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江宏 作品数:16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甘肃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相关信号转导分子在创伤性兔膝骨关节炎发病中的变化 2007年 目的:在创伤性兔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关节软骨细胞凋亡、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蛋白均会发生一些变化,观察其相关特征,从而确立骨关节炎"细胞通讯"的病理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7/2006-07在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及甘肃中医学院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将36只健康青紫蓝家兔(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各18只。②实验方法:模型组用硫喷妥钠30mg/kg腹腔麻醉,在无菌条件下取双侧膝关节内侧切口长约3cm,直视下探查关节腔无原发病变后,用眼科剪伸入切断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完整切除内侧半月板进行造模,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③实验评估:运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免疫组化法分别于6、8周两个时期进行DNA倍体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阳性强度观察。结果:参加实验36只家兔,进入结果分析20只。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6周时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8周时模型组损伤胶原化区与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蛋白表达:6周时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正常组6周和8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细胞凋亡情况:8周时正常组与模型组DNA比率差异有显著性、但细胞凋亡均数差异无显著性。④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蛋白表达:6,8周时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正常组与模型组损伤胶原化区、正常组与模型组增殖肥厚区、正常组与模型组无损伤区;损伤胶原化区与增殖肥厚区、损伤胶原化区与无损伤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和模型组6周和8周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关节炎病理机制中存在破坏与修复相互拮抗平衡的分子"� 张文贤 张晓刚 李卫平 吕江宏 杨灵歌关键词:骨关节炎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急性脊髓损伤方药研究概况 2010年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中药、西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情况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用药。 吕江宏 潘蓉 刘惠玲关键词:药物 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侧重建的现状 :探讨目前国内外对髋臼侧翻修手术成功的技术核心.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及万方数据库2003.01到2014.03相关人工髋关节翻修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人工关节,髋关节翻修,髋臼",限定文... 张文贤 范有福 王小燕 吕江宏关键词:人工髋关节 心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膝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术前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由患者自评。结果:干预组焦虑状况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焦虑程度。 吕江宏 刘翠林 李玲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 焦虑 心理干预 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侧重建:对技术核心的认识及应用 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髋关节初次置换后假体无菌性或感染性松动下沉、髋臼磨损、疼痛、骨溶解等诸多因素导致假体稳定性丧失、关节功能丢失是髋关节翻修的常见原因,其中髋臼侧的翻修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修手术的成败。目的:探讨目前国内外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侧重建的现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8年1月至2014年3月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2003年1月至2014年3月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有关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侧重建方面的文献,以"reconstructed acetabulum,total hip arthroplasty"为英文检索词,"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侧重建,研究现状"为中文检索词。所选文章所述内容与髋关节翻修、髋臼旋转中心重建、髋臼骨缺损重建、假体的选择与重建、软组织平衡相关。排除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最终选取符合标准的26篇文献。较完美的髋臼翻修应该是:翻修后的髋臼能够稳定髋臼假体;恢复髋关节的旋转中心和生物力学特性;修复髋臼的骨质缺损,增大髋骨骨量。充分的术前准备是翻修顺利进行并获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无菌及感染性松动下沉、髋臼磨损是髋关节翻修的常见原因。术中对髋臼前倾角及外倾角的重建、髋臼旋转中心重建、髋臼骨缺损的重建、髋臼假体的选择与重建、软组织平衡的重建是人工关节髋臼侧翻修的技术核心。 张文贤 范有福 王小燕 吕江宏关键词:植入物 人工假体 人工髋关节 翻修 我院护理实习生就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2011年 2010年6月-2011年4月,对我院护理实习生的就业压力和应对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79份,收回有效问卷179份,回收率100%。 潘蓉 谢园 吕江宏关键词:护理实习生 就业压力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盆倾斜角对髋臼假体外展角正确放置的参考意义 被引量:4 2015年 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模拟人体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和正常生物力学,消除或减轻疼痛,改善功能,而所有人工关节是一个"时限性"手术,通常与假体固定、材料磨损、集体机械性失败有关,其中稳定性和活动性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假体与人体骨性结构达到较完美的匹配来实现的,超过55°的髋臼外展角可能使股骨头旋转中心向外上方移位,会造成应力分布不均和假体磨损, 张文贤 范有福 王小燕 王大耀 吕江宏关键词:髋关节置换 体位 外展角 全麻术中并发体温过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9 2009年 术中发生体温过低会对机体多种生理功能产生抑制,给麻醉和术后恢复带来许多困难,手术室护士应了解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以便正确处理和预防,帮助病人渡过麻醉与手术这一难关。 刘惠玲 吕江宏 何富霞关键词:麻醉 全身 体温过低 颈椎病神经根型保守治疗方案优化 被引量:2 2013年 优化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治疗方案。通过检索文献资料,制定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建立调查表,收集病例,确定临床治疗方案,进行疗效比较分析。"颈椎曲度"评价:治疗前各组间颈椎曲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种方法均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颈椎曲度(P<0.05),其中,方案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其他两种治疗方案有明显疗效(P<0.05),方案一与方案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其颈椎曲度的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颈部残障指数评分"3种方法均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生活(P<0.05),其中,方案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其他两种治疗方案有明显疗效(P<0.05),方案一与方案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神经电生理(三角肌)"评价:治疗前后3种方法均能使神经肌肉传导速度增快和动作电位波幅增高(P<0.01),其中,方案二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其他两种治疗方案有显著疗效(P<0.01),方案一较方案三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神经电生理(肱二头肌)"评价:治疗前后3种方法均能使神经肌肉传导速度增快和动作电位波幅增高(P<0.01),其中,方案二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其他两种治疗方案有显著疗效(P<0.01),方案一较方案三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方案一是颈椎病神经根型保守治疗的最佳方案。 吕江宏 潘蓉 张文贤神经干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的基因信号转导途径——Notch信号途径、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家族信号途径、Wnt信号途径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关于神经干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基因信号转导途径的文献,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神经系统的生成是多信号转导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Wnt信号、bHLH、Notch信号途径之间的复杂选择机制可能存在一个既定的阈值。结论目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具体信号转导途径仍不甚清楚。 张文贤 王昱军 王小燕 吕江宏关键词: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