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瑞莲

作品数:6 被引量:12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饮料
  • 3篇汤色
  • 3篇主成分
  • 3篇主成分分析
  • 3篇稳定性
  • 3篇茶饮料
  • 2篇绿茶
  • 2篇茶汤
  • 1篇温度
  • 1篇香型
  • 1篇绿茶茶汤
  • 1篇绿茶饮料
  • 1篇浸提
  • 1篇聚类分析
  • 1篇冷冻
  • 1篇冷冻浓缩
  • 1篇方差分析
  • 1篇感官
  • 1篇感官品质
  • 1篇板栗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张瑞莲
  • 5篇尹军峰
  • 5篇陈建新
  • 4篇许勇泉
  • 4篇汪芳
  • 4篇袁海波
  • 3篇王志岚
  • 2篇叶国注
  • 2篇杨宇宙
  • 1篇江用文
  • 1篇沈丹玉

传媒

  • 3篇茶叶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在茶饮料汤色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0年
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对38个以不同工艺加工的茶样为原料制成的茶饮料汤色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从17个影响茶饮料品质稳定性指标中提取4个主成分指标构建数学评价模型,并基于综合评价得分(Z)对38个不同工艺进行聚类。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38个不同加工工艺的原料茶划分为3类,第1类Z<10,表现为茶饮料汤色稳定性好;第2类10≤Z≤20,表现为茶饮料汤色稳定性一般;第3类Z>20表现为茶饮料汤色稳定性差。将数学评价模型结合工艺处理综合分析后发现,原料茶的干燥处理对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张瑞莲袁海波尹军峰许勇泉陈建新汪芳王志岚杨宇宙
关键词:茶饮料汤色稳定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绿茶茶汤冷冻浓缩研究初报被引量:4
2011年
对绿茶茶汤的冷冻浓缩特性作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了温度、冰相和液相浓度、浓缩比、溶质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并对浓缩前后茶汤进行了感官上的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为2°Brix的茶汤,茶汤初温5℃,冷冻温度在结晶点附近-4~-5℃时,浓缩效果最好,经浓缩后的茶汤品质稳定。
王志岚许勇泉尹军峰叶国注张瑞莲杨宇宙陈建新汪芳
关键词:冷冻浓缩绿茶温度
板栗香型绿茶香气成分特征研究被引量:77
2009年
将具有栗香香型的峨眉毛峰进行不同的温度、时间处理,使其香型强度、类型发生变化,然后根据各处理所得茶样感官审评结果,将茶样分为栗香型和非栗香型两类,应用Duncan多重比较对两类茶样的香气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后,由主成分分析对筛选出的香气成分和各茶样的分布规律进行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栗香型茶样的香气成分特征为含有显著高含量的β-紫罗酮、橙花叔醇、植醇、1,4-二十烷二烯、5,8,11,14-花生四烯酸乙酯、2,6-二叔丁基苯醌、2-甲基十五烷、十七烷、2,6,10-三甲基十六烷,而3,7,11-三甲基-1-十二醇的含量显著低于后者,这10种成分对栗香型与非栗香型茶样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此外,壬醛,顺-茉莉酮也是值得关注的成分。
叶国注江用文尹军峰袁海波张瑞莲王志岚沈丹玉汪芳陈建新
关键词: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香型
超高压辅助浸提鲜茶汁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不同超高压压力水平辅助浸提对鲜茶汁产品得率、主要品质成分及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超高压处理压力水平的升高,鲜茶汁的可溶性固形物、茶多酚、氨基酸及主要儿茶素组分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都呈上升的趋势,但压力大于100MPa时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超高压辅助浸提对鲜茶汁的外观颜色及香气等感官品质有一定影响,但当压力处于100-300MPa时,不同压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只有当压力达到500MPa时鲜茶汁的感官品质受到显著影响。综合比较,超高压处理(100MPa、10min)最适于绿茶鲜茶汁加工处理。通过电镜扫描分析,超高压处理对茶叶叶片细胞结构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且随着压力水平的升高,破坏强度增大,这可能也是超高压辅助浸提可以显著提高鲜茶汁产品得率的主要原因。
许勇泉袁海波汪芳张瑞莲陈建新尹军峰
关键词:超高压浸提感官品质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茶叶加工工艺对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法以茶多酚含量、浊度、色泽为指标对38个不同茶叶加工工艺制成茶饮料后汤色稳定性进行分析,从17个影响茶饮料品质稳定性指标中提取4个主成分构建数学评价模型,并利用感官评定法对该方法在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的结果与感官评定法结果一致,即茶叶加工工艺A-1、A-4、A-3、A-7、A-21和A-2制成的茶饮料汤色稳定性较好,表明该方法在茶饮料的汤色稳定性研究中具有可行性。
张瑞莲尹军峰袁海波许勇泉陈建新叶国注陈素芹
关键词:茶饮料汤色稳定性主成分分析
原料茶加工工艺对绿茶饮料茶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本实验系统研究了原料茶不同加工工艺对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原料茶不同加工工艺对所制茶饮料浊度及色差的影响,结合感官审评结果,确定原料茶的最佳加工工艺。并通过分析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蛋白质、儿茶素等主要生化成...
张瑞莲
关键词:茶饮料汤色稳定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