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小红

作品数:13 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酸雨
  • 5篇污染
  • 3篇脱硫
  • 3篇污染物
  • 3篇
  • 3篇大气污染
  • 2篇酸沉降
  • 2篇大气污染物
  • 1篇氮氧化物
  • 1篇烟气
  • 1篇烟气脱硫
  • 1篇氧化硫
  • 1篇液相
  • 1篇液相氧化
  • 1篇一氧化碳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模式
  • 1篇生态影响
  • 1篇数学模拟
  • 1篇酸沉降临界负...

机构

  • 11篇清华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13篇姚小红
  • 11篇郝吉明
  • 4篇高会旺
  • 4篇陆永琪
  • 4篇黄美元
  • 4篇周中平
  • 2篇徐瑾
  • 2篇崔平
  • 2篇何东全
  • 1篇吴烨
  • 1篇常诚
  • 1篇李玲
  • 1篇王雪纯
  • 1篇贺克斌
  • 1篇傅立新
  • 1篇崔平
  • 1篇陈阳
  • 1篇王玮

传媒

  • 5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年份

  • 1篇2001
  • 3篇1999
  • 6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沿海地区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的致酸作用被引量:17
1998年
着重研究全球沿海地区海盐和大气污染物SO2、NOx反应的致酸作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的致酸存在临界浓度,在低气溶胶浓度的大气中,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致酸的SO2的临界浓度为0.0043mg/m3.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的致酸存在3种类型:火山排放SO2和海盐反应致酸,降水中过量氯与H+浓度呈正相关,过量氯对H+浓度最大贡献可达50%;外来输送SO2、NOx和海盐反应的致酸,过量氯对H+浓度最大贡献达79%,过量氯对H+浓度平均贡献在30%—50%;局地人为排放SO2和海盐反应致酸,过量氯对H+浓度最大贡献为29%.
姚小红黄美元高会旺郝吉明
关键词:酸雨大气污染物污染分析
典型城市交通污染源大气环境影响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
郝吉明傅立新贺克斌周中平吴烨何东全姚小红李玲陈阳王雪纯
研究以北京市作为典型城市,对城市机动车排放状况和交通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系统调研和评估。通过模式计算排放因子,并与交通车流分布研究结合,建立了北京市机动车排放清单。模拟了北京市机动车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确定了机动车污染的...
关键词:
关键词:机动车污染大气环境
管式反应器石灰雾液脱硫的数学模拟被引量:14
1999年
建立的一维管式反应器雾液脱硫模型是对蒸发和吸收过程的耦合,以膜理论为基础的吸收机理同时考虑了含硫组分的离解、扩散、反应和固体颗粒的溶解.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对系统脱硫率影响最显著的是出口干湿球温差、石灰颗粒粒度和入口SO2 浓度.传质过程的分析表明,反应开始阶段液膜扩散和固体溶解阻力均存在,而气膜扩散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与试验值的比较发现,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约为8 % 。
陆永琪郝吉明姚小红周中平
关键词:脱硫传质管式反应器
海盐氯循环对输送污染物致酸的缓冲作用被引量:4
1998年
着重研究海盐氯循环对输送污染物致酸的缓冲作用,通过对全球低污染点酸雨资料分析,初步结论是:海盐氯循环使经过海洋上空输送的致酸大气污染物转化为中性盐,这一机制缓冲了经过海洋上空输送的致酸前提物的酸性,使受体点降水中出现氯亏损、硫富集,并伴随有降水中氯亏损和H+离子浓度的负相关。在高氯亏损降水样品中,降水pH值一般大于5.0。硫同位素动力学分析表明,当降水pH值大于5.6氯亏损时,污染物在海洋上空输送过程中和海盐发生非均相反应的速率与其发生均相反应的速率接近。但这一机制仅适用沿海地区。
姚小红黄美元高会旺郝吉明
关键词:酸雨污染物输送
北京城市大气中NO_x、CO、O_3的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47
1999年
对北京市大气中O3浓度变化规律及O3浓度变化与NOx、CO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3浓度随温度指数上升,O3浓度和NOx、CO浓度变化之间无简单规律可寻.但在25—38℃温度范围内,O3浓度和NOx、CO浓度随温度变化趋势相反;在33—38℃温度范围内,O3浓度和NOx浓度随温度变化呈反对称.从O3浓度逐月变化分析,O3浓度变化与目前常用理论模式不符,可能的原因是大气中液态含水量对O3浓度具有一定影响.
姚小红何东全周中平陆永琪郝吉明
关键词:光化学大气监测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酸性条件下Fe^(3+)氧化SO_2的脱硫反应机理被引量:38
1998年
讨论酸性条件下Fe3+液相氧化SO2的几种可能反应机理,设计了不同的缓冲和非缓冲Fe3+溶液脱硫试验.通过对不同反应体系SO2吸收特性的测量,得出了反应符合半导体或过渡态金属的催化机理,液相氧化反应的速率受Fe3+的老化进程所控制,从而为低浓度Fe3+溶液烟气脱硫和解释雾水酸化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姚小红陆永琪郝吉明徐瑾
关键词:液相氧化脱硫酸性条件二氧化硫酸雾
稳定同位素用于闽南夏季云下洗脱过程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使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闽南夏季云下洗脱过程进行研究;对闽南夏季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丰度比进行了测试.氢氧同位素丰度比分析发现,降水氢氧同位素丰度比存在较大分馏,但同一降水云系中δD/δ18O值是稳定的,可以作为判别降水来源的特征量.对降水中硫同位素丰度比分析发现,当大气中气溶胶和气体硫同位素均呈负值时,降水中富集34S,反之相反.并使用稳定同位素平衡模型估算事件型降水云下洗脱过程的作用,厦门前期降水云中、云下洗脱硫的比例分别为19.5%和80.5%,中期降水云中、云下洗脱硫的比例分别为32.3%和57.7%,后期降水云中、云下洗脱硫的比例分别为53%和47%,漳州云中。
姚小红崔平郝吉明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夏季酸雨
福建省沿海地区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的致酸作用被引量:8
1998年
本文着重研究福建省沿海地区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的致酸作用,从源排放估算、致酸前体物观测、大气气溶胶组成分析、降水离子特征分析四个层次进行讨论.结果表明HCl人为排放源仅占SO_2,NO_x的4%;大气中活性氯:HCl最大浓度为4.23μg·m(-3),Cl_2最大浓度为3.9μg·m(-3);气溶胶中Cl^-/Na^+比和降水中Cl^-/Na^+比背离,降水中过量氯与H^+浓度呈现正相关,过量氯对H^+浓度最大贡献达39%.
姚小红郝吉明崔平高会旺黄美元
关键词:酸雨非均相反应大气污染物
飞灰浆液脱硫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1999年
对飞灰中铁等离子的浸出特性进行了正交试验,pH对其浸出量大小有显著影响,在试验pH下限Fe3+的浓度可达到30mg/L.Fe3+溶液和飞灰浸出液的脱硫试验表明,Fe3+的脱硫反应符合过渡态催化氧化机理,对SO2吸收量的最佳增强作用出现在pH=2—3.在一台4t/h采暖锅炉上还进行了利用飞灰烟气脱硫的现场试验,结果证实在酸性条件下系统可达到中等程度的脱硫效果.
陆永琪姚小红郝吉明徐瑾常诚
关键词:飞灰浸出液脱硫大气化学烟气脱硫
酸沉降临界负荷计算模式的修正被引量:4
1998年
酸沉降临界负荷是酸沉降水平的函数,不同酸沉降水平下,矿物风化速率有数量级差别,因此,酸沉降临界负荷的计算应先使用判别方程计算平衡pH值,然后确定采用何种方法计算.在欧洲可以直接采用动态模式计算临界负荷,是因为其酸沉降水平能满足判别方程成立,但在中国大多数情况下不成立.
姚小红周中平郝吉明
关键词:酸沉降生态影响环境数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