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栋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栓塞
  • 4篇上消化道
  • 4篇上消化道大出...
  • 4篇消化道
  • 4篇消化道大出血
  • 4篇化道
  • 4篇肝硬化
  • 4篇出血
  • 4篇大出血
  • 3篇栓塞治疗
  • 3篇介入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灌注
  • 2篇支架置入
  • 2篇治疗肝癌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恶性肿...
  • 2篇食管

机构

  • 11篇南阳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张栋华
  • 11篇王忠
  • 9篇李彬
  • 8篇倪厚杰
  • 5篇李桂林
  • 2篇刘辉
  • 2篇史伟
  • 1篇李斌
  • 1篇樊斌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第八届全国肿...
  • 1篇第八届中国介...
  • 1篇全国非血管性...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导向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肝癌血管栓塞术后部分未彻底栓塞病灶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肝癌血管栓塞术后部分未彻底栓塞病灶的疗效。方法:53例肝癌患者行植入缓释氟尿嘧啶,3-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变化。结果:植入治疗肝癌缓释氟尿嘧啶血管栓塞术后部分未彻底栓塞病灶是肝癌血管栓塞...
张栋华王忠李桂林李彬倪厚杰
关键词:缓释氟尿嘧啶肝癌
文献传递
急诊PTVE、PSE双重栓塞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急诊双重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肝功能评价均为Chi...
王忠张栋华李桂林李彬倪厚杰
经动脉灌注栓塞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
目的:评价分析经动脉化疗药物关注和栓塞的方法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使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对27例经影像学及病理检查证实的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行动脉介入治疗,先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随后用栓塞剂阻断诸供血动脉。术后对比临...
王忠李彬张栋华倪厚杰
文献传递
急诊PTVE、PSE双重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价值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急诊双重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 B、C级。首先经动脉穿刺行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间接了解门静脉走行,接着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挂塞,再经动脉导管行部分性脾栓塞。结果21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双重介入栓塞术治疗均获得成功;随访6个月,无一例发生再出血,12个月时,再出血2例;随访期内死亡2例。结论PTVE、PSE联合急诊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创伤小,既控制了上消化道出血,又适度降低了门静脉的压力,疗效确切,在临床急救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
王忠张栋华倪厚杰
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总结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18例颅内动脉瘤或可疑动脉瘤病人进行常规2D-DSA检查后,再进行3D-DSA重建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例中,常规2D-DSA检出动脉瘤的患者13例,共15个动脉瘤;3D-DSA检出15例,共18个动脉瘤。结论3D-DSA较2D-DSA能提高对颅内动脉瘤有效的阳性率检出。
樊斌王忠张栋华李斌史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经动脉灌注栓塞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
2006年
目的 评价分析经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和栓塞的方法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使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对27例经影像学及病理检查证实的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行动脉介入治疗,先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随后用栓塞剂阻断诸供血动脉。术后对比临床症状的改变,了解碱性磷酸酶指标及影像学复查对比等,随访4-40个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后症状明显减轻缓解,肿块均有缩小、松软。7例局部穿刺抽吸出大量褐色液态坏死物质。术前碱性磷酸酶增高者19例中下降明显者16例。5例局部切除者,肿瘤病检坏死范围约占60%-95%。X线片或CT复查对比,12例原骨质破坏区域出现“修复”征象。6次第1次介入术后行外科手术者,2例于6-8个月时出现局部复发。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经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是现阶段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疗效确切,对保肢治疗有重要意义。
王忠李彬张栋华倪厚杰
关键词:骨肿瘤软组织肿瘤灌注栓塞介入性
食管内支架置入的并发症及随访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通过对金属支架置入后的随访,探讨在治疗食管重度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等方面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82例可随访的行食管支架置入病人。术后复查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检查。结果82例病人放置支架96个。2例吻合口-胸腔瘘和1例食管-支气管瘘第一次堵瘘失败;3例支架滑脱;29例食管及支架内再狭窄;33例病人在术后4-40周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占40%(33/82);9个支架出现断裂。结论食管内支架置入可以迅速有效地改善病人饮食,尽管有并发症,与提高患者的晚期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相比,仍为一种比较积极的治疗方法。
王忠张栋华倪厚杰李桂林李彬
关键词:食管支架随访并发症
CT导向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肝癌血管栓塞术后部分未彻底栓塞病灶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肝癌血管栓塞术后部分未彻底栓塞病灶的疗效。方法:53例肝癌患者行植入缓释氟尿嘧啶,3-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变化。结果:植入治疗肝癌缓释氟尿嘧啶血管栓塞术后部分未彻底栓塞病灶是肝癌血管栓塞...
张栋华王忠李桂林李彬倪厚杰
关键词:缓释氟尿嘧啶肝癌血管栓塞术
文献传递
食管内支架置入的并发症及随访分析
目的:通过对金属支架置入后的随访,来探讨在治疗食管重度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等方面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82例可随访的行食管支架置入病人。化学性烧伤3例,癌性狭窄79例,其中有13例合并食管-气管瘘,...
王忠李桂林张栋华李彬倪厚杰史伟
关键词:食管支架随访并发症
文献传递
肝硬化并反复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肝硬化并反复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42例肝硬化并反复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B、C级,先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接着经股动脉穿刺进入脾动脉进行脾脏栓塞。结果42例肝硬化并反复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术后1个月复查,4例发生再出血,6~12月复查,再出血5例,随访期内死亡13例;结论介入治疗肝硬化并反复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既能控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又能控制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
张栋华王忠刘辉李彬
关键词:介入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