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芬只

作品数:17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离子
  • 4篇光谱
  • 3篇等离子体共振
  • 3篇增强拉曼光谱
  • 3篇拉曼
  • 3篇拉曼光谱
  • 3篇表面等离子体...
  • 3篇表面增强拉曼
  • 3篇表面增强拉曼...
  • 2篇多孔
  • 2篇药学
  • 2篇药学专业
  • 2篇乙酰
  • 2篇有机化学
  • 2篇自组装
  • 2篇羟基丁酸
  • 2篇脱乙酰壳多糖
  • 2篇微球
  • 2篇纳米
  • 2篇壳多糖

机构

  • 7篇苏州卫生职业...
  • 4篇苏州大学
  • 1篇焦作师范高等...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苏州市疾病预...
  • 1篇苏州医药科技...

作者

  • 12篇庞芬只
  • 4篇张新胜
  • 3篇周群
  • 3篇郑军伟
  • 2篇石慧
  • 2篇刘德秀
  • 2篇张兴霞
  • 1篇陆天虹
  • 1篇井泉映
  • 1篇李晓伟
  • 1篇郝利娜
  • 1篇赵宏
  • 1篇闫月荣
  • 1篇黄奕
  • 1篇张利明

传媒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光散射学报
  • 1篇职业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 1篇科教导刊
  • 1篇科技视界
  • 1篇求知导刊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6
  • 2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色化学理念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2016年
绿色化学与有机化学关系极为密切,在进行有机化学教学时,可以从诸多个角度渗透绿色化学.例如,不同种类有机反应中原子的经济性、不同种类有机化合物的特质及有机合成,等等.这一方面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庞芬只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有机化学教学
一种生物粘附性多孔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粘附性多孔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聚3‑羟基丁酸己酸酯的二氯甲烷溶液;(2)将药物、分散剂、增溶剂加入到致孔剂中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A;(3)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
石慧刘德秀庞芬只
文献传递
球型和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光谱性质比较被引量:6
2005年
柠檬酸钠还原和诱导晶种生长法合成了球型和棒状金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的吸收光谱表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强烈依赖于金属粒子的形状,球型粒子表现为单-SPR谱峰,而棒状粒子则具有横向和纵向SPR谱峰,且纵向SPR峰位和强度取决于棒状粒子的径横比。棒状金纳米粒子对吸附的对巯基苯甲酸分子的拉曼散射比球型金纳米粒子具有更强的表面增强性能,归因于棒状粒子高能晶面上的吸附可能导致的更强的化学增强效应。
张兴霞周群庞芬只郑军伟
纳米微反应器的制备、应用及表征
利用微乳液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600nm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可制备不同粒径的单分散性好聚苯乙烯纳米粒子。聚苯乙烯乳液在溶剂水分子缓慢自然挥发过程中,可自发地在固体基底表面形成单层或多层自组装规则结构,在...
庞芬只
关键词:聚苯乙烯自组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文献传递
互联网+背景下药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改革初探
2019年
本文是在互联网资源背景下对药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索。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学生,运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张新胜庞芬只
关键词:无机化学课程改革
一种生物粘附性多孔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粘附性多孔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聚3‑羟基丁酸己酸酯的二氯甲烷溶液;(2)将药物、分散剂、增溶剂加入到致孔剂中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A;(3)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
石慧刘德秀庞芬只
文献传递
让兴趣的种子在课堂生长
2015年
在对第二课堂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教育个体的多样性和兴趣的广泛性,选择了那些参与度广泛,参与热情高涨的活动充实到第二课堂中来。通过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幸福和成功。
张新胜庞芬只
关键词:第二课堂素质教育
银纳米粒子自组装结构的光谱性质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自组装方法在玻璃基底表面上构筑了银纳米粒子二维亚单层结构,进而以对巯基苯胺为耦联分子进行银粒子的二次组装,构成具有分子尺寸间隙的银粒子簇.银粒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依赖于粒子间距、表面吸附分子和粒子组装方式.同层内的银粒子相互间电磁偶合可导致银粒子偶极子等离子体共振蓝移;对巯基苯胺的吸附则使得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红移.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果表明,具有分子尺寸间隙的银粒子簇对耦联于粒子间的对巯基苯胺分子的拉曼散射具有极大的增强效应,同时也使耦联的对巯基苯胺与银粒子间产生更大程度的电荷转移.
周群张兴霞庞芬只李晓伟郑军伟陆天虹
关键词:银纳米粒子自组装结构光谱性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镍纳米球腔阵列上吸附分子拉曼散射的表面增强效应
2006年
通过聚苯乙烯纳米球为模板制备了规则排列的镍纳米球腔阵列。研究结果表明吸附于镍纳米球腔内的对巯基苯胺的拉曼散射可被极大增强。拉曼散射的表面增强被归因于纳米球腔阵列的协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与光的耦合导致的电磁场增强以及纳米球腔结构对电磁场的聚焦效应而使球腔内电磁场能量密度的增大。
庞芬只周群井泉映赵宏郑军伟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阵列
趣味教学法在高职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通过课堂导入、信息化技术、社会热点、科学故事、发挥学生主体性等方式,探讨如何增强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郝利娜庞芬只张新胜
关键词:高职教学趣味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