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肠病术后应用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为观察肛肠病术后应用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缘水肿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水肿临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康复新液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有良好的促进愈合和降低水肿作用。
- 常为伟杨会举陈淑君刘佃温
- 关键词:康复新液创面愈合
- 健脾益肾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和炎症性肠病问卷(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0.5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健脾益肾消溃方(药物组成:山药、淫羊藿、薏苡仁、炒白芍、党参、陈皮、茯苓、白及、地榆炭、五味子、吴茱萸、甘草片)治疗,1剂/d,水煎至400 mL,200 mL/次,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治疗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有效5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6例,好转5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1.88%(23/3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IL-6和TNF-α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IL-10和IBDQ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益肾消溃方能较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炎症因子水平和IBDQ评分。
- 常为伟刘晓博潘慧陈淑君张双喜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炎症因子
- 溃结汤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溃结汤灌肠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48例远端溃疡性结肠炎且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溃结汤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混合液灌肠治疗。经治1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外周血CRP、IL-6、IL-17等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大便质稀、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主要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RP及促炎因子IL-6、IL-17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2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1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汤灌肠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促炎因子水平,缓解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潘慧姚宏健常为伟李阳陈淑君刘佃温刘世举
- 关键词: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CRPIL-6IL-17
- 消溃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消溃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消溃方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I)、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Baron内镜评分、Geboes评分以及外周血IL-6、IL-10、IL-17、CRP水平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肠道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DA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IBDQ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治疗组中医证候、D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BD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aron内镜评分、Geboe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外周血CRP、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外周血CRP、IL-6、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大肠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溃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调节炎症因子以及肠道菌群的平衡,减轻肠道黏膜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 常为伟姚宏健潘慧陈淑君张慧俭刘佃温刘世举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灌肠治疗肠道菌群临床疗效
- 金硝逐瘀汤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痔疮术后肛门水肿及血清β-E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观察金硝逐瘀汤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痔疮术后肛门水肿、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7例;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加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金硝逐瘀汤熏洗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肛门疼痛及水肿情况、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分,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9%,对照组为80.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肛门疼痛、水肿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β-E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痔疮术后患者应用金硝逐瘀汤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效果显著,其可显著减轻患者肛门疼痛、水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 董倩倩常为伟潘慧陈淑君
- 关键词:痔疮肛门水肿马应龙麝香痔疮膏Β-内啡肽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0例,两组均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配合针灸及灌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TGF-β评分上升,TNF-α评分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95.0%、对照组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更好。
- 常为伟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 化浊清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化浊清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化浊清肠方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黏液脓血便、大便质稀及里急后重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肠道菌群中大肠杆菌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乳酸杆菌和双岐杆菌均较治疗前增多(P<0.05)。结论:化浊清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腹胀腹痛,粘液脓血便、大便质稀及里急后重症状,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
- 潘慧姚宏健常为伟李阳陈淑君刘佃温刘世举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肠道菌群
- 迈之灵片防治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迈之灵片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于术后当天口服迈之灵片300mgBid,观察术后7天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水肿程度,结果:迈之灵片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疗效满意。
- 常为伟
- 关键词:迈之灵片混合痔术后水肿
- 补脾益肾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补脾益肾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2例诊断为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1例。治疗组给予补脾益肾方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整体的临床疗效及腹胀腹痛、黏液脓血便、肛门坠胀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肠道菌群中大肠杆菌量较治疗前降低(P <0.05),乳酸杆菌和双岐杆菌均较治疗前增多(P <0.05)。结论补脾益肾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同时调节患者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潘慧姚宏健常为伟李阳陈淑君刘世举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中医药疗法
- 经直肠超声与瘘管X线造影对肛瘘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经直肠超声与瘘管X线造影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41例肛瘘患者分别行经直肠超声和瘘管X线造影检查,观察肛瘘的内口、主管及其与周围肌肉的关系;并追踪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1例直肠超声示32例内口及瘘管明确,共41个内口,43个主管。X线造影检查示21例直肠内见对比剂显影,瘘道内口与肛管相通,共24个内口,25个主管,26个窦道;手术结果示41例中33例为单纯性肛瘘,8例为复杂性肛瘘,共50个内口,51个主管。术前经直肠超声对内口及主管的显示率分别为82.0%、84.3%,高于瘘管X线造影对内口及主管的显示率(48.0%、49.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经直肠超声和瘘管X线造影检查各有价值,瘘管X线造影可作为经直肠超声检查的有益补充。
- 田婧骈林萍王飞周舟常为伟
- 关键词:直肠瘘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