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蕾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淮河流域
  • 3篇行蓄洪区
  • 3篇蓄洪
  • 2篇湿地
  • 2篇洪水
  • 1篇蛋白
  • 1篇地化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维度
  • 1篇蓄滞洪
  • 1篇蓄滞洪区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滞洪
  • 1篇治污
  • 1篇神经元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补偿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湿地恢复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9篇张晓蕾
  • 6篇宋豫秦
  • 1篇李玉成
  • 1篇张剑钊
  • 1篇陈庆山
  • 1篇叶云
  • 1篇李菁
  • 1篇崔扬
  • 1篇陈欣
  • 1篇孙丹
  • 1篇唐澍
  • 1篇万一
  • 1篇杨磊

传媒

  • 2篇淮河研究会第...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5篇2014
  • 3篇2010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的演化及湿地恢复驱动力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淮河流域生态系统因人为干扰造成原有湿地大量消失,导致流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受季节性洪水影响,人水争地矛盾尖锐。为了重现流域湿地曾星罗棋布的原生态景观,本文提出将淮河人工修建的行蓄洪区部分恢复为湿地,以实现防洪减灾、洪水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划分淮河行蓄洪区演化阶段基础上,基于实地调研、入户访谈和相关统计数据,以干流21个行蓄洪区之一的濛洼蓄洪区为例,论证了行蓄洪区湿地恢复的驱动力,旨在为建立淮河流域人水和谐的洪水管理新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张晓蕾宋豫秦
关键词:淮河流域行蓄洪区湿地恢复驱动力
浅析环境税在淮河水污染防治中的作用及影响
通过环境税理论基础及其制度优越性的分析,探讨淮河水污染治理中实施环境税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同时指出将环境税收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结合,出台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是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一个良好途径。建议淮委联...
宋豫秦张晓蕾王群超
关键词:环境税税费改革
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多维度价值评估方法被引量:22
2014年
为了维系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并制定合理的保护与开发规划,有必要量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湿地价值评估方法,而不同的选取方法、评估角度、评估对象等,会导致计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在对时空差异性服务价值评估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评估中存在难以量化和重复计算现象。针对上述问题,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分类和受益人出发,提出了多维度价值评估方法,以定量计算时空差异性服务价值和系统的总服务价值,并探讨了该方法在淮河流域八里河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对其他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借鉴意义。
宋豫秦张晓蕾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多维度价值评估
中国蓄滞洪区洪水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途径被引量:17
2014年
蓄滞洪区的行蓄洪启用频率和蓄水方式决定着洪水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途径,影响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各大流域蓄滞洪区的设计启用频率,设置了未来35年内蓄滞洪区发展的3种情景:维持现状、部分水库化和部分湿地化,构建了涵盖防洪、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等因子的途径选择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识别了不同设计启用频率的蓄滞洪区洪水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途径。结果表明:1不同设计启用频率的蓄滞洪区在建成35年内,部分湿地化情景是中国70%蓄滞洪区的最优发展途径。2设计启用频率50年一遇是蓄滞洪区发展途径选择的边界值;当等于或低于50年一遇时,部分湿地化是其最优途径;当高于50年一遇时,维持其现状是最优途径。
宋豫秦张晓蕾
关键词:蓄滞洪区数据包络分析
淮河中游水环境中PAHs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初探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对淮河中游水环境中PAHs的检测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淮河中游水环境各种介质中的分布差异较大;PAHs分布受人为污染源影响较大;PAHs尚未对淮河中游水生态系统构成威胁.该实验旨在初步掌握PAHs在淮河中游水环境中的污染浓度、分布形式、来源及其生态风险,为淮河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李玉成张晓蕾叶云
关键词:水环境多环芳烃
淮河行蓄洪区湿地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淮河洪水泛滥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长期阻碍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淮河流域的行蓄洪区呈现经济和地理上的"双洼效应"。在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实施湿地化,转变其形态和功能,能够在有效削减洪水的同时,发挥洪水的资源属性,达到防洪减灾和资源利用的双赢。以淮河濛洼蓄洪区为例,分析了实施湿地化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基于"受益人"的效益识别方法,选用替代工程法、服务质量分类法及经验值法,评估了湿地化带来的防洪效益、蓄水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为淮河行蓄洪区湿地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政策参考。
宋豫秦张晓蕾
关键词:行蓄洪区淮河流域
锥体束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内锥体束神经元热休克蛋白27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大鼠锥体束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内锥体束神经元热休克蛋白27表达的变化。方法:制作大鼠锥体束损伤模型,分别在损伤后3,7,14,28d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27在大鼠脑内初级运动皮质锥体束神经元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变化的特点。结果:锥体束损伤3d,HSP27在大多数锥体束神经元中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神经元数目为(252±25)个/视野,与对照组(97±18)个/视野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0.262,P<0.01),7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t=2.513,P<0.05),以后则逐渐下降。结论:HSP27的表达随时间而变化,提示其参与了神经系统受损后早期神经元的保护和修复。
陈庆山陈欣杨磊唐澍孙丹张剑钊崔扬张晓蕾李菁
关键词:神经元热休克蛋白27免疫组织化学
基于水质-水量的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框架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淮河流域呈现水质型和水量型缺水状况。针对该流域现行生态补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概念界定不清,区域局限性及补偿方式单一性的问题,在分析淮河流域水污染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水质—水量的生态补偿框架,并从核算标准、组织方式和补偿形式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分析结果表明,与淮河流域现行的生态补偿方式相比,该框架能够全面反映跨省、跨地区的水质和水量差异,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更强、覆盖面更广。
张晓蕾万一
关键词: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洪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行蓄洪区洪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对行蓄洪区进行风险评价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淮河流域人地系统特征、行蓄洪区洪水灾害特性和防洪减灾措施的基础上,通过识别流域行蓄洪区洪水风险的影响因子,从自然、经济、社会、减灾四方面构建了淮河...
宋豫秦刘星张晓蕾
关键词:淮河流域行蓄洪区指标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