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文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油松种源试验幼林阶段初报
- <正>油松是我国北方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在甘肃植树造林和飞播造林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展油松种源的研究,为今后种子的区划和选择最佳种源提供依据。本试验自1979年开始,收集北方9个省区共18个产地。在甘肃小陇山和兰州东郊大
- 李书靖周建文
- 文献传递
- 枣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2
- 2001年
- 阐述了甘肃枣树的栽培概况及 8个优良品种 ,扩大栽培面积 ,年产鲜枣量、产值。针对我省枣树栽培技术落后 ,管理粗放 ,病虫害严重 ,低产劣质薄收的问题 ,提出了枣树的优质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
- 王红梅周建文蔡国军
- 关键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施肥
- 白榆地理变异及种源选择研究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通过对我国白榆分布区内收集的四十个种源和黄淮平原一带收集的八个种源,在我省三个试验点采用统一设计进行全分布区试验和中间试验。经十年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各种源生长量、生长节律、主干高度、干形指数、干梢长度等十八项数据,并对获得的资料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榆种源间差异极显著,优良种源材积生长的遗传增益达37.5%,优劣种源相差3.2倍,本省种源仅为最优种源平均生长量的68%。根据各种源生长量,主干高、单叶面积、干枯率等六个性状指标和经纬度、温度、降水量等六个气侯因子,综合评定出以河南为中心的白榆产地为白榆的优良种源区,同时根据种源的生产力和生长稳定性,确定了适宜甘肃的优良种源,并对今后我省白榆无性系的造林等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意见。
- 李书靖周建文宋国贤刘健杨茂盛
- 关键词:白榆种源无性系
- 加速我省经济林低产园改造
- 1999年
- 通过对我省经济林低产园形成原因的初步分析,提出了促进我省经济林生产持续发展的建议,即充分利用和发挥我省的名优特新品种的优势,加大对经济林低产园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尽快取得经济效益。并提出改造经济林低产园的主要措施是:认真落实经济林生产承包责任制,明晰产权关系;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技术服务,建立健全技术服务队伍;采用综合技术管理措施。
- 周建文
- 关键词:经济林低产园
- 油松地理变异及种源选择的研究被引量:13
- 1991年
- 本文对油松两批种源(共36个)在甘肃四个试验点的生长等性状进行了观测研究。所得的资料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极显著,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种源生长与年龄呈极显著正相关,油松地理变异趋向于不连续变异的格局。经1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和各种源生态价、生产力的计算,将参试油松种源分成速生型、中生型和慢生型三类。分布在陕西、河南一带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分布在边缘地带的种源,普遍生长缓慢。并综合选择出一批适合甘肃不同气候类型的优良种源。
- 李书靖周建文刘健
- 关键词:油松种源试验地理变异
- 甘肃地区油松种源选择的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收集油松分布区范围内的种源 4 5个 ,经两次全分布区及局部分布区历时 1 8年试验结果表明 ,种源间生长和适应性状差异显著 ,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种源高生长与年龄、冠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据 1 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 ,参试种源分为速生型、中生型和慢生型 3类 ,黄陵、洛南、南召 3个最优种源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 6 5%、1 0 2 %和 2 6 4%,增产效益显著。陕西、河南一带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 ,是甘肃今后油松调种的主要范围 ,分布在边缘地带的油松种源生长普遍较慢 。
- 李书靖周建文王芳何虎林冯克敏
- 关键词:油松种源选择区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