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小红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感染
  • 1篇涤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钙化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肾炎
  • 1篇隧道
  • 1篇透析患者
  • 1篇维持性
  • 1篇维持性血液
  • 1篇维持性血液透...
  • 1篇维持性血液透...
  • 1篇系统性红斑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李靖
  • 3篇徐友平
  • 3篇夏小红
  • 3篇沈俊
  • 2篇韩志武
  • 2篇姚国乾
  • 2篇王芳
  • 1篇刘力
  • 1篇姜美华
  • 1篇谭红梅
  • 1篇杨芳

传媒

  • 3篇临床肾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双重血浆滤过治疗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双重血浆滤过(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对合并狼疮肾炎(1u—pus nephritis,LN)的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合并LN的重型SLE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药物治疗+DFPP组(DFPP组),每组18例。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免疫学指标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DFPP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BUN、SCr、血清胱抑素C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DFPP组以上各项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和DFPP治疗组血白蛋白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NA阳性率、抗ds-DNA阳性率、IgG、IgA、IgM、ESR下降(P〈0.05),补体C3、CA升高(P〈0.05),DFPP治疗组治疗后ANA阳性率、抗ds—DNA阳性率、IgG、IgA、IgM、ESR下降(P〈0.05),而补体C3、C4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DFPP组ANA和抗ds—DNA转阴率更高,IgG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与DFPP组治疗前后SLEDAI明显下降(P〈0.05),组问比较,DFPP组下降更显著(P〈0.05)。DFPP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合并LN的重型SLE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DFPP可显著缓解病情。
王芳韩志武徐友平李靖沈俊夏小红姚国乾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
碳酸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碳酸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我科行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伴高磷血症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醋酸钙组和碳酸镧组;2组分别给予不同磷结合剂:醋酸钙组25例,给予醋酸钙治疗;碳酸镧组25例,给予碳酸镧治疗。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个月时采用多层螺旋 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扫描,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评估 CAC 进展,并记录血钙、血磷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的水平。结果50例 MHD患者中47例患者完成试验。醋酸钙组治疗前后的血磷分别为(2.23±0.33)mmol/L 和(1.55±0.38) mmol/L,碳酸镧组治疗前后血磷分别为(2.30±0.3)mmol/L 和(1.54±0.32)mmol/L,2组治疗后血磷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2组降血磷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醋酸钙组治疗前后血钙分别为(2.33±0.20)mmol/L和(2.46±0.22)mmol/L,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碳酸镧组治疗前后血钙分别为(2.39±0.23)mmol/L和(2.25±0.18)mmol/L,血钙水平治疗后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对血钙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钙组治疗前后CACs分别为(1123±998)和(1306±1286),CACs治疗后显著增加(P〉0.05);碳酸镧组治疗前后CACs分别为(1216±1033)和(1190±822),治疗前后 CACs 无明显变化(P〉0.05),CACs 变化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镧和醋酸钙均能有效降低血磷,但碳酸镧对血钙的影响较小,并能明显延缓CAC的进展。
王芳韩志武徐友平刘力李靖沈俊夏小红姚国乾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醋酸钙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
带涤纶套隧道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带涤纶套隧道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资料,探讨感染发生时间及细菌种类,导管感染发生率,抗生素治疗效果等,为有效防治导管相关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导管相关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74例(85例次),进行抗生素肝素盐水封管及静脉滴注抗生素,有出口感染及隧道感染的还进行局部换药。结果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83例次,其中81例次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例次为皮肤出口及隧道感染;股静脉导管相关感染2例,均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总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天数的中位数为368导管日,四分位间距为975导管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检出细菌总数的32.94%。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在1年内为6.5例次/1000导管日,总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1.29例次/1000导管日。2例患者因基础疾病死亡,其余均临床治愈。结论带涤纶套隧道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患者,可使用敏感抗生素导管封管及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2-3周,无效者可拔管。检出细菌种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铜绿假单胞菌较其他菌种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在1年内最高,带涤纶套隧道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重在预防。
徐友平姜美华谭红梅杨芳沈俊李靖夏小红
关键词:导管隧道血液透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