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艳宁
- 作品数:1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移动互联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以“儒风大家”微信公众号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近年来,以"儒风大家"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不断丰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通过抓准用户群体,开发微信公众号的多种功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但还存在着传播内容单一、传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需要不断创新传播形式,生产优质的传播内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 叶艳宁
-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中国传统文化
- “议程设置”理论的现代影响及在网络传播中的功能转变
- 2015年
- 众所周知,"议程设置"理论在传播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功用,然而网络的出现,似乎对这一命题提出了挑战。本文从"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谈起,突出强调了"议程设置"理论对广大受众的深刻影响以及它在今天仍然发挥的重要功效,同时指出了自网络传媒产生后,"议程设置"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的冲击。
- 叶艳宁
- 关键词:网络传媒
- 戏曲电影的焦点回顾及发展趋势
- 2016年
- 戏曲电影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类型。它的出现和发展印证了戏曲和电影的渊源关系。戏曲电影对戏曲艺人和戏曲艺术形式本身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经典的文本和精湛的表演是戏曲电影的传世因素。戏曲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回顾与突破并举,回顾是基础,突破是提升,二者之间有着主辅关系。戏曲艺术的发展要"以人传"。
- 叶艳宁
- 关键词:戏曲电影
- 莱芜锡雕:久远的民间记忆被引量:2
- 2014年
- 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莱芜锡雕作为一门传承已久的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民众智慧和浓郁的齐鲁特色。它的起源、发展和传承,代表了大多数民间艺术的发展轨迹,也彰显了齐鲁大地的区域文化。对于这种小众艺术的开掘和研究,既是对民间文化的尊重与珍视,也是对民间记忆的再一次镌刻。
- 叶艳宁
- 关键词:文化精粹地域文化
- 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被引量:1
- 2007年
- 媒体从起初单纯的信息传递到如今的无所不含,其强大的社会功能令世人瞩目。本文着重从媒体以及媒体报道的泛滥化谈起,将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有机结合,并着重分析了媒体文化在引领消费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 叶艳宁
- 关键词:媒体文化神话
- 现代媒体:文化经典背后的商业欲望被引量:1
- 2013年
- 人类传播的历史实践催生了媒介的诞生及其演变。在当今社会中,现代传媒的影响力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除了提供大众化的娱乐享受外,风格化的消费方式也被传媒自觉地推向世界,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消费甚至理念。
- 叶艳宁
- 关键词:现代媒体媒体文化
- 民国文人的戏曲情结
- 2012年
- 戏曲艺术,在人类艺术的发展史上,始终以高于现实的迷离光华映照着人世的悲欢离合。而民国时期正是中国发生剧变的特殊年代,在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转型时期,无数文人对戏曲艺术都进行了积极而热情的探索,正是因为他们的关注,戏曲艺术才具备了崭新的时代气质,也才成就了历史上戏曲和文人的一段佳话。
- 叶艳宁
- 关键词:民国戏曲艺术文人名士
- 从现代剧目《儿行千里》看莱芜梆子的传承与发展
- 2014年
- 地方戏既是一个地域内风土民情的艺术展现,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它的衍变和发展伴随着国人的审美形成高低起伏的历史轨迹,展示出地方戏曲发展的高潮与低迷.莱芜梆子作为山东省内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代表了山东的民间艺术.50年代莱芜县民艺剧团的成立,使菜芜梆子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之后的60、70年代,伴随着国民对文化和文艺建设的不断推崇,莱芜梆子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三定桩》、《红柳绿柳》等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并多次晋京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 叶艳宁
- 关键词:梆子剧目文化结构风土民情民间小戏
- 消费语境下民俗戏曲的多元融合——以鲁中地区为研究对象被引量:1
- 2022年
- 戏曲艺术与节日民俗之间的关联由来已久,鲁中地区民俗戏曲的呈现场域主要体现在节日、庙会以及喜庆风俗中。但在今天消费主义风行的文化语境下,鲁中地区的民俗戏曲却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精神信仰与文化消遣、区域特色与艺术融合、公益性与商业性等特质,共同造就了民俗戏曲在今天的表现。
- 叶艳宁
- 关键词:消费主义多样性
- 从“展示”到“表达”——戏曲舞台美术叙事功能的历史演进
- 2021年
- 随着戏曲艺术的逐步发展,戏曲舞台美术的内涵组成,以及它在戏曲艺术中的地位、功能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被动的"展示"到主动的"表达",戏曲舞台美术自身的主体性也在历史的演进中得以凸显。戏曲舞台美术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演变一方面和戏曲艺术整体的发展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社会的文化、物质水平以及民众的审美有较大关联。对戏曲舞台美术叙事功能的探究,可以成为洞悉戏曲艺术发展轨迹的重要参考,也可以成为观察中国艺术发展的风向指南。
- 叶艳宁
- 关键词:戏曲舞台美术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