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的分子生物学特点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 王轶楠刘卫东岳海淑马守东吕立丽肖建波周文华苏永臣李红民赵郁
-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U)是成熟T细胞一类排除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细胞生物学行为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上具有很大的异质性。PTCL-U难治性和异质性的问题已经突出地呈现在临床和病理医生面前,国内外对于PT...
- 关键词:
- 关键词:外周T细胞淋巴瘤分子生物学
- 阿帕替尼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proGRP、NSE、SIL-2R、VEGF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5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多西紫杉醇组、阿帕替尼组及联合组,每组50例。多西紫杉醇组接受多西紫杉醇标准方案治疗,阿帕替尼组接受阿帕替尼治疗,联合组接受阿帕替尼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proGRP、NSE、SIL-2R、VEGF、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分、生存质量调查表(QLQ-C30)评分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proGRP、NSE、SIL-2R、VEGF、CFS评分、QLQ-C3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组proGRP、NSE、SIL-2R、VEGF、CFS评分均降低,QLQ-C30评分均升高(P均<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proGRP、NSE、SIL-2R、VEGF、CFS评分均低于多西紫杉醇组与阿帕替尼组,QLQ-C30评分高于多西紫杉醇组与阿帕替尼组(P均<0.05);联合组疾病控制率(84.00%)高于多西紫杉醇组(58.00%)和阿帕替尼组(62.00%),总生存时间(OS)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均长于多西紫杉醇组与阿帕替尼组(P均<0.05);各组患者术后临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多西紫杉醇可有效降低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roGRP、NSE、SIL-2R及VEGF等表达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 张海利刘丽丽吕立丽王志武董桂兰
-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小细胞肺癌疗效
- VEGF及其受体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患者(SCLC)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与SCLC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SCLC患者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VEGF-3的表达。[结果]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VEGF及VEGFR-3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5)。广泛期SCLC患者组织VEGF及VEGFR-3的表达均高于局限期(P均<0.05)。[结论]在SCLC患者中,癌组织VEGF及VEGFR-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相关。
- 吕立丽张会丹刘丽丽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唐山地区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与普通发热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 2012年
- 对2009年10月23日至12月22日唐山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整的3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相同时间段内的季节性甲型H3流感以及普通发热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诊断依据参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1]标准: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故36例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均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
- 张明辉张晓春顾占国吕立丽
- 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的基础上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水平,以及治疗结束后12、18、24个月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6.7%和86.0%(P <0.05),客观缓解率分别为39.5%和55.8%(P <0.05)。2组治疗过程中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均为1~2级,其中手足综合征和高血压发生率以观察组为高(P <0.01),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以对照组为高(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117 d和160 d (P=0.001)。治疗后,2组患者CEA、NSE及ProG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能够降低患者的CEA、NSE及ProGRP水平。
- 张海利王志武董桂兰刘丽丽谷雪吕立丽
- 关键词:多西他赛小细胞肺癌疗效
- VEGF在SCLC患者血清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SCLC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CLC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 SCLC患者血清VEGF的表达与癌组织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局限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VEGF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而二者血清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患者血清及癌组织VEGF的表达均低于广泛期患者(P<0.05)。结论在SCLC患者中,血清VEGF水平与癌组织VEGF表达相关,并与分期有关,VEGF表达变化可能成为SCLC新的肿瘤标志物。
- 吕立丽肖建波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预后指数在外周 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U)预后指数(PIT)在PTCL-U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05年5月—2008年5月间61例经免疫组化方法复检确诊的PTCL-U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IT的预后不良因素个数将61例患者分成4组,分析各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其预后的差异。结果预后不良因素等级与首程化疗的疗效有关(χ2=8.154,P=0.043),4组总的生存率经Log-rank检验差异显著(P=0.0498)。4组的中位生存时间(MST)分别为:36+、16.61、13.16、11.98个月。4组的1年总生存(OS)分别为85.66%、68.44%、44.62%、33.25%;2年OS分别为53.75%、39.11%、29.75%、16.62%。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IT评分(P=0.043)可以作为PTCL-U的独立预后因素,而PIT中单一指标尚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PIT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PTCL-U对治疗的反应性和预后。
- 马守东肖建波吕立丽王轶楠李红民赵郁刘卫东岳海淑
- 关键词:预后指数预后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吕立丽刘丽丽张卉丹董桂兰肖建波
- 以SCLC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血清VEGF浓度及肿瘤组织中VEGF及VEGFR的表达,发现:SCLC患者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广泛期患者VEGF浓度高于局限期患者;组织中VEGF及VEGFR-3表...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标志物抗肿瘤药物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研究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40例SCLC患者及48名健康人血清VEGF的表达。结果 SCLC患者及健康人血清VEGF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34.84±26.50)、(114.53±27.9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有淋巴结转移的SCLC患者血清VEGF质量浓度为(136.81±28.66)ng/ml,无淋巴结转移者为(128.09±16.67)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SCLC患者血清VEGF质量浓度为(126.09±18.75)ng/ml,广泛期SCLC患者为(145.55±30.93)ng/ml(P<0.05)。结论 SCLC患者血清VEGF表达高于健康人群,并与临床分期相关。
- 吕立丽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肿瘤分期淋巴转移
- 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吉奥化疗对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 对比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吉奥化疗与单纯替吉奥化疗在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行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吉奥化疗的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选择其中行单纯替吉奥化疗的79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清糖蛋白抗原199(CA19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及两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A199、MMP-2、TS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CA199、MMP-2、TSGF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吉奥化疗较单药替吉奥化疗对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张晓斌张海光马丽丽吕立丽
- 关键词:胰腺癌复发率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