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武萍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军事

主题

  • 1篇战区
  • 1篇战争
  • 1篇农村革命根据...
  • 1篇作战
  • 1篇作战部队
  • 1篇局部战争
  • 1篇军事
  • 1篇军事后勤
  • 1篇军事后勤思想
  • 1篇军事运输
  • 1篇后勤
  • 1篇后勤建设
  • 1篇后勤支援
  • 1篇后勤装备
  • 1篇革命根据地
  • 1篇根据地
  • 1篇红军
  • 1篇红军时期
  • 1篇高技术局部战...
  • 1篇补给基地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张武萍
  • 1篇邓光荣
  • 1篇吴月

传媒

  • 2篇军事经济研究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论高技术局部战争实现快速后勤支援的途径
1994年
快速性是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区后勤支援保障的客观要求和着眼点。解决支援保障的快速性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建立全纵深、手臂式的支援保障部署,组建快速支援保障部队,发展战区支援保障 C^3I 系统,是实现战区后勤支援保障快速性的三个重要途径。
张武萍
关键词:高技术局部战争后勤支援后勤装备补给基地战区作战部队
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后勤思想
1993年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建立了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的后勤工作,创立了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毛泽东早在红军时期就指出:“充实红军的给养与供给,组织联络前线与后方的军事运输,组织军事的卫生治疗,同是对于革命战争有决定意义的事业。”因此,他在中国革命发展进程中的各个时期,不仅从革命战争的全局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出发,规定了后勤工作的总方针和根本指导思想,而且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军事斗争特点。
邓光荣吴月张武萍
关键词:军事后勤军事运输红军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后勤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