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桴
- 作品数:9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云南褐煤CO/H_2O超临界萃取产物结构分析被引量:4
- 1996年
- 对云南先锋褐煤CO/H2O超临界萃取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平均分子量测定和H-NMR、FTIR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具有较小的结构单元和较高的杂原子含量,主要由芳环数为2-5,并具有烷基和酚羟基取代度28-46%的取代芳香结构组成。对正已烷可溶物柱色谱烷烃馏分和芳烃馏分进行了GC/MS分析,在烷烃馏分中检测出一系列烯烃存在,表明在萃取过程中有裂解反就 发生;芳烃馏分以基萘和烷基四氢萘为主要成分。
- 赵宗彬陈受斯薛文华张振桴
- 关键词:褐煤萃取
- 煤中微量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的动态被引量:9
- 1995年
- 本文通过对三种煤样进行实验室模拟燃烧,并结合燃煤电厂实际,研究了煤中微量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的动态。结果表明:在煤炭燃烧过程中,砷和铅是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
- 樊金串张振桴
- 关键词:煤炭燃烧微量元素
- 测定煤灰熔聚温度的方法探讨
- 张振桴
- 关键词:煤燃烧产物热化学性质温度测量
- 小龙潭褐煤中砷,铅,铬等元素的结合状态被引量:14
- 1993年
- 本文用浮沉法及酸、碱和有机溶剂抽提方法探讨了小龙潭褐煤中As,Pb,Cr等元素的存在状态。结果说明,As主要是以有机结合状态存在,Cr有部分是与煤中腐植酸络合,Pb则主要为无机结合状态。
- 张振桴樊金串
- 关键词:褐煤砷铅铬
- 煤中砷,铅,铍,铬等元素的存在状态被引量:38
- 1992年
-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无机物按其在煤中的浓度大小可分为三类:(1)常量元素,在煤中浓度大于0.5%,如Si,Al,Fe,Ca等。(2)次要元素,约占煤的0.02%—.5%,包括K,Mg,Na,Ti,有时还有P,Ba等。(3)微量元素,在煤中浓度<0.02%,这类元素目前已测出60种左右。60年代以来,基于能源需求的增加,国内外煤炭消耗量都很大,考虑到有害的微量元素对环境的污染。
- 张振桴樊金串晋菊芳杨幼村宋丽君杨煌
- 关键词:铅砷煤
- 煤中碳氢氮快速自动测定
- 1996年
- 本文研究用LECOCHN-1000元素分析仪测定煤中碳、氢、氮的条件与分析精度。在本文所述范围内,该仪器对碳、氢、氮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0.7%、0.5%。该仪器是快速、自动测定煤中碳、氧、氮的一理想设备。
- 李英张振桴
- 关键词:碳氢氮煤元素分析仪
- 用小三角锥体测煤灰熔融性探讨
- 2000年
- 张振桴邢树福
- 关键词:煤灰熔融性温度
- 煤的超临界萃取研究被引量:10
- 1996年
- 本文从超临界萃取原理、溶剂体系、萃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萃取动力学、萃取产物的结构分析,以及影响萃取过程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当前煤超临界萃取研究的发展状况。
- 赵宗彬陈受斯张振桴
- 关键词:煤超临界萃取萃取
- 先锋褐煤CO/H_2O超临界萃取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在不同CO初压、不同催化剂作用下,以CO/H_2O为溶剂对云南先锋褐煤进行超临界萃取,对萃取物的族组成进行了1H,13C-NMR分析。结果表明:萃取产率和转化率随CO初压增大而增加;CO和H_2O可发生变换反应生成中间态活泼氢,从而具有较强的供氢能力,使萃取产率和转化率提高;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及其碳酸盐对CO/H_2O变换反应有较强的催化作用;萃取物的油组分以单环芳香结构为主,具有较高的H/C比和较多的长链取代烷烃结构,而沥青烯杂原子含量较高,由复杂的多聚芳环组成。
- 赵宗彬王旭珍陈受斯张振桴
- 关键词:褐煤超临界萃取抽提物一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