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治疗观察
- 2006年
- 目的 了解pHGF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疗效.方法 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且达到停药标准时,实验组每天用120μg的pHGF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对照组则以维生素C2g替代pHGF。两组疗程均为25-30天。疗程满后再次复查肝功以评定疗效,统计两组的疗效,结果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3.3%(P〈0.05),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pHGF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有效。
- 刘琨吴碧彤蒋蓬卫安娜顾玉虹黄广雄
- 关键词:促肝细胞生长因子结核药物
-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6
- 2015年
- 目的分析肺结核化疗中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LI)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病例100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一时间段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无合并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病例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所有的病例肺结核病的初/复治、肺结核病变范围、痰涂片找结核菌情况,合并肺外结核、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嗜酒史、原有除乙肝外的其它肝病史、糖尿病、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贫血共12个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影响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OR=3.113、P=0.005)、嗜酒史(OR=3.427、P=0.008)、原有除乙肝外的其它肝病史(OR=2.359、P=0.032)、呼吸衰竭(OR=1.622、P=0.045)、心功能不全(OR=1.700、P=0.015)、低蛋白血症(OR=1.860、P=0.012)和贫血(OR=1.718、P=0.014)等7项。结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嗜酒史、原有除乙肝外的其它肝病史、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和贫血是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
- 卫安娜方怡梁国添余燕华邝浩斌温文沛
- 关键词:病例对照
-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在菌阳肺结核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SAT)用于菌阳肺结核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
- 江万航卫安娜庞慧敏谭守勇
- 关键词:核酸扩增技术
- 文献传递
- 免疫调节剂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T细胞亚群及痰菌阴转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T细胞亚群及痰菌阴转率的影响。方法初治菌阳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200例,均给予抗结核及降血糖治疗,观察组108例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照组92例未使用免疫调节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T细胞亚群变化及痰菌转阴率。结果治疗2个月末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及痰菌转阴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免疫调节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T细胞亚群及痰菌阴转无影响。
- 江万航刘国标卫安娜梁国添
- 关键词:肺结核2型糖尿病免疫调节剂T细胞亚群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刘琨卫安娜陈慧玉顾玉虹陈洪光黄广雄
- 关键词:结核肝疾病还原型谷胱甘肽
- 含有利奈唑胺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分析
- 2022年
- 研究利奈唑胺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之间收治的80例痰病原学阳MDR-TB患者作此次调查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含有利奈唑胺的联合抗结核方案)和对照组(不含有利奈唑胺的联合抗结核方案),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度、痰菌阴转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耐药性结核的治疗方案在短期的观察中临床疗效十分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卫安娜江万航邝浩斌
- 关键词:利奈唑胺耐多药结核病药物不良反应生活质量
-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估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90例结核病患儿(病例组)和80例非结核病患儿(对照组),均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血结核抗体(ATA)指标的检测,分别单独和联合检验,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约登指数。结果 IGRA在儿童结核病中测定阳性似然比为7.56、约登指数为0.66,TST测定阳性似然比为3.16、约登指数为0.54,ATA测定阳性似然比为4.67、约登指数为0.18,在单一检测的诊断中,IGRA在儿童结核病中测定阳性似然比及约登指数与其他单项检测比较效能较高。在联合检测的诊断中,IGRA+TST的灵敏度为96.67%、阳性似然比为9.67、约登指数为0.87,IGRA+ATA分别为77.78%、6.22、0.65,TST+ATA分别为57.78%、2.10、0.30,IGRA+TST+ATA分别为96.67%、7.73、0.84,IGRA+TST的灵敏度、阳性似然比、约登指数均有所提高,与其他多项联合检测比较效能最高。结论 IGRA+TST联合检测在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卫安娜邱薇
- 关键词:结核病儿童
-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肝功能损害问题。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确诊的 6058例结核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632例发生肝功能损害,按60岁分成两段年龄组进行回顾分析。
- 岑文昌黄广雄卫安娜
- 文献传递
-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脑钠肽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协助判断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初治菌阳肺结核合并呼衰共81例,分别在抗结核、呼衰治疗前及2周末行BNP、动脉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检查;按住院号对应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我院同期初治菌阳肺结核无合并呼衰104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数据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肺结核合并呼衰BNP高于单纯肺结核11.4倍(1115.11 pg/m L比97.60pg/m L),全肺结核高于非全肺结核3.4倍(1549.82 pg/m L比449.47 pg/m L)。治疗前BNP与Pa O2、Sa O2和p H值呈负相关,与Pa CO2呈正相关,治疗后两者无相关性。2周末BNP是治疗前0.57倍(632.41 pg/m L比1115.11 pg/m L),死亡组高于存活组8.7倍(3119.63 pg/m L比359.84 pg/m L)。结论肺结核合并呼衰BNP升高,治疗后随病情好转持续下降,有可能成为协助判断疗效及估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 卫安娜杜正新庞慧敏
- 关键词:肺结核呼吸衰竭预后
- 莫西沙星与氯法齐明在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研究高剂量莫西沙星+氯法齐明联合疗法治疗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病人的效果和安全情况。方法 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根据治疗计划不同分为研究组(含有高剂量莫西沙星+氯法齐明短程化疗方案)和对照组(常规长程治疗方案),分析药效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药效、痰液细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以及空洞闭合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指标、免疫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虽高于对照组,但(P>0.05)。结论 高剂量莫西沙星+氯法齐明联合疗法治疗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可运用。
- 卫安娜
- 关键词:莫西沙星氯法齐明利福平耐药肺结核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