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106例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通过临床症状直接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痊愈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痊愈40例(75.47%),其中4例经手术治疗痊愈,23例经药物加手术治疗痊愈,13例经药物治疗痊愈;观察组53例(100.00%)全部经治疗痊愈,其中,2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7例经手术治疗痊愈,17例经手术加药物治疗痊愈,5例经药物治疗痊愈;24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7例经手术治疗痊愈,14例经手术加药物治疗痊愈,3例经药物治疗痊愈。观察组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进行准确诊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耿伟达吴瑛琦尹梦竹
-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对症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孕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孕期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对患者生活质量、妊娠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4年6月来本院行SLNB的46例孕期乳腺癌患者作为SLNB组,选取同期来本院定期作产检的50例孕期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SF-36量表(健康调查简表)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妊娠结局,并随访SLNB组患者乳腺癌复发、转移率。结果:SLNB组术后活力(VT)、社会功能(SF)、生理功能(P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维度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等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LNB组各种妊娠期合并征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LNB组剖宫产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巨大儿、低体重儿、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LNB组患者均随访1~24个月,其中5例(10.9%)出现局部复发,2例(4.4%)出现远处转移,大部分婴儿发育情况与正常新生儿相同。结论:对孕期乳腺癌患者行SLNB安全有效,活检成功率高,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不会增加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对胎儿健康无明显影响。
- 乔亚舜吴瑛琦金碧辉
-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生活质量预后
- 112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保乳根治术治疗的11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资料.112例患者均接受肿块局部扩大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根据情况行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2.2个月(3~84个月).乳腺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10例,死亡4例,2例乳腺局部复发后行乳房单纯切除术.发生远处转移的部位是肺转移4例、肝转移2例、骨转移4例、脑转移3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112例患者3、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98.6%和96.4%,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是96.5%和93.1%.83例肿瘤大小≤2 cm患者的3、5年生存率高于其余29例肿瘤直径>2 cm者(P<0.05);68例给予内分泌治疗患者的3、5年生存率较44例未接受内分泌治疗者高(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的3、5年无病生存率低于腋窝淋巴结阴性者(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保乳指征的前提下,早期乳腺癌病例进行保乳治疗安全可行.
- 吴瑛琦乔亚舜于光辉刘琪
- 关键词:乳腺肿瘤保乳手术预后
- 乳腔镜辅助下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预防复发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分析乳腔镜辅助下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预防复发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保乳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乳腔镜辅助下行保乳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PGE2、PCT、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PGE2、PCT、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A、VEGFR-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A、VEGFR-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3,P=0.307)。结论乳腔镜辅助下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手术创伤小,对机体应激因子、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抑制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A表达效果与传统保乳手术相当。
- 吴瑛琦于光辉桃丽
- 关键词:乳腔镜保乳手术乳腺癌免疫功能
- 乳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探究乳腔镜下前哨淋巴结(SLN)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诊疗中的优势及可行性评价。方法:选取医院乳腺外科诊断为乳腺癌I期和II期的200例患者,将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乳腔镜下SLN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分析两组乳腺癌检出率和准确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长等;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乳房外观良好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准确率比较无差异;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乳房外观良好率为92%,复发率为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25,x^2=16.61,x^2=170.40;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t=13.86,t=11.66;P<0.05)。结论:乳腔镜下进行SLN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患者诊疗中有较好的检出率,并发症低,且能很好地保护乳腺的外观。
- 吴瑛琦于海娜
-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腔镜
- 65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206例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选择。方法回顾分析赤峰市医院乳腺科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6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分析老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206例老年乳腺癌占同期收治的1 212例乳腺癌患者的17%。其中78.16%(161例)的患者以乳腺肿物就诊。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164例,79.6%),雌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75.7%(156例),Cerb-2:(+++)占16.0%(33例)。全组患者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78.0%和43.6%。TNM分期,免疫组化结果,脉管癌栓,手术选择和辅助综合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手术和内分泌治疗是最重要和有效的首选治疗方式。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TNM分期、免疫组化结果、脉管癌栓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 吴瑛琦乔亚顺于光辉刘琪
-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老年女性
- 乳腔镜下副乳腺切除术20例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乳腔镜下副乳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从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我科对20个患者36个腋窝副乳腺行乳腔镜下副乳腺切除术。结果术后4~6 d痊愈出院,手术切口小,无皮下血肿、积液,无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乳腔镜切除副乳腺,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 乔亚舜吴瑛琦金碧辉
- 关键词:副乳腺乳腔镜切除
- 副乳腺癌1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例副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随访至2012年12月,7例出现远处转移,并死于该病,余5例健在.5年生存率41.7%(5/12).结论:副乳腺癌是1种罕见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早发现,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 吴瑛琦乔亚舜于光辉刘琪
- 关键词:副乳腺癌综合疗法
- 浆细胞乳腺炎40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浆细胞乳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浆细胞乳腺炎的临床特点。结果:40例患者术前确诊18例,误诊率55%,均行手术治疗。结论:浆细胞乳腺炎多表现为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临床上易误诊为乳腺癌。根据临床分期和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
- 吴瑛琦
- 关键词:浆细胞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手术治疗
- 胃复安联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时呕吐效果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研究胃复安联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产生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采用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CEF)方案化疗后产生呕吐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胃复安联合托烷司琼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托烷司琼治疗,根据治疗后恶心呕吐缓解程度评判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给予治疗后有效率为91%,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73%。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化疗时产生呕吐,胃复安联合托烷司琼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独用托烷司琼的治疗效果。
- 乔亚舜吴瑛琦金碧辉
- 关键词:胃复安托烷司琼呕吐乳腺癌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