化
  • 1篇审美意识
  • 1篇审美意象
  • 1篇审视
  • 1篇士人
  • 1篇士人文化
  • 1篇透镜
  • 1篇屏风
  • 1篇重新审视
  • 1篇文化意义

机构

  • 5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广州工商学院

作者

  • 5篇刘芬
  • 2篇张华
  • 1篇袁进东

传媒

  • 2篇家具与室内装...
  • 1篇林产工业
  • 1篇艺术家
  • 1篇今日财富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明清家具设计看明清时期大众的审美意识
2009年
明清家具结构严谨、线条简洁流畅、做工精湛、用料考究、造型典雅俊秀、比例均称、且精于取舍等特点,充分反映当时的大众审美意识。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传统哲学、仁爱等文化的继承;二是对装饰形式美的追求;三是对外来文化的认同。
刘芬
关键词:明清家具艺术风格大众审美
符号学视角下宋代家具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探析
2024年
以符号学理论为研究基础,探究宋代家具造型特征中的文化意义。从宋代家具的结构符号、形态符号、装饰符号及材料符号4个方向揭示了家具形式与符号意义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探析了宋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4个因素对家具造型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宋代家具的造型特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承载着社会文化的符号性意义。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工匠的精神追求、审美观念和设计哲学思想。利用符号学理论研究宋代家具的造型特征,能够为宋代家具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刘芬臧王爽张华袁进东
关键词:符号学宋代家具文化意义
士人文化影响下的宋代屏风审美意象浅析
2024年
士人文化是推动宋代屏风家具发展重要的引领之源,其派生出的美学观念被视为华夏家具美学之典范。屏具作为古代家具中较为别致的家具门类,其具备功能和装饰属性,同时承载着士人精神理念与情感寄托。当前对屏风家具艺术的研究多在历史文化以及图像分析方面。基于前人对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梳理和研究之下,从宏观背景影响延续至微观设计之转变,探讨宋代士人美学观对于宋代屏风家具造物观念的影响。通过将屏风家具的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形制复原、类型划分、不同阶层的屏风家具形制进行对比,结合唐、宋、明三代屏风家具的艺术特点,综合概述宋代士人审美融于屏风家具中的造型、材质、装饰及意境美学的表征,从而形成了宋代屏风家具独特的雅致秀美之形、自然质朴之材、素洁巧构之饰以及气韵超然之境的艺术特点,进而为当代宋韵屏风家具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张华南高伟刘芬
关键词:宋代家具士人文化审美意象
宋代家具的重新审视——以“和合之美”为透镜被引量:1
2024年
宋代家具作为中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基本格局和文化底蕴。文章探讨了宋代家具的美学观、适巧观、礼制观以及融合观,分析了此四者在家具设计与制作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发现,在和美之境的造物美学思想加持下,宋代家具首先从时代属性和数理关系两个层面体现了对“适”与“巧”的追求与创新。接着将家具作为礼制象征的载体,突出家具崇礼重制的礼制观。最后,宋代家具将本体、意象与情境自然的浑然相融,实现了向和谐、共生、包容的“人——家具——建筑环境”过渡。不仅体现了和合之美的宋代家具之融合观,还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再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和启发。
黄浩刘芬
关键词:宋代家具
谈城市街道灰空间的认知与营造
2018年
城市街道灰空间指的是过渡空间,灰空间的设计不仅应具有层次性、丰富性和多样性,还应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在设计城市灰空间时,设计者可以采用多样手法,以满足居民对城市空间的实际需求。
刘芬
关键词:街道灰空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