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章喜
- 作品数:25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腰段椎弓根CT测量在个体化置钉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弓根CT测量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作用,寻找一种个体化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方法,提高置钉的成功率。方法选用5例脊柱标本,每例标本的T11-L2均经螺旋CT断层扫描后,图像输入到计算机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测量T11-L2椎弓根各径线的数据,并根据数据模拟出各椎弓根的形态特点,计算在考虑和未考虑螺钉直径的情况下进行置钉的安全角度的范围,依测量的数据和计算的角度在标本上置钉,再行CT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结果在未考虑螺钉直径的情况下,沿椎弓根轴线在T11-L2横断面上置钉的平均最大安全范围平均为24.30、24.30、21.70、23.10,在矢状面为44.30、44.30、42.80、40.00,用直径为5mm螺钉植入时,在横断面平均最大安全范围是9.10、9.60、10.50、9.60,在矢状面是31.30、31.20、29.70、27.70,这些数据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置钉时应考虑螺钉直径。结论利用三维CT测量的数据辅助,严格按照个体化的椎弓根的轴线方向植钉,在置钉时应考虑到螺钉本身直径的因素,以提高植钉的成功率。
- 乔国勇孙彦平耿瑞鹏田再杰陈欣志姚章喜扈文海
- 关键词:胸腰段椎弓根内固定螺旋CT
- 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提高对椎管内肿瘤的认识 ,降低椎管内肿瘤的误诊率。方法 :通过对临床工作中 6例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 6例 ,术前诊断 3例为腰椎间盘膨出 ,3例为腰椎间盘突出 ,全部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椎管内肿瘤。结论 :椎管内肿瘤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全面了解病史 ,系统的体格检查 ,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椎管内病变的关键。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注意与椎管内肿瘤鉴别 ,对疑似病例要进行椎管内造影及MRI检查。
- 姚章喜陈欣志张洪林杜成珍王文格付治安田再杰
-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
- 髓内针加钢丝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干骨折53例报告
- 2005年
- 姚章喜田再杰杜成珍
- 关键词:髓内针内固定粉碎性股骨干骨折
- 带血管蒂腓骨转位移植在胫骨不连接骨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王文格张洪林田再杰陈欣志姚章喜杨海平
- 关键词:骨缺损带血管蒂腓骨骨不连接血供转位移植文采
- 灌洗、筋膜蒂皮瓣及外固定架I期治疗胫骨感染性不愈合、骨外露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评价灌洗、筋膜蒂皮瓣及外固定架I期治疗胫骨感染性不愈合、骨外露的疗效。方法对15例胫骨骨折感染性不愈合、骨外露患者,应用病灶内抗生素持续灌洗、骨外露处软组织缺损筋膜蒂皮瓣修复、骨折不愈合外固定架加压固定综合方法I期治疗,对骨感染治疗情况、骨外露软组织缺损修复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5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骨外露软组织缺损处筋膜蒂皮瓣全部成活,伤口I期愈合13例,II期愈合2例,骨感染经1~1.5年随访无复发。结论灌洗、筋膜蒂皮瓣及外固定架I期综合治疗方法,具有兼顾控制感染、消灭软组织缺损创面和促进骨折愈合的优点,是治疗胫骨感染性不愈合、骨外露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 姚章喜范天凤陈欣志康少英田小运张增芳
- 关键词:胫骨不愈合灌洗筋膜皮瓣
- 自固化磷酸钙载万古霉素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自固化磷酸钙载万古霉素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以来,采用自固化磷酸钙载万古霉素治疗创伤后形成的慢性跟骨骨髓炎22例,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和X线评价。结果:全部病例获得24~43个月随访。切口2~3周愈合良好(4例应用局部旋转皮瓣;2例术后切口处少量淡黄色渗液)。术后4~6周时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恢复至正常水平,8~12周载万古霉素的自固化磷酸钙与宿主骨愈合良好。随访24~43个月自固化磷酸钙大部分已吸收,新生骨小梁塑型良好。全部患者获得正常行走功能。结论:自固化磷酸钙载万古霉素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修复骨缺损和治疗感染同时进行,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的新方法。
- 陈欣志范天凤田再杰乔国勇马智林姚章喜
- 关键词:跟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自固化磷酸钙万古霉素
- 三维CT测量在骶髂关节个体化置钉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背景:骶髂螺钉直接固定复位后的骶髂关节,可提供足够的骨盆稳定性,其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其他常用的内固定。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在骶髂关节个体化置钉中的应用,为临床个体化置钉提供影像解剖学的依据。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实验,于2008-01/07在河北工程大学CT中心及解剖实验室完成。材料:成人骶髂关节标本8例,男女年龄不限,无脊柱疾病,由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体积分数为0.1的甲醛处理。方法:每例标本的S1均经螺旋CT断层扫描后,图像输入到计算机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测量S1椎弓根骶髂关节的钉道直径,骶髂关节于髂骨后外侧面的进针点,骶髂关节螺钉的长度及进针方向,并根据数据模拟出各椎弓根的形态特点,依测量的数据和角度在标本上置钉,再行CT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主要观察指标:骶髂关节螺钉参数的数值,置钉后椎弓根钉的在位率。结果:S1椎弓根宽为(24.6±2.7)mm,高为(19.1±2.9)mm,进针点至对侧前皮质的距离为(87.1±3.2)mm,进针方向与冠状面的夹角为(24.9±1.5)°,与矢状面夹角为(21.2±1.6)°,进针点与骼后上棘的距离为(37.5±2.6)mm,与骼后下棘的距离为(38.5±2.7)mm;与坐骨大切迹的距离为(43.2±4.6)mm,双侧16次穿钉,15枚骶髂关节螺钉完全在位。结论:利用三维CT测量的数据辅助,严格按照个体化椎弓根的轴线方向置钉,置钉的成功率较高。
- 乔国勇田再杰孙彦平陈欣志姚章喜扈文海
- 关键词:螺旋CT骶髂关节内固定
- 自体骨膜骨髓移植修复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 陈欣志范天凤田再杰王文格姚章喜方绍孟
- 该研究采用自体骨髓复合移植复肿瘤性骨缺损,利用了骨膜骨髓分别具有成骨潜能的特点,复合移植后成骨能力大大提高,临床应用24例均获得成功,为治疗骨缺损找到了一种简便易行、可靠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重复利用,对供区影响小,供体为...
- 关键词:
- 关键词:肿瘤性骨缺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DHS对 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结果 经 3~ 7个月 ,平均 5个月的随访 ,疗效满意。结论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优势和较强的内固定作用 ,但应注意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康复治疗。
- 姚章喜王文格张洪林
-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方法
-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加骨圆针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6例。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5年,26例骨折均愈合,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损伤暴力大,血循环破坏重,骨折愈合慢,股骨头缺血坏死率较高,采用本方法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率,提高疗效。
- 田再杰乔国勇杜江平陈欣志田如敏姚章喜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髂骨瓣骨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