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屠赛琦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催化
  • 2篇氧还原
  • 2篇乳液法
  • 2篇微波加热
  • 2篇微乳液
  • 2篇微乳液法
  • 2篇纳米
  • 1篇电池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性能
  • 1篇电极
  • 1篇电性能
  • 1篇毒性
  • 1篇阳极
  • 1篇阳极催化剂
  • 1篇氧化物
  • 1篇阴极
  • 1篇燃料电池
  • 1篇热法
  • 1篇微波辐射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屠赛琦
  • 3篇周德璧
  • 3篇任志伟
  • 1篇陈晓青
  • 1篇蒋新宇
  • 1篇袁新科
  • 1篇陈云兰

传媒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电源技术
  • 1篇Chines...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微乳液法合成Fe-Co-Ni合金纳米微粒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油包水(W/O)微乳液法,以KBH4为还原剂,在水相-Triton X 100-异丙醇-环己烷组成的W/O微乳液中还原二价铁、钴、镍盐,合成Fe-Co-Ni合金纳米微粒。考察反应气氛、温度、时间和洗涤溶液对反应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纳米微粒的形貌、结构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25-30℃的N2中反应1 h,得到的产物待丙酮破乳后用无水乙醇洗涤结果最佳。合成的Fe-Co-Ni合金是粒径为1-3 nm的球状微粒。
周德璧屠赛琦任志伟陈云兰
关键词:微乳液法纳米微粒
过渡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以及作为燃料电池催化材料的初步研究
过渡金属纳米材料由于本身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比例高、悬挂键多在催化材料、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现今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而W/O微乳液制备法由于在微乳液体系中制备的纳米粒子表面包裹有一层表...
屠赛琦
关键词:微乳液法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过渡金属纳米材料
文献传递
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合成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本文用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研究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相转移催化剂的量以及反应物的摩尔比等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以蒸馏水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n(二硫化钠)∶n(烯丙基氯)=0.65∶1,ω(二硫化钠)∶ω(四丁基溴化铵)=47.67∶1,微波功率195W,微波辐射时间12 min,收率82.2%。证明合成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对HepG2细胞具有细胞毒性。
袁新科陈晓青蒋新宇屠赛琦
关键词: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细胞毒性
Al-空气电池阴极材料的制备及电性能被引量:6
2007年
以Co、Mn硝酸盐为原料,加入一定量微波吸波剂Vulcan XC-72,用微波进行热处理制备了纳米复合氧化物MnCo2O4阴极材料。用热重(TG)分析了形成过程;通过扫描电镜仪(SEM)、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得知产物结晶良好,纯度高,平均粒径约15 nm,且分布均匀;在室温下、空气气氛中,以6 mol/L KOH为电解液、三电极体系中测试了由产物所制备的空气扩散电极对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效果,极化曲线显示:在-0.2 V(vs.Hg/HgO)电位下,ORR电流密度达96 mA/cm2;对由产物所制备的空气电极及纯金属Al片所组装的Al-空气电池进行了放电性能测试,效果良好。
任志伟周德璧屠赛琦
关键词:微波加热氧还原空气扩散电极
纳米晶型MnCo_2O_4的微波加热法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被引量:13
2007年
以Co和Mn的醋酸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得草酸盐前驱物,加入一定量微波吸波剂乙炔黑后,用微波进行热处理制得复合氧化物MnCO2O4.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产物为纳米晶型,结晶良好,纯度较高,粒径为10~20nm且分布均匀.在室温下、空气气氛中,以6mol/L的KOH溶液为电解液测试了由MnCO2O4制备的空气扩散电极对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效果.极化曲线显示,在-0.2V(σsHg/HgO)电位下,氧还原反应电流密度达96mA/cm^2.为显示微波加热法的优越性,用马弗炉煅烧制备了MnCO2O4,并对两种热处理方法所得产物的物化性能进行了比较.
任志伟周德璧屠赛琦
关键词:复合氧化物微波加热氧还原电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