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成
- 作品数:37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黎介寿院士肠道屏障研究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后腹腔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
-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后腹腔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鼠龄8-10周,自大鼠股骨获...
- 孙学成余震吴明朱启槐
- 关键词:胰腺炎肠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巨噬细胞
- 文献传递
- 褪黑素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及其受体表达被引量:1
- 2010年
-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其中10%~20%的患者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死率高达15%~20%。胰外器官损伤中肾功能障碍发生率仅次于肺功能障碍,为14%~43%,且大多同时伴有其他器官系统的损害,发展至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后病死率高达80%。
- 金尹陈丽倩张浩吴建胜高道键孙学成贾国葆黄智铭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受体表达肾损伤急性肾功能衰竭胰外器官损伤肺功能障碍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超微结构改变和褪黑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道超微结构及其通透性的变化,探讨褪黑素(MT)对肠道屏障功能(IBF)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ANP组、MT组、假手术组(SO组),各24只。ANP组和MT组大鼠采用胰胆管末端穿刺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制备ANP模型。MT组于制模前腹腔注射MT溶液。术后4、12、24、48 h处死动物,用ELISA法测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光镜下观察末端回肠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回肠组织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观察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O组大鼠胰腺及回肠黏膜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回肠组织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TUNEL法检查未见明显细胞凋亡;ANP组大鼠光镜下可见回肠柱状上皮细胞坏死、绒毛脱落,回肠超微结构异常最明显,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紊乱且短矮,TUNEL法提示回肠上皮凋亡细胞较多,以绒毛顶端为主;MT组大鼠病理改变、超微结构异常均较ANP组减轻,上皮凋亡细胞较ANP组减少。ANP组大鼠各时点血清IFABP水平较SO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MT组大鼠各时点血清IFABP水平较ANP组显著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NP可导致IBF障碍,肠上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和凋亡。提示ANP发病早期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和增生之间失去平衡是IBF障碍的病理机制之一。予以MT干预,可以改善ANP发病后的肠道病理改变和肠道超微结构异常,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抗氧化作用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 吴建胜方佩佩倪银贾国葆孙学成胡祥鹏黄智铭
- 关键词: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褪黑激素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早期大肠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效果评价
- 2023年
-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结直肠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ESD治疗的157例早期大肠癌和HGIN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91例)和中青年组(18~59岁,66例)。比较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灶特点、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成功完成ESD术者156例,切除失败1例,后转外科。老年组病灶最大径为[2.5(1.7,3.5)cm],中青年组病灶最大径平均为[2.0(1.5,2.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病变特别好发于直肠,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早期结直肠癌和HGIN的治疗,ESD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老年患者病灶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需多加重视。
- 胡婷婷张杰金怡吴文治孙学成洪万东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结直肠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老年人
- 大剂量左旋-精氨酸对大鼠胰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近来动物实验发现,大剂量左旋(L)-精氨酸可成功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但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缺乏有力的理论依据,目前该模型的应用并不广泛.本实验旨在通过动态观察L-精氨酸对大鼠胰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从细胞因子学说的角度分析L-精氨酸致胰腺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孙学成唐国都吴建胜梁志海邓德海
- 关键词:大鼠模型细胞因子大剂量病理生理学机制L-精氨酸
- 胃肠间质瘤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 2012年
- 胃肠间质瘤(GIST)干细胞的建立、传代培养及鉴定报道尚少。我们取GIST患者术中切除的新鲜肿瘤标本行干细胞原代培养,并进行纯化和鉴定,培养出胃肠间质瘤干细胞(GISC)。
- 闫竞一陈笑雷尹丽慧孙学成黄颖鹏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传代培养干细胞细胞原代培养肿瘤标本GIST
- 一种可降解Zn-xR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可降解医用锌合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Zn‑xRE合金,包括材料主元素Zn和合金元素RE,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元素RE还包括镝(Dy)、钬(Ho)、钪(Sc)、钇(Y)、镧(La)、铈(Ce)、钕(N...
- 林继兴童先孙学成麻健丰黄盛斌朱莉
- 清胰化瘀汤保留灌肠配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清胰化瘀汤保留灌肠配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7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清胰化瘀汤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1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主要症状(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不通)的改善,记录2组患者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检测2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CRP、PCT、TNF-α。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1%)高于对照组(76.3%)(P<0.05);与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SAP患者主要症状评分及CRP、PCT、TNF-α水平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变化均明显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SAP患者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化瘀汤保留灌肠配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SAP患者疗效显著,能够减轻症状,加速淀粉酶下降,抑制炎症反应。
- 黄秀芹诸葛玮玮孙学成丁银蓉徐李娟刘林荣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保留灌肠CRPPCT
- 褪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组织中Smac/diablo、XIAP mRNA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平...
- 吴建胜王培培高道键周蒙滔方佩佩贾国葆孙学成王旦
- 文献传递
- 静脉注射小剂量obestatin对大鼠胰腺外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背景:目前对obestatin的生理学功能存在较多争议,有研究发现大剂量外源性obestatin(30、100、300 nmol/kg)可增加大鼠胰液蛋白分泌。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小剂量obestatin对大鼠胰腺外分泌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麻醉后建立胰腺外分泌模型。每15 min经胆胰管插管收集一次胆胰混合液(P-BJ),测定P-BJ体积和蛋白含量。将第一次收集的P-BJ作为基础胰腺分泌,A、B组经尾静脉持续注射obestatin(1 nmol.kg-1.h-1和5 nmol.kg-1.h-1),30 min后再经股静脉持续注射胆囊收缩素-8(CCK-8,400 pmol.kg-1.h-1),C组仅注射CCK-8作为对照。结果:大鼠基础胰腺分泌量为(136±44)μl/15 min,基础胰液蛋白分泌量为(11.9±2.2)mg/15 min。A、B组静脉注射obestatin后,P-BJ体积和胰液蛋白分泌量与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差异。静脉注射CCK-8 15 min后,三组P-BJ体积和胰液蛋白分泌量均开始升高,于注射后30 min或45 min达高峰,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各时点P-BJ体积和胰液蛋白分泌量与同时点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小剂量obestatin对大鼠胰腺外分泌无明显影响,且不能改变由CCK-8刺激引起的胰腺外分泌增加。
- 孙学成廖专李兆申
- 关键词:OBESTATIN胰腺胰液胆囊收缩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