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丹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入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1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入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通过右侧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形成的三角顶点作为穿刺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花费时间、带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类型。【结果】本组一次穿刺成功149例,穿刺成功率93.1%;穿刺平均花费时间9(5~20)min;平均带管时间21(5~45)d;并发症主要有穿刺点局灶性红肿11例(6.9oA),误入动脉1例(0.6%),感染3例(1.9%),堵管l例(O.6%)。【结论】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入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轻微,可应用于临床。
- 姜丹张春明张维峰黄国金
- 关键词:颈静脉胸锁关节穿刺术留置
- 余肺切除治疗肺部疾患临床探讨
- 2011年
- 目的研究余肺切除治疗肺部疾患的手术特点、预后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16例余肺切除治疗肺部疾患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根治性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分别为87.5%(14/16)、18.8%(3/16)、0;平均手术出血量1 700ml;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占62.5%(10/16);肺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9/11)、30%(3/10)、22.2%(2/9)。结论余肺切除术治疗肺部疾患有时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胸外科医生应持积极态度。
- 黄国金张王山杨如松谢鹏姜丹邵峰
- 关键词:肺疾病肺切除术手术并发症预后
- 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入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160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入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通过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形成的锁骨上三角顶点作为穿刺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带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类型。结果:本组一次穿刺成功149例,穿刺成功率93.1%;穿刺时间5—20min,平均9min;带管时间5~45d,平均21d;并发症主要有穿刺点局灶性红肿11例(6.9%),误入动脉1例(0.6%),感染3例(1.9%),堵管1例(0.6%)。结论: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人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轻微,可应用于临床。
- 姜丹黄国金张春明华芳
- 关键词: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
- 人工补片胸壁重建治疗胸壁巨大缺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总结应用人工补片胸壁重建治疗胸壁巨大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14例胸壁肿瘤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28~67岁,平均45岁。原发性肿瘤11例,转移性肿瘤3例。肿瘤位于前胸壁5例,后胸壁3例,侧胸壁6例。病程20~270 d。患者均行扩大根治切除术,切除2~5根肋骨,胸壁缺损范围9 cm×7 cm~17 cm×12 cm,采用单层或双层Marlex网片结合自体肌肉瓣覆盖重建胸壁。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胸壁无明显反常呼吸。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与材料有关的宿主反应。患者胸壁无明显畸形,外观良好,呼吸运动时胸壁重建处无不适。1例因肿瘤复发伴肝脏转移死亡。结论人工补片胸壁重建治疗胸壁巨大缺损安全、有效。
- 黄国金张王山谢鹏姜丹
- 关键词:胸壁巨大缺损人工补片胸壁重建生物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