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李凌
- 作品数:21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食管癌临床症状类型及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分析食管癌常见临床症状种类及其在年龄和性别中的分布特征,确定症状出现到诊断和首次治疗时间(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为进一步阐明临床症状对食管癌早期预警和预后的影响提供重要信息。方法本组18 99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平均诊断年龄(59.32±8.68)岁。根据患者主诉进行症状分类,并根据常用医学术语进行规范,归纳症状类型和出现频率。记录每例患者主要症状距首次治疗的间隔时间,并将这一间隔时间定义为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症状出现频率统计采用百分比的方法,按照出现频率1%为界限,分为常见症状和少见症状。对4种最常见症状的性别、年龄分布的差异性采用列联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对发病年龄、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比较平均数。结果 18 996例食管癌患者中,共出现292种不同症状;对这些症状进行医学术语规范和归类共归纳出44种临床症状。在归纳出的44种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哽噎(87.29%),其次为吞咽疼痛(5.10%)、腹部不适(3.36%)和胸骨后不适(1.48%),这4种症状占所有症状的97.23%。吞咽哽噎、吞咽疼痛、腹部不适、胸骨后不适症状的食管癌患者平均诊断年龄分别为(59.33±8.74)、(58.38±8.36)、(60.45±8.38)、(58.03±8.01)岁。男性和女性患者均以这4种症状为主,分布相似(χ~2=2.68,P=0.44)。<60岁男性患者出现吞咽疼痛和胸骨后不适的频率明显高于≥60岁男性患者(χ~2=13.37,P<0.05);<60岁女性患者出现吞咽疼痛和胸骨后不适的频率明显高于≥60岁女性患者,出现腹部不适症状频率明显低于≥60岁女性患者(χ~2=11.17,P<0.05)。腹部不适和吞咽疼痛患者的延迟诊断和治疗中位时间(30 d)明显短于吞咽哽噎和胸骨后不适患者(60
- 鲍启德张长江刘敏张海鹏周利霞宋昕刘军清赵学科孙李凌陈培楠崔月龙杜丹凤张向阳王立东
- 关键词:食管癌临床症状年龄性别
- 达可替尼联合达卡瑞利珠单抗治疗EGFR突变局部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达可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Cam)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98例EGFR突变局部晚期NSCLC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达可替尼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达可替尼联合Cam治疗,21 d为一个周期,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血管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后相关标志物[微小RNA(miRNA)-137-3p、miR-1255b-5p、miR-379-5p]、体能状态[卡氏功能状态(KPS)]和生存质量[肺癌患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FACT-L)],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4个周期后,研究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53.63±4.58)%和(51.25±4.13)%、(35.47±3.12)%和(33.96±2.83)%、1.59±0.21和1.45±0.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45±4.23)%和(49.17±4.19)%、(33.82±3.07)%和(32.42±2.91)%、1.47±0.20和1.37±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4个周期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PDGF、VEGF、bFGF水平分别为(1.58±0.18)ng/mL和(1.13±0.09)ng/mL、(31.38±3.74)ng/L和(23.19±2.41)ng/L、(184.99±26.12)pg/mL、(135.39±19.24)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0.19)ng/mL和(1.21±0.13)ng/mL、(34.12±3.81)ng/L和(27.36±2.68)ng/L、(207.16±27.73)pg/mL和(172.61±23.8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4个周期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miR-137-3p、miR-379-5p、miR-1255b-5p水平分别为0.68±0.15和0.71±0.19、0.53±0.12和0.65±0.15、0.40±0.09和0.49±0.11,明显高于对�
- 李秀林李明伟陈婷婷孙李凌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 奥施康定联合抗抑郁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抗抑郁药物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在癌痛患治疗中的效果。方方方法:法: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用奥施康定治疗,观察组...
- 鲍启德周利霞孙李凌刘敏张海鹏刘军清
- 关键词:奥施康定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抑郁癌痛
- 文献传递
- 替吉奥/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对比及肿瘤进展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替吉奥/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在中晚期胃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抽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入我院治疗的中晚期胃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取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取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中位肿瘤进展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肿瘤缓解率为62.86%,较对照组缓解率3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8.72±1.50个月,较对照组中位进展时间4.26±1.33个月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胃癌,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延长肿瘤进展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孙李凌
- 关键词:胃癌顺铂
- 一种内瘘冷敷手环及其配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瘘冷敷手环及其配件,内瘘冷敷手环用于佩戴于患者的前臂,且冷敷患者的前臂内瘘,内瘘冷敷手环包括手环主体、冷敷模块及气囊。手环主体包括以卡扣方式连接的上环和下环;冷敷模块、气囊均设于上环,且冷敷模块位于气囊...
- 辛卫丽王建广孙晓莉胡贵林孙李凌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3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用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效果满意,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 孙李凌鲍启德
-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化疗多西他赛顺铂
- 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100例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与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托烷司琼与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急性恶心、呕吐控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迟发性恶心总有效率82.0%优于对照组的50.0%(P<0.05);观察组迟发性呕吐总有效率84.0%优于对照组的66.0%(P<0.05)。结论对因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患者,采用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行预防治疗,可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鲍启德刘敏孙李凌周利霞
- 关键词:奥氮平托烷司琼地塞米松化疗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应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对照组应用FOLFOX4方案治疗。对比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8.1%,对照组为42.3%,2组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及胃肠道反应方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并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 孙李凌周利霞
- 关键词:奥沙利铂疗效
- 奥施康定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用于中重度癌痛止痛滴定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吗啡即释片10 mg q4 h滴定,观察组接受奥施康定10 mg q12 h滴定。观察比较24 h内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滴定4 h时,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为59.26%,低于观察组的79.31%(P<0.05);24 h后,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为81.48%,观察组为86.21%,两组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头晕、排尿困难、腹胀和厌食,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结论奥施康定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滴定与吗啡即释片效果相当,且简便、快速。
- 鲍启德杨兰兰孙李凌周利霞张海鹏刘敏
- 关键词:奥施康定癌痛
- 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常规予以吉西他滨、顺铂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索拉非尼治疗,随访3a。采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两组近期、远期治疗效果,随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近期、远期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实验组除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结论吉西他滨、顺铂联合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方案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远期存活率效果不明显,临床应根据患者病理特点和生物标记物进行个体化治疗。
- 孙李凌鲍启德张海鹏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索拉非尼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