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德臣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4篇膝内
  • 4篇膝内翻
  • 4篇内翻
  • 4篇关节炎
  • 3篇胫骨
  • 3篇胫骨高位
  • 3篇截骨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3篇股骨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胫骨高位截骨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膝关节
  • 2篇疗效
  • 2篇截骨术

机构

  • 6篇北京德尔康尼...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作者

  • 8篇宋德臣
  • 6篇李瑞
  • 3篇邢斌
  • 1篇尹纪光
  • 1篇李金松
  • 1篇李玉军

传媒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3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行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4例,行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引流量,髋臼假体前倾角和外展角及股骨假体前倾角,术前、术后1、6、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术后引流量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髋臼假体前倾角和外展角及股骨假体前倾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61.76%,P<0.05),同时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P<0.05)。结论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引流量小、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快速恢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李瑞宋德臣孙磊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
单髁及全膝关节置换在治疗单间室KOA伴轻度膝内翻畸形中的近期疗效对比
2022年
分析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轻度膝内翻畸形采用单髁关节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5月-2019年10月内收治的122例内侧单间室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所接受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62,接受TKA手术治疗)和观察组(n60,接受UKA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等结果,对两组患者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内侧单间隙膝骨性关节炎伴轻度膝内翻畸形,采用UKA治疗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较轻、膝关节功能更好、活动度更大。结论:观察组接受UKA手术治疗后短期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接受TKA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苏向伟宋德臣李国钦李瑞孙万梅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关节中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从2010年08月至2011年03月,我院骨关节科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
宋德臣
关键词: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关节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临床疗效生理功能
文献传递
关节镜清理联合胫骨高位外侧闭合截骨Giebel钢板内固定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 探讨关节镜清理联合胫骨高位外侧闭合截骨Giebel钢板内固定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应用关节镜清理联合胫骨高位外侧闭合截骨Giebel钢板内固定治疗的78例(96膝)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对术前、术后股胫角(FTA)及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进行比较.结果 70例(86膝)患者获完整随访,随访12~ 28(22.4±0.2)个月,胫骨高位截骨处在术后8 ~14周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复查下肢应力位X线片检查显示力线维持在术后水平.膝股胫角术前为(187.6±0.4)°,术后为(172.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70膝,良10膝,中4膝,差2膝,优良率93.0%.HSS评分由术前的(69.0±3.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7.2±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联合胫骨高位外侧闭合截骨Giebel钢板内固定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良好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宋德臣邢斌苏向伟李玉军李瑞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膝内翻截骨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骨水泥半髋置换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骨水泥半髋置换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研究组应用骨水泥半髋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采用骨水泥半髋置换治疗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负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宋德臣苏向伟邢斌李瑞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情况
髋臼发育不良继发性骨关节炎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鉴别
2011年
从发病原因、病理机制、影像学表现、治疗和转归等方面论述髋臼发育不良继发性骨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区别,为二者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以避免误诊。
宋德臣李金松尹纪光
关键词:髋臼发育不良继发性骨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并膝内翻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Giebel钢板内固定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并膝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我科实施胫骨高位截骨Giebel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并膝内翻患者38例47膝。所有患者均以内侧间室疼痛为主。其中男13例15膝,女25例32膝;年龄36~58岁,平均48.5岁;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38例均获随访,随访18~24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钢板螺钉断裂、膝内翻复发、骨不愈合等并发症。截骨处在术后12~14周均达到骨性愈合,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摄片检查力线维持在术后水平。膝胫骨角术前平均为(102.1±4.3)°,术后平均为(91.5±4.1)°,所得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1,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24膝,良16膝,中5膝,差2膝,优良率85.1%。结论胫骨高位截骨Giebel钢板内固定术式简单,组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下床活动早,功能恢复快,效果满意,是一种治疗膝内翻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良好方法。
李瑞宋德臣张有磊邢斌
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膝内翻膝关节骨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伴膝内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被引量:30
2013年
膝内翻使患者下肢负重力线经过膝关节内侧,关节内负重力异常分布,内侧胫股关节面负荷增加。长期的异常负荷导致畸形进一步加重,引起骨性关节炎,出现疼痛不适、膝关节侧向摆动和骨质增生。胫骨高位截骨术通过改变下肢不正常的力线,纠正内侧胫股关节的过度负荷,使内侧关节软骨修复再造,同时截骨使骨内压降低,血液循环改善,从而消除或减轻膝关节疼痛[1],减缓膝关节退行性改变,自1958年Jackson首先提出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以来,该术式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临床效果确切,尤其对于膝内侧间隙退变严重伴膝内翻的患者尤为适用。
宋德臣李瑞张有磊
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术膝内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