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丽

作品数:63 被引量:293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地黄
  • 21篇怀地黄
  • 17篇山药
  • 14篇试管苗
  • 13篇脱毒
  • 12篇怀山药
  • 8篇愈伤
  • 8篇愈伤组织
  • 8篇植物
  • 7篇生长发育
  • 6篇盾叶薯蓣
  • 6篇薯蓣
  • 6篇脱毒苗
  • 6篇PP333
  • 5篇植物生长
  • 5篇植株
  • 4篇多效唑
  • 4篇愈伤组织诱导
  • 4篇生理特性
  • 4篇牛膝

机构

  • 63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郑州澍青医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新乡学院
  • 1篇河南省农业厅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63篇李明军
  • 63篇张晓丽
  • 22篇赵喜亭
  • 21篇陈明霞
  • 9篇徐鑫
  • 8篇刘雯
  • 7篇李敬敬
  • 7篇李俊华
  • 7篇周娜
  • 7篇杜琳
  • 6篇李萍
  • 6篇张楠
  • 6篇刘文英
  • 6篇芦婕
  • 5篇刘萍
  • 5篇刘杰
  • 4篇龚玉佳
  • 4篇邓丽
  • 4篇徐守真
  • 4篇洪森荣

传媒

  • 9篇北方园艺
  • 8篇河南农业科学
  • 8篇河南师范大学...
  • 5篇植物学报
  • 4篇中草药
  • 3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种子
  • 2篇广西植物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教师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P_(333)对怀地黄试管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PP333对怀地黄试管苗生长及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实验、比色法和愈创木酚法探讨PP333对试管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P333均促进试管苗芽的萌发,使根系粗壮,根数增加,低浓度PP333(0.01、0.05mg·L-1)促进试管苗茎的伸长生长,高浓度(0.1、2mg·L-1)抑制茎、叶生长,PP333浓度为2mg·L-1时壮苗效果最佳。PP333处理使试管苗生长中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力提高。适宜浓度的PP333可以改变试管苗的生理特性,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李明军徐鑫张晓丽杜琳
关键词:怀地黄PP333试管苗生理指标
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培养方式、碳源、氮源对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以期找到适宜的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基。方法以B号山药试管苗为材料,运用一步培养法和两步培养法筛选最佳培养方式,在此基础上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氮源和碳源进行诱导培养,定期对微型块茎的诱导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两步培养法、60g/L的碳源(白砂糖或蔗糖)、[NO3-]/[NH4+]为3∶1、总氮量为30mmol/L时有利于山药微型块茎的诱导形成。结论首次建立了两步培养法诱导山药微型块茎形成的培养模式,筛选出了适宜的碳源和氮源,为微型块茎的离体诱导形成及工厂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李明军刘欣英李萍张晓丽赵喜亭柳俊谢从华
关键词:山药碳源氮源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怀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以B号山药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NAA,2,4-D和细胞分裂素KT,6-BA单独使用对怀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长素有利于微型块茎的有效数量、总重量、单株平均微型块茎数及块茎指数的显著提高,NAA和2,4-D诱导微型块茎形成的适宜浓度分别为0.5 mg/L和0.1 mg/L,且以2,4-D 0.1 mg/L的诱导效果最好;细胞分裂素对微型块茎的形成不利,其中6-BA效果更差,微型块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提高,且浓度大于2 mg/L时无微型块茎形成。
李明军邓丽刘欣英赵喜亭张晓丽刘文英
关键词:怀山药NAA2,4-DKT6-BA
怀山药微型块茎形成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被引量:10
2017年
怀山药脱毒试管苗经诱导可形成脱毒微型块茎,其作为繁殖体比试管苗具有优势。以继代培养的脱毒试管苗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接种于含60 g·L-1蔗糖的MS液体培养基中,采用黑暗震荡的培养方式进行微型块茎诱导,分别在外植体时期、出芽期、芽伸长期、微型块茎形成期、膨大期和成熟期取材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微型块茎形成过程中可溶性总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微型块茎形成期达最大值;蔗糖和淀粉逐渐积累,含量逐步升高;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活性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分别在微型块茎成熟期和膨大期达最大值,共同促进微型块茎内蔗糖的积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淀粉合成酶(SSS)分别在酶活性最高时与淀粉合成积累量呈极显著相关;IAA、ABA和ZR含量均与微型块茎形成正相关,JA与微型块茎形成无明显相关。
李明军刘世宇刘雯李俊华张晓丽赵喜亭
关键词:怀山药生理生化变化
怀山药类原球茎诱导初探
<正>怀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是我国道地的中药材和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巴胺、山药碱、皂苷、多种维生素以及胆碱、粘液质等成分...
邓丽涂荣涛张晓丽赵喜亭张楠王凤娟李明军
文献传递
裕丹参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裕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体系。方法比较不同的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裕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MS+6-BA2mg/L+NAA0.2~2mg/L有利于叶柄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其出愈率均为100%,但叶柄出愈量更大;MS+6-BA2mg/L有利于叶片芽的分化,其分化率达55.6%,并有直接成芽现象;B5+6-BA1mg/L+2,4-D1mg/L是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结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叶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mg/L+NAA0.2~2mg/L;诱导芽分化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最佳培养基为MS+6-BA2mg/L;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B5+6-BA1mg/L+2,4-D1mg/L。
李明军刘杰周娜张晓丽孙琳静涂荣涛
关键词:裕丹参愈伤组织芽分化
山药愈伤组织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山药是药食兼优植物,其愈伤组织是建立高频率植株再生体系的基础。现从外植体的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光质的选择和褐化控制等方面综述了山药愈伤组织的研究进展。
郭晓博张晓丽李俊华李书杰王运英李明军
关键词:山药愈伤组织外植体植物生长调节剂光质褐化
怀山药类原球茎的诱导形成与植株再生被引量:2
2018年
为提高山药离体繁殖的速度,缩短繁殖周期,以铁棍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cv.‘Tiegun’)带腋芽茎段为材料,对类原球茎的诱导、增殖、分化与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棍山药类原球茎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1)TDZ+30 g·L^(–1)蔗糖,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9 mg·L^(–1) 6-BA+30 g·L^(–1)蔗糖,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2 mg·L^(–1) KT+0.02mg·L^(–1) NAA+30 g·L^(–1)蔗糖,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MS+0.05 mg·L^(–1) NAA+1.0 mg·L^(–1) PP333+15 g·L^(–1)蔗糖,生根率达80%,移栽成活率可达85%。类原球茎的诱导形成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怀山药种苗的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李瑞雪李纪强蒲腾飞张晓丽赵喜亭赵喜亭李明军
关键词:植株再生增殖类原球茎
光照强度对盾叶薯蓣试管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2016年
以盾叶薯蓣试管苗为材料,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盾叶薯蓣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盾叶薯蓣试管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为750lx和3 200lx时,盾叶薯蓣试管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相对较低,而光照强度为2 000lx时,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相对较高。因此,2 000lx的光照强度较适宜盾叶薯蓣试管苗的生长。
张晓丽王运英李明军白英豪
关键词:盾叶薯蓣SODPODCAT
‘怀黄’菊微滴玻璃化超低温保存体系优化及保存后再生植株的抗冷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以‘怀黄’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Huaihuang’)为材料,进行微滴玻璃化超低温处理,优化微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中的几项关键因素,对其再生苗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探究,并对再生苗的抗冷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优化预培养基、装载和脱水时间后,冻存后茎尖成活率显著提高;超低温保存后,暗培养30 d+光培养90 d可长成正常植株;使用分子标记技术(ISSR)确认再生苗未发生变异,说明该体系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再生苗的遗传稳定性。再生苗抗冷性实验证明,微滴玻璃化超低温处理降低了‘怀黄’菊再生苗的活性氧自由基水平、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了保护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再生苗的抗冷性。
张晓丽吕萌马明倩邵换娟邵换娟宋萍萍李明军
关键词:超低温保存再生苗抗冷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