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伶俐
-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龙的传人”一说的由来被引量:1
- 2011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通俗的抒情歌曲十分流行。以龙为题的就有《龙的传人》、《中国龙》、《中国,龙的故乡》、《相聚在龙年》等。这些歌曲把中国比作龙,把中华民族比作龙,以龙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把现在的中国人称为"龙的传人"。
- 张伶俐吉成名
- 关键词:抒情歌曲中国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述评被引量:11
- 2006年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逐渐重视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一些问题还存在不同观点。了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主要观点和研究状况,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张伶俐郭汉民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家庭德育活动方式刍议
- 2008年
- 家庭德育活动是家庭内部长辈(主要是父母或祖父母)使晚辈学会如何做人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所有德育活动中.家庭德育活动始终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一个家庭如何开展德育活动,关系到子女长大以后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家庭德育活动应该坚持辩证施教,长辈以身作则.与学校、社区积极配合的原则。
- 张伶俐
- 关键词:德育活动家庭教育活动以身作则祖父母施教
- 高等教育规制改革:政府与大学的路径创新被引量:4
- 2006年
- 高等教育政府规制改革进行到当前阶段后,政府与大学各自的路径创新成为关键。路径创新依赖于政府和大学在三个方面的逻辑转换,即从权力的让渡到行政权力向学术权力的转换;从权责划分到效能责任模式的建立;从理性规范分析到实践规范的推行。
- 廖湘阳张伶俐
- 关键词:政府规制逻辑转换
- 维新时期梁启超的教育改革思想
- 2006年
- 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从救国御侮的需要出发,极力主张改革教育。他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最严重的问题是民智不开、人才缺乏,而究其原因,是当时的教育所致;中国如欲变法图强,必须培养人才,欲培养人才,则必须改革教育;教育改革是政治改革的基础。他提出了变科举、重师范、兴女学、改革儿童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改革主张,对清末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借鉴意义。
- 张伶俐郭汉民
- 关键词:维新时期救国教育改革
-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
- 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于近代,它不是中国社会内部和中国高等教育自身演进的逻辑结果,不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自然延伸,中国历史上没有现成的、完备的模式,借鉴外国高等教育模式以及模式的频繁转换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张伶俐
- 关键词:中国历史近代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模式
- 文献传递
-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综合性大学精英教育的发展被引量:6
- 2005年
-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方向。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方面要发展大众教育,另一方面要有选择地保留精英教育,参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文章对精英教育重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 张伶俐
-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精英教育大众化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大众教育
-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李续宾与晚清湘军”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9年
- 李续宾(1818-1858),字如九、克惠,号迪庵,谥忠武。湖南湘乡(今湖南娄底涟源市杨市镇)人,晚清湘军著名将领,是近代湖湘人才群体的重要一员,具有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性。其成功,既植根于山地、水乡、商道、古镇等地理要素兼而有之的环境条件,又承载了湖湘、梅山、药王、创业等文化元素融合而成的独特基因,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已经成为涟源最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文化资源。为进一步挖掘湖湘文化的深刻内涵,实现其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018年11月17至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省湘学研究院在李续宾家乡联合主办了“李续宾与晚清湘军”全国学术研讨会。
- 张伶俐吉朗
-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湘军晚清
- 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20世纪20年代我国借鉴美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制定并颁布了《壬戌学制》。这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打上了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烙印。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既有积极意义,又有弊端。总结这个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张伶俐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及其启示被引量:3
- 2007年
-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属于"后发外生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模式,以及模式的多次转换,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主要突出特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经历了学习泰西、仿效日本、借鉴美国的演变历程。每一次模式的抉择和转换,都深深地打上了时局复杂多变的烙印。回顾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演变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可以为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 张伶俐
- 关键词:高等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