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耀宗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结合现场试验,研究了柔性基础下采用CFG桩帽网复合地基和CFG桩桩板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并对二者的地基沉降和桩土应力比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帽网比桩板的沉降大;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着荷载增加而增大,当加载结束后,桩土应力比趋于平缓;稳定后,帽网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为5.16,荷载分担比为62%,桩板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为66.3,荷载分担比为79%;CFG桩桩板结构的整体特性优于桩帽结构。
- 朱明吴耀宗
- 关键词:CFG桩桩网结构桩板结构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
- 强震区化路隧道结构安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
-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部交通将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这也必然将伴随着大量隧道的修建。西部地区是大陆地震和大震比较集中的区域,地震对隧道结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目前国内有关地震区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 吴耀宗
- 关键词:隧道结构安全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强震区公路隧道结构安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
-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部交通将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这也必然将伴随着大量隧道的修建。西部地区是大陆地震和大震比较集中的区域,地震对隧道结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目前国内有关地震区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 吴耀宗
- 关键词:隧道结构安全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养护管理中的应用
- 2018年
- 二次衬砌厚度不足及背后空洞是运营隧道常见的质量缺陷,其恶化了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诱发衬砌开裂、剥落,严重影响隧道的运营安全。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得衬砌质量情报,制订相应的工程对策,消除运营安全风险,是隧道养护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整治工程为依托,详细介绍了地质雷达在隧道养护管理中的应用。基于调查结果,分析了隧道衬砌病害的分布特征,并进行衬砌状态评级,制订相应的维修养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可快速精确地确定隧道衬砌病害的重点段落,对于提高隧道养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吴耀宗
-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质雷达维修养护衬砌病害
- 引水隧道围岩相似材料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模型试验成功与否的首要和关键问题是必须提出满足相似准则的相似材料。文章依托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道模型试验项目,对其围岩相似材料进行了研究。根据相似原则,选用重晶石、粉煤灰、河沙、机油和石英砂为模拟材料,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不同配比下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模型试验提出了合适的相似材料配合比。
- 吴耀宗朱明肖海波
- 关键词:隧道模型试验相似材料配合比
- 重叠隧道施工次序数值分析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利用ANSYS软件对水平重叠隧道断面进行计算,初步分析了在不同施工顺序下地层位移、围岩应力、结构内力的特点。结果表明:后施工隧道对先施工隧道有较大影响;开挖顺序不同,地层位移及塑性区亦不同,但开挖顺序对最终结构内力几乎无影响;先开挖下洞更有利。
- 吴耀宗
- 关键词:重叠隧道开挖顺序地层位移结构内力有限元法
- 高拱坝-坝肩结构的抗震稳定与加固被引量:2
- 2010年
- 将变形加固理论拓展到非线性有限元时程分析中,建立高拱坝-坝肩结构抗震稳定评价与加固设计体系:结构动力塑性余能定义为欧氏应力空间协调动平衡应力场与协调稳定应力场距离的平方,以此作为结构整体抗震稳定评价指标,确定结构动力破坏程度较大的若干时刻。这些时刻不平衡力分布则表征了结构动力破坏的主导形态与程度。根据最小塑性余能原理,不平衡力就是维持结构稳定所需最优加固力的反力,据此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抗震加固设计。对马吉高拱坝-坝肩结构进行抗震稳定与加固分析,结果表明拱坝上部坝肩是其抗震薄弱部位,并给出其最优加固力分布。该应用表明,基于变形加固理论的结构抗震稳定评价与加固设计体系对大型实际工程具有实用性。
- 杨强冷旷代刘耀儒吴耀宗
- 关键词:水工结构抗震稳定拱坝坝肩
- EPS在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的应用研究
- 2009年
- 为了确保铁路路基稳定性,采用EPS保温材料的保温层对路基进行处理,研究了铺设EPS保温材料的路堤在上覆土层厚度不同时的路堤和路基的地温特性。
- 吴耀宗朱明
- 关键词:多年冻土路基路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