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素娟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慢性
  • 2篇血小板
  • 2篇尼洛替尼
  • 2篇细胞
  • 2篇家系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2篇发病机制研究
  • 2篇分子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达沙替尼
  • 1篇血小板功能
  • 1篇血小板功能障...
  • 1篇血小板无力症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相关
  • 1篇伊马替尼
  • 1篇遗传性
  • 1篇遗传学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5篇朱焕玲
  • 5篇吕素娟
  • 3篇刘霆
  • 3篇李向龙
  • 2篇牛挺
  • 2篇郑素萍
  • 2篇吴俣
  • 1篇刘红英
  • 1篇任娜娜

传媒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罕见类遗传学血小板无力症家系临床特点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吕素娟朱焕玲
一个类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家系及其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报告一个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家系并探索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该家系临床资料,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法进行遗传性血液病和血小板功能相关近600种基因突变筛查。采用RT-PCR及一代测序法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RASGRP2基因部分转录本序列。结果该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家系临床表现符合变异型血小板无力症,表现为反复皮肤黏膜严重出血,先证者血小板对多种不同浓度的生理性诱聚剂反应低下甚至缺如。先证者未检出整合素α IIbB3基因突变,而存在RASGRP2IVS3.1C〉G纯合突变,其父母均为该位点杂合突变。先证者在扩增区检测出2种转录本,功能型RASGRP2蛋白对应的正常转录本未检出,其父母同时存在正常转录本及异常转录本,但以正常转录本为主。结论RASGRP2基因IVS3-1C〉G纯合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先证者发生血小板功能障碍陛出血的原因。RASGRP2基因IVS3.1C〉G突变导致RASGRP2异常剪接,发挥激活Rapl的RASGRP2蛋白缺失,进而导致血小板功能障碍。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RASGRP2基因异常导致血小板功能障碍性出血,也是国际上首次报道该突变类型。
吕素娟任薇如朱焕玲刘霆
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econd-generation TKI)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十年来在我院门诊接受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97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1例患者为慢性期,26例为加速期,10例为急变期。74例患者于伊马替尼(IM)耐药或不耐受后接受二代TKI治疗,其中57例患者接受尼洛替尼(NIL)治疗,17例患者接受达沙替尼(DAS)治疗;20例患者诊断后即接受二代TKI治疗,其中19例患者接受NIL治疗,1例患者接受DAS治疗;还有3例患者接受二代TKI合并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及化疗等治疗。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反应,评价治疗反应及疗效,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随访结束时总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和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率分别为97.9%、63.9%、60.0%、44.3%,其中除CHR率外,MCyR、CCyR、MMR率慢性期患者均优于进展期(加速期+急变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1年、2年、3年和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0.6±3.0)%、(80.1±4.5)%、(77.5±5.0)%和(64.6±9.3)%;1年、2年、3年和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81.1±4.0)%、(64.4±5.3)%、(56.4±6.0)%和(46.2±8.2)%;1年、2年、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7.4±3.4)%、(73.2±4.9)%、(68.9±5.5)%和(57.4±8.7)%,其中慢性期患者总OS、EFS和PFS率均优于进展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代TKI一线治疗获得CHR、MCyR、CCyR、MMR率分别是100%、95%、95%、70%,二线治疗获得的则分别是97.3%、56.8%、48.6%、36.5%,其中除CHR率外,MCyR、CCyR、MMR率一线治疗均优于二线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代TKI治疗CML疗效及预后较好,且一线较二线治疗、慢性期较进展期更能使患者明显获益。
吕素娟朱焕玲李向龙任薇如郑素萍吴俣牛挺刘霆
关键词: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尼洛替尼达沙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期老年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华西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发病年龄≥60岁且接受TKI治疗的慢性期CMI。老年患者共计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选择伊马替尼(IM)治疗,2例患者一线治疗方案选择二代TKI尼洛替尼(NIL)治疗,其余17例患者接受IM治疗前经过干扰素治疗。对其治疗反应、总体生存(OS)、无事件生存(EFS)、伴随疾病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TKI治疗老年CML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累积完全血液学缓解(CHR)、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和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率分别为100.0%(52/52)、82.7%(43/52)、80.8%(42/52)和71.2%(37/52)。所有患者1、5和10年0S率分别为100.0%、95.1%和75.3%,EFS率分别为92.3%、73.3%和51.4%。②25例患者诊断为CMI。时存在伴随疾病,所有52例患者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均≤2分。32例CCI评分=0分与20例CCI评分〉0分的患者相比,累积CCyR、MCyR、MMR率,以及Ⅲ~Ⅳ级血液学与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48、0.525、0.021、0.288、0.519,P〉0.05)。③50例接受IM治疗患者中,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6.0%(8/50)、28.0%(14/50)及18.0%(9/50),Ⅲ~Ⅳ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14/50),5例(10.0%,5/50)患者因为IM不耐受而选择二代TKI治疗。结论TKI对慢性期CML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轻微的伴随疾病不影响疾病治疗。
任薇如吕素娟任娜娜李向龙朱焕玲
关键词:老年人共病现象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十年来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655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51例患者为慢性期,62例为加速期,42例为急变期。83例患者仅接受了干扰素治疗,572例接受了伊马替尼(慢性期400mg/d,加速/急变期600mg/d)。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血液学、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反应,参照2011年版CML指南评价治疗反应及疗效,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随访结束时总完全血液学缓解(CHR)、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和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率分别为92.1%、75.8%、73.1%和47.9%。所有患者总体1年、3年、5年和10年总生存(OS)率为(96.3±0.8)%、(86.3±1.8)%、(79.0±2.4)%和(66.5±4.8)%,1年、3年、5年和10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92.2±1.1)%、(77.9±2.1)%、(67.9±6.8)%和(35.8±6.0)%,慢性期患者累积获得CHR、MCyR、CCyR和MMR的比例分别达到98.7%、82.5%、79.4%和52.4%。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其疗效显著降低。早慢性期疗效好于晚慢性期,尽早开始TKI治疗能使患者明显获益,早期分子学反应预示更好的远期疗效,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换用二代TKI后,随访结束时MCyR率为43.5%,MMR率为25.5%。结论慢性期CML患者接受TKI治疗的疗效及预后较好,且越早用药,疗效和预后也越好。
李向龙朱焕玲刘红英吕素娟郑素萍吴俣牛挺刘霆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