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海龙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外源NO对UV-B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活性氧组分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为了研究外源NO对UV-B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活性氧组分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ML7113小麦为受试材料,以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作为外源NO的供体,预先用0.1mmol/L的SNP浸种24h,设置4个处理组:对照组(CK)、紫外线UV-B胁迫处理组(B)、UV-B胁迫和SNP复合处理组(B+SNP)、SNP单独处理组。待幼苗生长7天后取其叶片进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气孔密度、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NO供体SNP能显著增加经UV-B胁迫后小麦幼苗的株高,并使其小麦幼苗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19.69%、15.25%、41.36%,同时使其小麦叶正面气孔密度增大10.34%。SNP单独处理使得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较CK分别提高12.43%和5.99%,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0较CK显著提高0.5%和5.16%。此外,SNP能使小麦幼苗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较CK显著降低27.30%和74.92%,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较CK显著降低24.47%。通过体内相关生理指标物质含量的变化来响应UV-B胁迫对小麦幼苗造成的伤害,而适宜浓度的外源NO(0.1mmol/L)可以缓解UV-B胁迫下对小麦幼苗的伤害作用,从而增强小麦幼苗对UV-B胁迫的适应能力。
- 刘福霞帖海龙高丽丽韩榕
- 关键词:一氧化氮UV-B胁迫小麦活性氧组分光合特性
- He-Ne激光和增强UV-B辐射对小麦微丝结合蛋白profilin的影响
- 地球表面UV-B辐射增强是大气臭氧层被破坏的结果,地球生态系统也深受其害,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其产量也受UV-B辐射影响,那么研究小麦对增强 UV-B辐射的响应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微丝在调...
- 帖海龙
- 关键词:小麦HE-NE激光UV-B辐射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