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益 作品数:80 被引量:999 H指数:20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矿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新疆有色金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金属矿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优势突出,有着巨大的勘查开发潜力,是我国重要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发展自治区有色金属产业,是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举措。研究立足新疆铜、镍、铅、锌、钼、铝、镁等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禀赋特征,基于产业链视角,利用桑基图的分析方法,对自治区有色金属资源流动进行了表达和分析,剖析全产业链结构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提出了自治区有色金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自治区有色金属产业链总体表现为基础地质调查、资源勘查与开采、精深加工、产品制造、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品牌营销、市场开拓等环节和主体衔接不紧密、耦合配套程度不高,产业链条极短且相对分散,全产业链增值能力不强。(2)自治区有色金属产业链具有巨大的勘查开发潜力。随着新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重大战略部署的不断深入,有色金属产业链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自治区和国家也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有色金属综合产能提升,确保自给有余,有利于增强自治区在有色金属产业链的优势。(3)高质量发展对策:一是增加后备资源保障,促进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不断提高,开展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加大有色金属矿产1200 m以浅找矿工作,建立找矿模式和综合找矿模型,助力找矿突破,支持矿山深部及外围“增储扩储”。二是大力发展有色金属规模生产。“十四五”期间,全区铜、镍、铅、锌等有色金属产量超过3000×10^(4)t;有色金属规模化生产比例达到70%;形成“5+5”个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冶炼基地。三是促进有色金属产业链下游延链,大力延伸下游精深加工产业链,着力构建以初加工产业为基础、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导的有色金属产业体系。推动形成“4+2� 刘江涛 李平 贾健 杨宗喜 张万益关键词:有色金属 产业链 全球硼矿资源现状与利用趋势 被引量:16 2019年 据统计2017年我国硼矿石消费全球第一,市场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有所抬头的情况下,进行全球硼矿资源现状与利用趋势的总结与研究,对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全球硼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我国硼工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硼资源储量大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完整的硼产业体系;然而,我国硼矿勘查程度不高,开发利用难度大,可供持续开发利用的后备资源不足,尤其是优质硼资源相对缺乏,对外依存度高。因此,加强火山沉积型高品质硼矿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促进我国硼矿产业升级、优化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强化技术创新,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密切国际合作促进高品质硼矿原材料的进口,保障硼资源供给。 张福祥 赵莎 刘卓 荆海鹏 张万益 董延涛 王丰翔关键词:硼矿 战略性矿产资源 资源现状 全球资源 全国重点成矿区带矿产勘查成果集成与应用 2017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项目“重点成矿区带矿产勘查跟踪与成果集成”旨在以我国紧缺的铁、铜、铝、锌、钾盐、金等重要矿种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矿产勘查跟踪与成果集成研究,为矿产勘查宏观部署和战略选区、国家中长期矿产资源勘查规划提供依据。项目所取得的成果重点解决了我国2010至2014年找到什么矿、找到多少矿、矿在哪里、品位怎样和下步在哪里找的问题,是我国矿产勘查规划与部署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为我国矿产勘查领域的系列规划部署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力地支撑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顺利推进。 张万益关键词:矿产勘查 成矿区带 勘查成果 地质矿产调查 矿产资源勘查 内蒙古东乌旗吉林宝力格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内蒙古东乌旗吉林宝力格银(金)矿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银矿床.该矿床位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政府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北东方向120 km.自1991年原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09队在本区发现银矿点开始至2005年,... 张万益 聂凤军 刘妍 温银维 江思宏 许东青关键词:东乌旗 银金矿床 地质特征 文献传递 全球铂族金属资源分布、供需及消费格局 被引量:10 2022年 中国铂族元素(Platinum group elements,PGEs)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对外依存度高达98%,存在巨大的供应风险。从全球PGEs矿产资源的产出环境、分布特征和成因类型出发,结合近10年全球PGEs矿产资源的开发与消费,研判中国PGEs产业链的消费形势和供需格局,深入分析世界和中国PGEs矿产资源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保障中国PGEs资源安全供应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实现PGEs资源的储量保障和合理配置。研究表明,①全球PGEs资源储量稀缺,空间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南非、津巴布韦、俄罗斯和北美等国家或地区,中国探明PGEs资源量所占比重不足世界资源量的1%,对外依存度高达98%;②全球PGEs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但以产于镁铁质—超镁铁质大火成岩省内的岩浆型PGEs矿床为主,占全球PGEs矿床数量10%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则占据了世界PGEs资源量的85%。③近3年,全球和中国PGEs勘查工作进入低谷期,新发现资源较少。未来10年全球供应量将不会呈现明显的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全球PGEs供应量主要被欧美、南非和俄罗斯等矿业寡头控制,中国大型PGEs矿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④未来10年中国PGEs需求量将高达160~185 t,年均增长率约为2.67%,建立战略储备、稳定全球供应和加强循环利用势在必行。 王丰翔 王丰翔 栾卓然 张伟波 张伟波关键词:铂族元素 资源分布 内蒙古白音查干银多金属矿化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6 2007年 白音查干银多金属矿化区是近两年来在内蒙古中东部找到的一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银-铅-锌矿预查区,大规模找矿勘查和综合性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坑)探结果表明,在白音查干地区及外围存在有数条长千余米、宽几十米到百余米的银多金属矿化带。钻孔中所见矿化体以厚度大、连续性好和品位高为特征,银含量变化范围为(22.4~2270)×10-6,平均值为502.68×10-6;最高值为3775×10-6;铅为0.46%~5.40%,平均值为0.69%,最高值为6.19%;锌1.34%~18.5%,平均值为2.64%,最高值为32.11%。综合性研究结果表明,海西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为矿化带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物质来源,北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为成矿物质的堆积提供了空间条件,二叠系泥质粉砂岩为成矿流体的沉淀起到了圈闭作用。根椐上述成矿理论,结合地质和物化探资料数据,认为在白音查干银多金属矿化区及外围实现更大的找矿突破是完全有可能的。 聂凤军 温银维 赵元艺 姜羡义 江思宏 张万益关键词:构造-岩浆活动 找矿突破 “源-汇”沉积体系主导下的现代风成相发育模式探讨:以青海湖东岸为例 被引量:10 2018年 湖泊滨岸带风成沉积一直是湖泊沉积研究的薄弱点。占据青海湖湖盆面积近五分之一的东岸沙丘为研究现代湖泊滨岸带提供了一个现代沉积实例。随着沉积学的不断发展,研究内容已经从"一元"的传统相模式逐渐过渡为"二元"的"源-汇"体系。以野外地质考察和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调研和相关测试分析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团保山前发育有相对广阔的滨岸沉积,指示了青海湖湖水曾经达到山前地带。大面积的滨岸沉积和古沙丘出露水面以及风对山体的吹蚀,为湖东风砂堆积提供了物源基础。干旱-半干旱气候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断陷湖盆的长条形地貌使得风沿着长轴方向吹扬,造成风成堆积物在长轴的一端堆积。高大的团保山/达坂山的山前复杂地貌特征为金字塔沙丘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西北风产生的波浪和沿岸流作用于沙岛和海晏湾的滨岸带,导致滨浅湖的砂堆积形成沿岸沙坝。随着湖平面的下降,沿岸沙坝出露水面,并逐渐闭合形成障壁岛-泻湖沉积。 陈骥 陈骥 姜在兴 张万益 刘超关键词:风成沉积 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被引量:3 2022年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但伴随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资源诅咒”“资源竭而城市衰”的问题日益严重。为助力化解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章引入生态足迹概念,通过建立模型反映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评估我国28个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模型研究生态足迹与人口、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五个主导因素之间的关联度。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资源型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刘玲娜 吴冬梅 张万益 孙永平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影响因素 新疆钾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3年 为全面推进新疆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及矿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冶金及化工原料产业链建设,对新疆钾盐产业上游资源、中游采选和下游生产销售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分析新疆钾盐产业存在的问题及优势机遇,提出新疆钾盐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路径及具体措施。2021年新疆钾盐经济可采储量2.84×10^(8)t,保有资源量为1250.60×10^(4)t,占比为4.4%,居全国第二。钾盐资源主要集中在若羌县罗布泊地区,占全区98%,是区内唯一在产的大型钾盐矿产地,采矿规模约400万吨/年。国投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是新疆年产百万吨级资源型钾肥的龙头企业,钾肥生产能力150万吨/年,硫酸钾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约45%,主要产品包括硫酸钾、硫酸钾镁肥、全水溶硫酸钾及钾镁特种肥。产品销售占比为疆内10%,疆外90%。新疆钾盐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钾盐勘查程度低,油钾兼探互利共享机制不畅及综合利用率低、技术装备水平待提高等。同时也有显著的优势:(1)政策支持力度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鼓励钾盐资源基地建设,推动优质资源的规模开发集约利用。《规划》提出巩固新疆罗布泊钾盐基地,以保持国内55%~60%的自给率;(2)资源潜力巨大,新疆钾盐预测总体资源量达8.8×10^(8)t,主要分布于罗布泊、塔里木盆地及昆仑-阿尔金地区,为下一步勘查提供了明确的靶区;(3)增储空间充足,区内未占用钾盐资源储量占全区保有资源储量的45%,充分利用好这部分资源可有效提高区内钾盐资源保障水平。在“壮大一个基地,深挖一个盆地,发展一批湖泊”的区域布局思想指导下,提出3点具体实施建议:(1)提高盐湖资源保障能力。在基础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展盐湖深、浅部勘查,优化矿业权配置,理顺油钾兼探工作实施流程,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2)发展盐湖资源综合开发技术,将新� 袁建国 李平 贾健 杨宗喜 张万益关键词:钾盐 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2008年 敖包吐萤石矿床是内蒙古北部苏莫查干地区单一萤石矿集区中的一个代表性矿床,产于早二叠世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早白垩世敖包吐花岗岩的接触带上。文章通过分析该矿床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揭示出萤石的成矿作用可分为2个阶段,即交代作用和充填作用。交代作用过程中大石寨组的结晶灰岩可能为萤石的形成提供了部分Ca来源,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海水基本类似,具有Ce负异常;成矿作用后期主要表现为充填作用,形成颗粒粗大的萤石,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并随着萤石的沉淀析出,稀土元素总量逐渐下降,反映出成矿流体经历了较长期的演化过程。各地层单元、花岗岩体和萤石矿石的Sr、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萤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具有壳、幔源混合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早白垩世敖包吐花岗岩可能是萤石中F的主要来源,而大石寨组的结晶灰岩则可能提供了Ca。另外,Pb、Nd同位素的极大不均一性,有可能是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对艾力格庙群放射性组分的选择性吸收的结果。萤石成矿作用与钾玄岩的时空关系暗示了萤石的成矿过程可能是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下地壳的置换地质事件的结果。在构造转型的过程中,燕山中期富碱的酸性花岗岩浆的活动分异出富含F的成矿流体,与幔源流体混合,沿区域重新活化的深大断裂和大石寨组的层间破碎带上升,交代其间的灰岩透镜体,从而形成敖包吐中型萤石矿床。 许东青 聂凤军 刘妍 张万益 云飞 张天俊 林日亮 吕旭光关键词: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