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耀
-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泉州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和康复被引量:2
- 2000年
- 张建新孙永耀黄朝阳李文来
- 关键词:手法复位中药薰洗功能锻炼康复
- 肱骨外髁的光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张建新刘献祥陈日齐孙永耀苏再发张景川
- 关键词:肱骨外髁光弹性
- 中药颈部导入治疗椎基动脉缺血眩晕
- 1994年
- 于忠有孙永耀
- 关键词:中药眩晕
- 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75例报告)被引量:2
- 2007年
- 苏再发孙永耀王芳泰张景川张建新柳健
- 关键词:椎间盘镜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疗效满意髓核摘除术
-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32例
- 1999年
- 孙永耀黄朝阳
- 关键词:股骨粗隆部骨折外固定器
- 终板切除对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终板切除与否对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在正常人C4~C7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颈椎(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手术,建立颈椎前路减压、终板保留与不保留两种手术模型。利用Ansys9.0软件的建模功能建立12mm直径钛网(无垫片)、颈椎前路钢板以及螺钉模型,分别加载到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模型上,建立终板保留与不保留钛网植骨前路钢板固定手术两种模型。对模型施加80N预载荷及1.8Nm力矩,使其产生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运动,选取终板-钛网界面上下各7个接触点,分别记录各个点的von Mises应力及应变,比较终板保留与不保留对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在各种工况下,保留终板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7个接触点的应力大于不保留终板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相应接触点的应力。应变情况正好相反,不保留终板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7个接触点的应变大于保留终板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相应接触点的应变。结论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融合手术中,保留终板钛网植骨能够降低终板-钛网界面的应变,降低钛网下沉的发生率。
- 苏再发吴培增王芳泰孙永耀贾连顺陈雄生张美超陈日齐
- 关键词:生物力学颈椎
- 颈椎椎体次全切除与钛网植骨钢板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利用螺旋CT建立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高度数字化方法,为研究颈椎减压手术的生物力学实验提供标准模型。方法对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CT扫描,获得C4~C7节段的断层图片,将数据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9.1软件进行三维几何模型重建,形成三维图像,利用Freeform软件进行模型修改和表面划分,以IGES格式转入有限元软件Ansys9.0完成颈椎骨性模型的建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9.0,在颈椎骨性模型的基础上,补建终板、补充建立终板、椎间盘、髓核、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结构。然后模拟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将C5椎体、前纵韧带、上下椎间盘切除,将建立的钛网、钢板实体模型添加到减压区。采用合适的材料性质和实体单元类型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结果颈椎脊柱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结果: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和有限元软件Ansys9.0,成功进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固定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整个模型共有138995个节点和94039个单元,建成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结论建立的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固定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接近真实的生物力学标本,可以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 苏再发贾连顺张美超陈日齐吴培增王芳泰孙永耀
- 关键词:椎体次全切除钛网网格生成
- 骨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78例
- 1999年
- 本院自1995年1月~1998年10月,使用多种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7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8例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1岁;骨折部位:肱骨骨折1例,尺骨鹰嘴骨折1例,前臂骨折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股...
- 吴培增孙永耀
- 关键词:四肢骨折外固定骨折固定术
- 肱骨外髁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肱骨外髁骨折的发生机制和固定方法。方法 :通过电测实验法、三维光弹实验法 ,空间有限元分析法 ,研究肱骨外髁在各种体位下的受力情况和复位固定方法 ,三种实验方法互为验证 ,并应用于临床。结果 :66例肱骨外髁翻转骨折病人 ,经治疗优良率达 90 .9%。结论 :肱骨外髁骨折好发于肘关节半屈曲位跌倒 ,和肘关节伸直内翻位跌倒。骨折复位后固定在屈肘 60°~ 90°前臂旋后位最为稳定。本实验结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张建新刘献祥徐文山孙永耀苏再发张景川
- 关键词:骨折
- 运动康复疗法防治脑卒中偏瘫步态的临床观察
- 2002年
- 王丽唐锁成周丹阳李意义孙永耀
- 关键词:运动康复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