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安锋
- 作品数:29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动力学评估TVT-O术后近期疗效
- 文建国张艳娄安锋
-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6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观察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功能锻炼治疗60例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I)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患者症状分别收集轻度、中度和重度GSUI患者各20例,进行12w治疗。结果轻度组治疗后总漏尿次数(LT)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组,而功能性膀胱容量(FV)、Valsalva漏尿点压(PVLP)和最大尿道闭合压(PMUC)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组。结论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是治疗轻度老年女性GSUI患者的理想方法。
- 刘会范张瑞莉娄安锋王庆伟
- 关键词: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电刺激盆底肌功能锻炼尿动力学
- 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的112例3岁内患儿泌尿系结石内科治疗效果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总结3岁内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患儿内科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的结石患儿112例[男73例,女39例;年龄(14.43±8.63)个月],入院后主要行补液、碱化尿液治疗(静脉滴注50 g/L碳酸氢钠0.5 mL/kg),并同时检测患儿尿液pH值,根据其变化调整用药量。对肾衰竭患儿予血液透析治疗。以内科治疗结束时情况判定疗效。结果112例患儿住院治疗3~25 d,痊愈56例,有效49例,无效7例。痊愈、有效及无效组患儿入院时B超测定结石直径分别为(4.77±3.16)mm、(8.13±3.79)mm和(6.92±2.65)mm,尿pH值分别为5.64±0.11、5.75±0.10和6.38±0.31。无效组尿pH平均值与痊愈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排出的结石最大直径为6 mm。0~3个月、4~6个月、7~12个月和13~36个月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3岁内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患儿内科治疗效果较好。疗效与治疗前结石大小和尿液pH值有关,与年龄无关。
- 文建国张宁杨贺军王焱娄安锋
- 关键词:三聚氰胺泌尿系结石内科治疗
- 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排尿方式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出生后4~15d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3例,根据不同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轻中度高胆组(mild to moderate hyperbilirubinemia,MHB)和重度高胆组(severe hyperbilirubinemia,SHB).其中MHB组18例,胎龄(38.6±2.1)周,体重(3.1±0.3)kg; SHB组15例,胎龄(38.9±1.8)周,体重(3.4±0.4) kg.连续4h观察新生儿排尿,记录排尿次数、每次尿量、残余尿量、排尿时觉醒状态.同时选取胆红素水平正常新生儿19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结果 SHB组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分别为(3.3±1.1)次和(1.8±0.5) ml,显著高于正常组[(2.7±0.8)次和(1.3±0.8)ml]和MHB组[(2.7±0.8)次,(1.4±(0.7) ml],(P<0.05);平均每次排尿量(23.1±8.3)ml明显低于正常组(27.8±7.3) ml和MHB组(26.9±5.6) ml,(P<0.05).排尿时清醒状态百分比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HB新生儿排尿方式明显改变.排尿方式的改变是否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影响新生儿排尿中枢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 文建国李燕张茜王亚仑陈燕杨黎娄安锋张艳任川李一冬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排尿
- 三聚氰胺奶粉喂养患儿泌尿系结石163例的超声表现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患儿泌尿系结石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患儿(三聚氰胺结石组)163例[年龄(19.4±10.9)个月]的泌尿系结石超声影像学特点,并选取无三聚氰胺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患儿20例[年龄(16.7±9.9)个月]为非三聚氰胺结石组,比较2组结石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三聚氰胺结石组中肾结石65例,超声表现为非典型的结石声像图,呈集合系统内的团状强回声或细小光点,碎渣样或泥沙样聚积,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后方无声影或有浅淡声影;输尿管结石48例,超声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声影暗淡,光点以上多可见扩张的输尿管呈长条状无回声带,两侧为平行的强回声光带;膀胱结石8例,超声表现为膀胱液性暗区内的1个或多个不规则强光团或光斑,形态不一,多无明显旁瓣伪像,后方伴弱而宽的带状声影。三聚氰胺结石组与非三聚氰胺结石组比较,结石形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部位和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聚氰胺结石组块状结石发生率显著低于非三聚氰胺结石组,而泥沙样结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三聚氰胺结石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影像学表现,超声可作为诊断三聚氰胺结石的首选方法。
- 文建国胡金华娄安锋王焱常建民秦石成张瑞芳
- 关键词:三聚氰胺结石超声
- 强化生物反馈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无收缩尿失禁的近期疗效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强化生物反馈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无收缩(NADS)尿失禁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NADS的尿失禁患儿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8±4)岁],进行强化生物反馈治疗。治疗30min/次,上、下午各1次,4d/周,疗程为12周。在最初治疗的4周内嘱患儿逐渐增加盆底肌收缩力量,至治疗开始时患儿直肠内压增加到基础值的130%,然后维持该标准盆底肌收缩力量至治疗结束。治疗前后分别记录3d排尿和7d排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疗效。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漏尿事件次数、总大便失禁和污便次数及ICI-Q-SF评分分别为(25±8)次、(2.1±1.0)次和(9±5)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32±12)次、(3.2±1.7)次和(15±3)分Pa<0.05];功能性膀胱容量、功能性尿道长度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分别为(62±24)mL、(28±13)mm和(5.4±2.4)kPa,均显著高于治疗前[(54±17)mL、(25±11)mm和(3.8±1.4)kPaPa<0.05]。治疗结束时治愈8例,有效12例,有效率67%;随访3个月时治愈5例,有效10例,有效率达50%,2次疗效评估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化生物反馈是治疗儿童NADS尿失禁的一种有效方法,尿动力学检查可为其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 游泳朱庆华娄安锋胡金华王焱张瑞莉刘会范文建国
-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生物反馈
- 三聚氰胺泌尿系结石住院婴幼儿一年后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了解2008年喂养三聚氰胺污染奶粉1年后对婴幼儿泌尿系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178例,随访时年龄:(29.3±9.6)个月,曾住院治疗的三聚氰胺泌尿系结石(MUS)婴幼儿进行16个月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泌尿系超声、尿、血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及疗效.选取同期非纯母乳和无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正常儿童110例为对照组(CG),年龄:(29.6±10.1)个月,比较两组相关参数异同.结果 161例成功随访;89例带石出院患儿院外行保守治疗,随访时56例结石消失,25例变小,7例无明显变化,1例增大.MUS患儿补钙的比例明显低于CG、身高偏低的比例显著高于CG(P〈0.05).随访未发现泌尿系占位病变.尿常规、血常规无异常,肾和膀胱功能及形态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1年后对婴幼儿身体和泌尿系发育未产生明显影响.
- 常庆龙娄安锋芦山杨黎毛淑平张艳任川川王焱胡金华张国贤邢璐文建国
- 关键词:尿路结石随访研究
- 尿液AQP2在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中的检测和意义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单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yeloureteric junction obstruction,PUJO)肾积水患儿尿液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s-2,AQP2)测定在肾脏浓缩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2例正常儿童,26例单侧先天性PUJO肾积水患儿,其中轻度14例,重度12例,均经彩超、静脉肾盂造影证实,并排除其它泌尿系统疾病;在严格设定条件下,收集正常对照组术前和梗阻解除术后第3天患肾24h尿液,同时收集术中肾盂尿液,测定尿渗透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液中AQP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积水组术中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明显下降(P<0.05),且重度积水组术中尿液AQP2与轻度积水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但重度积水组和轻度积水组术中尿渗透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梗阻解除后,轻、重度积水组术中尿液AQP2与术后第3天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第3天两组尿渗透压却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3天重度积水组与轻度积水组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相比较,显著下降(P<0.05);正常对照组与轻、重度积水组术后第3天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小儿单侧先天性PUJO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尿液中AQP2下降可能和尿液浓缩功能改变有关。
- 张国贤文建国王庆伟王焱张宁娄安锋张瑞莉
- 关键词:先天性肾积水水孔蛋白类尿液
- 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并发症的特点及其高危因素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并发症的特点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泌尿系统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进一步将存在并发症的患儿分为肾衰竭组、尿路梗阻组和尿路感染组。同时,选取纯母乳喂养泌尿系统结石有并发症的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相关参数变化。结果 41.0%(67例)的泌尿系统结石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肾衰竭占9.8%(16例),尿路梗阻占25.8%(42例),尿路感染占5.5%(9例)。并发症组血尿酸(SUA)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和对照组,而尿pH值显著低于上述2组,结石位置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石形态、结石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肾衰竭组患儿年龄显著低于尿路梗阻组和尿路感染组(P<0.05),食用奶粉时间与上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竭组中双肾积水占62.5%(10例),主要表现为无尿(81.3%,13例)、少尿(18.7%,3例)。尿路梗阻组中上尿路梗阻占85.7%(36例),下尿路梗阻占14.3%(6例),其中无临床症状者占47.6%(20例),血尿7.1%(3例),排尿困难占14.3%(6例),腹痛占31.0%(13例)。尿路感染组主要表现为发热、血尿(66.7%,6例),尿频、尿急(22.2%,2例)。结论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并发症具有自身的发病特点,SUA、尿pH值和结石位置与并发症发生有关,年龄较小者易并肾衰竭。
- 娄安锋杨黎文建军卢山张瑞莉胡金华车英玉张宁文建国
- 关键词:结石并发症儿童
- 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儿童泌尿系结石并发症的发病特点及其高危因素
- 目的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儿童泌尿系结石并发症的发病特点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63例泌尿系结石奶粉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进一步将存在并发症的患儿分为肾衰竭组、尿路梗阻组和尿...
- 娄安锋杨黎卢山张艳毛淑平胡金华任川川姚亚雄张瑞莉文建国
- 关键词:三聚氰胺高危因素发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