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细胞
  • 20篇母细胞
  • 18篇儿童
  • 16篇细胞瘤
  • 16篇母细胞瘤
  • 15篇淋巴
  • 15篇淋巴瘤
  • 11篇神经母细胞
  • 11篇神经母细胞瘤
  • 10篇细胞淋巴瘤
  • 9篇预后
  • 8篇生存率
  • 6篇疗效
  • 6篇化疗
  • 6篇儿童青少年
  • 5篇肿瘤
  • 5篇复发
  • 4篇金淋巴瘤
  • 4篇霍奇金
  • 4篇霍奇金淋巴瘤

机构

  • 36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作者

  • 37篇孙斐斐
  • 36篇甄子俊
  • 36篇路素英
  • 35篇朱佳
  • 35篇王娟
  • 34篇孙晓非
  • 23篇黄俊廷
  • 12篇郭晓芳
  • 11篇蔡瑞卿
  • 11篇李鹏飞
  • 9篇张飞
  • 6篇廖茹
  • 5篇张玉
  • 5篇陈燕
  • 3篇林素暇
  • 3篇夏奕
  • 3篇高远红
  • 2篇黄慧强
  • 2篇刘卓炜
  • 2篇李梅

传媒

  • 8篇中国小儿血液...
  • 7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转移性肿...
  • 2篇第八届中国肿...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间变型室管膜瘤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研究
目的 儿童室管膜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相比WHO Ⅰ-Ⅱ 级的室管膜瘤,间变型室管膜瘤(WHO Ⅲ 级)生长较为迅速,治疗后容易复发,少数患者会出现脑内、脊髓内的广泛转移。由于患病率低,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资料鲜见...
孙斐斐路素英朱佳王娟黄俊廷甄子俊孙晓非张翼鷟
关键词:儿童
中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临床和生存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中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以美国儿童肿瘤组织(Children's Ocology Group,COG)神经母细胞瘤分层标准为基础,但略有不同。中危神经母细胞瘤定义:A:年龄0~21岁无MYCN基因扩增的3期患者;B:年龄0~548 d、无MYCN基因扩增的4期患者。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中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治疗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异维甲酸。化疗方案CAV/EP交替4~6个疗程。结果共22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纳入分析。中位年龄:2(7个月~10)岁,3期18例,4期4例。最常见的起病部位为肾上腺和腹膜后。中位随访49.5个月,2例复发。复发后2例挽救化疗后存活。4例进展死亡,共18例存活。5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分别是:(81.6±8.3)%和(60.4±11.2)%。结论中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经手术和中等强度化疗可达到较高的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中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复发后积极挽救治疗仍有生存机会。
朱佳甄子俊王娟李鹏飞路素英孙斐斐黄俊廷郭晓芳廖茹孙晓非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中危总生存率
ALK抑制剂治疗儿童复发转移性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2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罕见的儿童复发转移性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2015年和2019年我科诊治的2例儿童复发转移性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特点、预后和文献复习。结果例1为15岁男孩于2015年7月确诊腹腔盆腔复发转移性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伴消化道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收入我科。肿瘤组织ALK融合基因阳性。采用ALK抑制剂克唑替尼治疗后获得较好的缓解,随后出现耐药更换二代ALK抑制剂布加替尼后获得治愈。例2为8岁男孩,2019年9月确诊腹腔盆腔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伴腹腔淋巴结转移术后残留。肿瘤组织ALK融合基因阳性。口服克唑替尼1年后停药1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口服克唑替尼,目前持续缓解。结论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具有较高侵袭性和复发率。口服ALK抑制剂可获得很好的疗效。
孙晓非朱佳王娟甄子俊孙斐斐黄俊廷路素英蔡瑞卿
关键词:儿童
107例儿童青少年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生存分析一单中心治疗经验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采用ABVD 方案为基础的化疗±放疗治疗儿童青少年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生存.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13年期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8 岁以下儿童青少年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
孙晓非郭晓芳甄子俊朱佳王娟路素英孙斐斐黄俊廷廖茹
p-PI3K/p-AKT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p-PI3K/p-AKT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点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初治的、经病理证实的NB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蜡块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NB组织中PI3K/AKT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65例NB患者纳入研究,中位年龄3岁,中位随访时间38.6个月。p-PI3K和p-AKT在NB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46/65)和70.7%(46/65)。pPI3K高表达41例(63.1%),p-AKT高表达43例(66.2%)。p-PI3K高表达与p-AKT高表达有关(P=0.021)。p-PI3K和p-AKT的表达与NB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在NB患者中广泛表达,可能会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王娟郭晓芳孙晓非甄子俊朱佳路素英孙斐斐陈燕张飞蔡瑞卿李梅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PI3KAKT
儿童低危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低危神经母细胞瘤(NB)的最佳治疗方式,分析低危NB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选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年龄、分期及MYCN基因状态将NB患儿分为低、中、高危3组,低危患者包括所有1期,所有〈1岁的2a/2b期及无MYCN基因扩增的≥1岁的2a/2b期与4s期患者。回顾性分析低危NB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选择、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低危NB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初诊时的中位年龄2岁(1个月至10岁),1期18例,2a期1例,2b期5例,4s期4例。咳嗽、咳痰或体检发现肿物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原发部位主要为肾上腺和后纵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者占71.4%,乳酸脱氢酶升高者占67.8%。15例检测MYCN基因,100%阴性。28例患者中,15例行单纯手术治疗(14例1期,1例4s期),13例行手术+化疗±放疗(4例1期,6例2a/2b期,3例4s期)。主要化疗不良反应为1~2级胃肠道反应和2~3级血液学毒性。中位随访时间50.5个月(18~90个月),4年生存率为100%,4年无事件生存率为96.4%(1例患者治疗后继发白血病)。结论低危NB患者中,1期患者予单纯手术,2a/2b期和4s期患者术后予低剂量化疗可获得较高生存率。高强度化疗或放疗可能增加治疗并发症,并不能使低危患者获益。
孙斐斐甄子俊朱佳王娟路素英黄俊廷李鹏飞郭晓芳廖如孙晓非
关键词: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危险度分层低危
改良CAV/EP和CAV/VIP方案治疗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结果比较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高危NB的优化化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治疗的1~18岁高危NB患者的数据,比较方案一CAV/E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足叶乙甙+顺铂)或方案二CAV/VIP(足叶乙甙+异环磷酰胺+顺铂)化疗联合手术和/或放疗等治疗的结果。结果共有276例患者纳入研究,方案一组和方案二组分别有126例和150例,方案二组N-MYC基因扩增较一组少,接受放疗者更多。两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73.4%和87.7%(P=0.004),手术切除率分别为87.2%和91.3%(P=0.291),3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22.4±3.8)%和(35.8±4.1)%(P=0.014),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2±4.5)%和(66.6±4.2)%(P=0.006)。方案二组化疗副作用较一组增多,但患儿耐受良好。结论CAV/VIP治疗高危NB患儿可能疗效较好,毒性可耐受。
梁玉清孙晓非朱佳路素英王娟孙斐斐黄俊廷陈婷婷甄子俊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化疗
儿童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是2016年WHO淋巴瘤分类中一类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BL)之间的B细胞淋巴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包括伴MYC和BCL-2和(或)BCL-6重排的淋巴瘤和不伴MYC和BCL-2或MYC和BCL-6基因合并易位的非特指型(NOS)淋巴瘤两种类型[1-2]。国内外报道均表明HGBL患者的预后较差[3-4],且治疗方案尚不统一,而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HGBL相关研究更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1例儿童及青少年HGBL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
刘娟刘娟王娟朱佳张玉路素英孙斐斐黄俊廷蔡凤银蔡瑞卿蔡瑞卿甄子俊孙晓非
关键词:伯基特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高度侵袭性病例资料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特征
Ⅳ期神经母细胞瘤综合治疗后颅脑转移病例临床分析
<正>目的回顾性研究Ⅳ期神经母细胞瘤综合治疗后发生颅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发生率、高危因素、生存率及预后,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自2004年1月-2013年5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收治Ⅳ期神经母细胞瘤...
朱佳甄子俊王娟路素英张飞孙斐斐李鹏飞蔡瑞卿孙晓非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发病率疗效评价
改良预处理方式下那西妥单抗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安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潜在影响那西妥单抗免疫效应,氯胺酮有抑制呼吸副作用。本研究探讨去除糖皮质激素,瑞芬太尼代替氯胺酮的预处理方式对那西妥单抗输注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那西妥单抗输注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改良预处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结果:17例患者接受201次输注,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各级别神经痛(93.0%)、高血压(55.7%)、低血压(34.8%)。支气管痉挛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0%和10.9%。连续2个周期输注中,发热发生率下降。无患者因严重输注不良反应停止治疗。结论:经改良预处理支持下,那西妥单抗输注不良反应低且可控,安全性好。
朱佳邓军阙旖刘龙珍伍柳红余婉琪管惠捷王娟路素英孙斐斐黄俊廷宋梦佳甄子俊蔡瑞卿张翼鷟
关键词:纳洛酮不良反应事件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