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俊逸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细胞
  • 1篇血透
  • 1篇血透患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肾病
  • 1篇肾疾病
  • 1篇肾脏
  • 1篇肾脏病
  • 1篇树突细胞
  • 1篇树突状细胞分...
  • 1篇终末期肾病
  • 1篇维持性
  • 1篇维持性血透
  • 1篇维持性血透患...
  • 1篇维持性血液
  • 1篇维持性血液透...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张薇
  • 2篇吴俊逸

传媒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树突状细胞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树突状细胞在维持机体自身免疫耐受和活化外周T、B淋巴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及肿瘤治疗等密切相关,现在普遍认为CKD可能导致DCs缺陷,同时DCs的数量及功能降低又可以反过来影响CKD的进展。本文就DCs与CKD免疫机制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吴俊逸张薇
关键词:肾疾病慢性病树突细胞
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能力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能力的变化,探讨ESRD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可能机制。方法采集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ESRD组,n=20)外周血,利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脂多糖(LPS)联合培养体系体外诱导培养DC,经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CD40、CD80、CD86、CD83、CCR7和HLA-DR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测定DC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的含量。设立正常对照组(n=20)。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SRD组DC表面分子CD40、CD80、CD86、CD83、CCR7和HLA-DR的表达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同时,ESRD组DC培养上清液中IL-12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ESR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的DC发育不成熟,其趋化迁移功能以及外源性抗原递呈能力下降,免疫激活能力降低,可能导致T细胞功能缺陷,从而最终诱导机体特异性的免疫耐受。
吴俊逸张薇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