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爱国

作品数:25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姜堰区农业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机插
  • 8篇水稻
  • 6篇栽培
  • 6篇高产
  • 4篇宁粳1号
  • 4篇精确定量栽培
  • 4篇还田
  • 3篇栽培技术
  • 3篇施用
  • 3篇穗肥
  • 3篇穗肥施用
  • 3篇全量
  • 3篇全量还田
  • 3篇精确定量栽培...
  • 3篇机插稻
  • 2篇稻田
  • 2篇早熟
  • 2篇早熟晚粳
  • 2篇水稻机
  • 2篇晚粳

机构

  • 11篇姜堰市农业技...
  • 6篇江苏省姜堰市...
  • 6篇姜堰区农业委...
  • 5篇扬州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姜丰种业...
  • 1篇常州亚美柯机...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23篇吴爱国
  • 8篇李亚伟
  • 5篇王宝金
  • 4篇王显
  • 3篇肖跃成
  • 2篇徐晓兰
  • 2篇郭保卫
  • 2篇王宝金
  • 2篇胡晓林
  • 2篇朱春文
  • 1篇杜永林
  • 1篇丁桂珍
  • 1篇刁凤玲
  • 1篇李稳林
  • 1篇刘晓霞
  • 1篇季兴华
  • 1篇张圆
  • 1篇黄奇
  • 1篇霍中洋
  • 1篇钱普祥

传媒

  • 11篇中国稻米
  • 3篇耕作与栽培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北方水稻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8
  • 2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熟晚粳南粳44机插高产高效技术定量化探讨
2010年
为发挥南粳44品种高产潜力,提高南粳44在姜堰市和同类生态地区产量水平,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及理论为指导,对南粳44在机插栽培的高产和超高产形成规律及技术进行定量化探究,并通过不同土壤类型建设6.7hm2示范方证明可有效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胡晓林刘晓霞吴爱国
关键词:粳稻南粳44机插秧
扬粳4038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2012年
扬粳4038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机插方式下该品种的高产栽培策略是在适宜穗数上,主攻大穗,并保持正常结实率。产量水平为10 500 kg/hm2最佳穗粒结构组合为:有效穗数315万~350万穗/hm2,穗总粒数120~145粒,在此基础上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生育指标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前1叶够苗,高峰苗控制在预期穗数苗的1.3~1.4倍,孕穗期叶面积指数达7.5以上,抽穗至成熟干物质积累6 750 kg/hm2以上;施肥指标为:施纯氮270~375 kg/hm2,具体依基础地力水平确定,施肥配比按照基蘖肥∶穗肥=6∶4,基肥∶蘖肥=4∶6。分蘖肥于新抽1、2叶或新抽1、3叶时施用有利于拿足穗,穗肥于正常落黄田块倒4叶和倒3叶末分2次施用,有利于形成大穗。
王宝金朱春文吴爱国
关键词:机插氮肥用量
机插稻宁粳1号700kg/667m^2穗肥施用技术研究
2007年
超级稻宁粳1号在姜堰市机插单产一直徘徊在600kg/667m2左右,获得3000万朵/667m2以上颖花量比较困难,2005-2006年做了一些试验,旨在探索宁粳1号700kg/667m2穗肥施用方法,充分发挥宁粳1号超产潜力。结果表明,保持穗肥总量、前后比例不变,改变穗肥施用时间和方式:第1次穗肥提早到倒5叶施用,以复合肥为主;第2次可根据苗情,在倒3叶、倒2叶分次或倒2叶一次性施用尿素,能使机插宁粳1号700kg/667m2频频重演。
吴爱国
关键词:宁粳1号机插穗肥
麦秸全量还田水稻不同种植方式技术经济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在秸秆全量还田前提下,对南粳44不同稻作方式技术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不同稻作方式的技术可靠性和合理选择性,为农民在实现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选择合理种植方式提供理论指导。
王宝金徐晓兰吴爱国
关键词:麦秸全量还田水稻
宁粳1号机插单产700kg/667m^2穗肥施用技术研究
2008年
超级稻宁粳1号在江苏省姜堰市机插单产一直徘徊在600 kg/667 m2左右,获得3 000万朵/667 m2以上颖花量比较困难,2005~2006年笔者做了一些试验,旨在探索宁粳1号700 kg/667 m2穗肥施用方法,充分发挥宁粳1号超高产潜力。结果表明,保持穗肥总量、前后比例不变,改变穗肥施用时间和方式:第一次穗肥提早到倒5叶施用,以复合肥为主;第二次根据苗情,在倒3、倒2叶分次或倒2叶一次性施用尿素,能使宁粳1号作机插单产达700 kg/667 m2。
夏美珍吴爱国李亚伟
关键词:宁粳1号机插穗肥
甬优8号产量850 kg/667 m^2以上的超高产特性及配套技术的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以杂交粳稻甬优8号为材料,在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双徐农场建立超高产攻关田,全程应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优化群体质量,研究大面积栽插条件下水稻超高产特性。2007~2008年由江苏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高产攻关田进行实产验收,连续两年实现单产850 kg/667 m2以上。
肖跃成吴爱国王宝金王显
关键词:甬优8号高产攻关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扬粳4038机插稻700 kg/667m^2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探讨
2008年
引进早熟晚粳新品种扬粳4038在姜堰市沈高镇河横农场建立机插百亩示范方,应用精确定量栽培等高产技术,百亩示范方达到了723 kg/667 m2的实收产量,产量构成如下:每667 m2有效穗20.3万,每穗粒数149.4粒,结实率90.3%,千粒重27.0 g。
钱余芹李美珍杨红梅吴爱国李亚伟
关键词: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水稻后期青枯死苗成因及对策措施
气温骤降是引起水稻后期青枯死苗的主要原因,品种抗冷能力差、栽培管理不善田块发病较重。主要对策有:发生后及时灌深水保温、选择耐寒品种、科学管水和培育健壮稻株。
胡晓林吴爱国
关键词:水稻青枯死苗预防措施
文献传递
姜堰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效益评估及发展对策
2017年
本论文对姜堰区生产中主要应用的4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集中示范,通过对效益、技术应用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以稻鸭共作模式为主导产业推广、引进培植新的储备模式等思路,提出通过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发挥协会功能和科技支撑等途径壮大稻田综合种养规模。
吴爱国杭志李莲李亚伟张荔
麦秸全量机械还田三种轻简稻作方式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应用麦秸全量机械还田轻简稻作技术是新农村建设和水稻生产安全的双重要求。笔者通过试验对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机插秧、抛秧和直播稻三种轻简稻作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机插稻表现高产稳产,省工节本,且推广条件成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稳林李亚伟张圆吴爱国
关键词:麦秸机械还田轻简稻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