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秉元

作品数:47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化学工程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16篇耐蚀
  • 16篇耐蚀性
  • 16篇复合材料
  • 16篇复合材
  • 10篇合金
  • 8篇电沉积
  • 7篇泊松比
  • 6篇韧性
  • 6篇非晶
  • 5篇镀层
  • 5篇断裂韧性
  • 5篇晶态
  • 5篇非晶态
  • 5篇复合材料层
  • 5篇复合材料层板
  • 5篇层板
  • 5篇淬火
  • 4篇性能研究
  • 4篇圆锯
  • 4篇圆锯片

机构

  • 25篇河南科技大学
  • 22篇洛阳工学院
  • 7篇上海大学
  • 2篇东莞理工学院

作者

  • 47篇姜秉元
  • 8篇刘文庆
  • 6篇李强
  • 5篇李洁琼
  • 4篇张荥渊
  • 4篇贾淑果
  • 3篇李延祥
  • 3篇张耀强
  • 3篇孙爱学
  • 3篇谭凤玲
  • 3篇吴磊
  • 2篇李纠
  • 2篇王雷
  • 1篇郑世安
  • 1篇唐睿
  • 1篇罗美华
  • 1篇祝要民
  • 1篇王鲁
  • 1篇王长生
  • 1篇邵尔玉

传媒

  • 6篇腐蚀与防护
  • 4篇纤维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料学报
  • 3篇电镀与精饰
  • 3篇热加工工艺
  • 3篇表面技术
  • 3篇洛阳工学院学...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玻璃钢/复合...
  • 1篇钢铁
  • 1篇机车车辆工艺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金刚石与磨料...
  • 1篇材料保护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物理测试
  • 1篇材料开发与应...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金属科学与工...
  • 1篇金属热处理学...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轴件轧后的余热淬火及快速回火后的组织性能被引量:1
1994年
研究了轴类零件楔横轧后,利用轧后余热淬火和感应加热快速高温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及主要性能;指出45钢凸轮轴轧后停留时间及回火功率等参数对处理后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
李延祥姜秉元马海洋
关键词:余热淬火淬火回火
大直径 65Mn 钢圆锯片的感应加热等温淬火被引量:1
1998年
研究了大直径65Mn钢圆锯片感应加热等温淬火工艺及其对变形开裂的影响,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感应加热等温淬火,可使锯片硬度达HRC60,平面度≤3mm,锯片使用寿命比传统盐浴淬火提高50%~100%。生产成本下降2/3。
张荥渊徐云珍李延祥姜秉元
关键词:锯片等温淬火锰钢
高温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研究了碳纤维增强高温热塑性塑料(PEEK)基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发现其强度极限没缺口断裂应力均高于同种纤维增强的热固性(环氧)树脂基材料,并且随0°叠层含量的增加,二者之间的差距加大。另外,前者比后者缺口敏感性低,断裂韧性高。
姜秉元
关键词:复合材料树脂基碳纤维
泊松比对复合材料层板断裂韧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对称复合材料层板面内和厚度方向泊松比的计算公式已经推出,本文设计制作了两组面内泊松比不同的复合材料层板,比较了它们的断裂韧性,发现泊松比小的一组材料比泊松比大的常规平衡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高。最后,通过观察断口形貌分析了原因。
刘文庆李强姜秉元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板泊松比断裂韧性
石材大径圆锯片感应加热淬火
1998年
张荥渊李延祥姜秉元罗美华
关键词:石材淬火圆锯片
不同泊松比复合材料层板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和断裂韧性
2001年
本文比较了两组具有不同平面泊松比的玻璃纤维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板的断裂韧性和缺口断裂强度 ,发现低泊松比复合材料层板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和缺口断裂强度。并用复变函数—变分方法计算了不同的泊松比材料的应力强度因子 。
刘文庆李强张耀强姜秉元
关键词:复合材料泊松比应力强度因子玻璃纤维环氧树脂
表层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提高渗碳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研究和应用被引量:5
1989年
本文研究了不同钢种、不同工艺和不同层深的组织对渗碳齿轮接触疲劳、弯曲疲劳、多冲抗力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了喷丸温度的影响。对表层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在提高齿轮接触疲劳强度作用方面进行了微观机制研究。进行了不同工艺处理的汽车、拖拉机齿轮的装车和台架试验。测定了接触疲劳裂纹扩展速度;残余奥氏体在接触疲劳过程中的变化,滚压前后残余应力的变化。定量计算了形变诱发马氏体吸收的能量对裂纹扩展的阻碍作用。观察了残余奥氏体含量不同的接触疲劳断口的不同微观形貌。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工作条件不同的接触疲劳失效型式(点蚀、浅层剥落、深层剥落)的齿轮,表层中合金成分不同的残余奥氏体的作用是不同的。齿轮台架接触疲劳对比试验表明,以接触疲劳失效为主的重载齿轮,表层节圆处残余奥氏体5级左右,碳化物2级左右,齿顶角碳化物4级左右,有高的接触疲劳寿命。用渗碳—高浓度碳氮共渗(简称薄层软化工艺)可以实现表层残余奥氏体数量和碳化物的控制,并制订了相应软化金相组织级别评级图片,可作为生产上控制质量的依据。
邵尔玉王长生郑世安祝要民姜秉元
关键词:渗碳接触疲劳强度奥氏体
电沉积Ni-Mo-P的工艺与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采用适宜的溶液组成和工艺条件 ,能够得到银白色、非晶态Ni Mo P合金镀层 ,研究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对镀速和镀层质量的影响 ,检测了镀层的耐蚀性和显微硬度。得到一些重要结果。
王雷姜秉元
关键词:电沉积合金镀层耐蚀性非晶态合金镀层
化学复合镀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将化学复合镀和表面涂敷技术相结合,制备了(N i-M o-P)-PPS(聚苯硫醚)镀层及涂敷处理的五种复合材料;对各种材料的形貌进行观察,并对各种涂层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带有涂层时的耐蚀性远优于化学镀层;10%PPS+90%E-88(XT)(国外环氧基涂料)可以作为E-88(XT)涂料的替代材料。
肖小颖姜秉元
关键词:化学复合镀复合材料耐蚀性
电沉积Ni—W—P非晶态合金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研究了Ni—W—P非晶态合金的电沉积方法;讨论了电沉积液的温度、pH值和电流密度(DK)对镀层结构及成分的影响;同时对电沉积液的pH值和电流密度对镀层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贾淑果姜秉元
关键词:电沉积耐蚀性非晶态合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