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映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缺血
  • 4篇脑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代谢产物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多胺
  • 1篇血性
  • 1篇中毒
  • 1篇神经毒
  • 1篇神经毒性
  • 1篇神经毒性作用
  • 1篇神经修复
  • 1篇受体
  • 1篇鼠脑
  • 1篇酸敏感离子通...
  • 1篇酸中毒
  • 1篇缺血性脑梗死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张映
  • 3篇刘颖异
  • 3篇潘玉君
  • 2篇王静
  • 1篇李方钦
  • 1篇马驰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酸敏感离子通道与脑梗死
2014年
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且极易复发。但目前针对急性脑梗死在时间窗内溶栓、抗凝等治疗手段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修复受损脑组织,且伴有出血等风险。寻找脑梗死形成发展的原因并予以治疗迫在眉睫。酸中毒是引起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酸中毒能加重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且其梗死面积与酸中毒的程度直接相关。但缺血产生的酸中毒如何引起神经元损伤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最近研究发现酸中毒能激活一种在中枢及周围神经中广泛存在的膜通道,即酸敏感离子通道,它对Ca2+通透,能引起细胞内Ca2+超载,同时能激活胞内酶引起细胞内蛋白质、脂类及核酸的降解,加重缺血后脑损伤。本文就酸敏感离子通道1a与脑梗死做一综述。
张映刘颖异胡玲琴马驰潘玉君
关键词:脑缺血酸中毒
多胺及其代谢产物对脑缺血的影响与治疗被引量:3
2014年
多胺(Polyamines)是直链多价阳离子碱性胺,包括腐胺(putrescine,PUT),精胺(spermine,SPM),精脒(spermidine,SPD)等。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内,是一种代谢调控物质,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脑梗死是成人致残、致死的最常见疾病之一。研究表明,脑缺血后,多胺及其代谢产物增加,能引起梗死面积的扩大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的坏死。其潜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缺血后多胺代谢产生腐胺,3-氨基丙醛(3-amidopropanal 3-AP),过氧化氢及丙烯醛等的活性物质有关,它们参与开放钙离子通道,破坏血脑屏障,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及缺血再灌注性神经性损伤等病理过程。而抑制多胺代谢可有效地缓解缺血后多胺及其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的神经损伤。本文就多胺及代谢产物对脑缺血的神经毒性作用及药物抑制多胺代谢治疗脑梗死做一综述。
张映王静胡玲琴刘颖异潘玉君
关键词:多胺代谢产物脑缺血神经毒性作用
PSD-95与脑缺血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PSD-95(突触后密度蛋白-95)在突触后密度区含量丰富,具有复杂的结构域,与膜受体、离子通道、细胞粘附因子和信号分子等相互作用聚集成大分子复合物,在突触的可塑性、学习记忆、大脑的病理生理紊乱等起重要作用。PSD-95与脑缺血神经元损伤和凋亡的分子机制有密切联系。脑缺血再灌注后PSD-95在缺血侧皮层的变化表现为PSD-95阳性细胞数的减少和细胞形态的受损改变。抑制NMDA受体活性的治疗策略包括破坏受体本身、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破坏PSD-95/NMDAR相互作用、破坏PSD-95/nNOS相互作用、nNOS抑制剂药物干预。已有研究发现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中抑制PSD-95复合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脑缺血。实验性的PSD-95抑制剂减少了短时间和长时间局部脑缺血大鼠的梗死面积、并恢复相应的运动功能治疗脑缺血。本文重点研究PSD-95与脑缺血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
刘颖异胡玲芹张映李方钦王静潘玉君
关键词:脑缺血
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大鼠脑缺血对ASIC1a表达的影响
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降纤、溶栓、抗凝等方法不能有效修复缺血后的神经功能损伤,因此,干细胞治疗脑缺血性疾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逐渐引起关注。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
张映
关键词:缺血性脑梗死骨髓基质细胞干细胞治疗神经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